制程不够,封装来凑,芯片就像搭积木!国产芯片能否突破?

自1947年第一块芯片诞生以来,芯片就慢慢地渗入我们的生活,到今天我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它了。

小到耳机、手表,大到飞机、火车;从生活中的空调、冰箱到军事领域的导弹、卫星等等,到处都有芯片的影子。

我们每天离不开的手机,更是需要一款强劲的芯,来维持它正常的工作。

但是自从老美的限芯令以来,国产的麒麟芯片已经无法代工了,所以现在你刷到这篇文章时,大概率使用了搭载进口芯片的手机。

最近兴起了一种全新的芯片技术,它或许能够解决这个难题,一起来看一看吧!

这个最新技术就是“Chiplet”,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

什么是“Chiplet”技术

Chiplet翻译成汉语就是小芯片、芯粒的意思,我们称它为模块芯片。它可以通过SIP封装技术,将多个芯片与底层芯片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芯片。

简单来说就是搭积木,把不同的积木固定在“模块芯片”上,最终组成一个新的更大的积木,可以是机器人、恐龙、飞机或者坦克。

举个例子,在核桃上进行雕刻,雕刻一个人很简单,雕刻一个宫殿有点难,雕刻故宫的话恐怕无人能做到。

怎么办呢?分开雕刻,一个核桃雕刻太和殿、一个雕刻中和殿、一个雕刻保和殿,最后把这些雕刻好的核桃组合在一起,就OK了!

如此一来,每一个核桃就是一个模版,而雕刻就类似于光刻,每个宫殿就是一个单独的模块

在实际的制造芯片的过程中,晶圆的尺寸是固定的,一般不超过12英寸,晶圆过大意味着要求的精确度越高,成本也越高。

此外,单个芯片所容纳的的晶体管数量也不会是无限多的,苹果的A15芯片集成了150亿个晶体管,工艺制程就达到了3nm,非常接近摩尔定律的极限了。

如果要集成更多的晶体管,让芯片的性能更加强悍,需要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而现在,有了Chiplet技术,采用分模块的方法就能实现了。

“Chiplet”技术有哪些优点呢

“Chiplet”技术有望突破摩尔定律

1965年,英特尔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了“摩尔定律”,即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但随着芯片技术不断地迭代,7nm、5nm、3nm接连被攻克,当到达1nm工艺时,就达到了摩尔定律的极限。

摩尔定律的极限也意味着晶体管尺寸逼近了物理极限,即便能够达到1nm工艺制程,芯片的性能和功耗之间也未必会保持平衡。

而此时,这个叫Chiplet的技术出现了,它可以将多个模块芯片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芯片,从而实现更高的性能、更复杂的计算。

Chiplet技术还具备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降低芯片设计的复杂性。在芯片设计阶段,可以对单个不同的模块进行分类设计,这样大大降低了设计的难度和复杂度。

第二、降低芯片的制造成本。在芯片制造过程中,不必对每个模块都采用5nm、3nm的新进工艺,例如通讯模块就可采用14nm的成熟工艺。

第三、提高芯片的良品率。Chiplet技术可以将系统性芯片分割成独立的模块,进行单独制造,从而降低制造的难度,提高芯片的良品率。

正是因为这些特有的优势,国内外公司纷纷开始布局Chiplet技术。

“Chiplet”技术带头大哥AMD

我们知道,在计算机芯片领域有两大玩家,分别是英特尔和AMD

这两家公司颇有渊源,它们的创始人都来自美国仙童公司,英特尔创始人是技术大拿罗伯特·诺伊斯和戈登·摩尔。AMD公司创始人是则是行政出身。

在几十年的竞争中,AMD总是被英特尔吊打,成为了“千年老二”。

2017年AMD引入小芯片架构,将4个CPU封装在一起,总共提供32个内核,这款芯片代号为 Naples。

2019年,AMD推出的Zen 2,将3个CPU封装在一起,2个7nm制程的8核CPU,及1个14nm制程的I/O(输 /输出)。产品功能全 提升,获得市场好评,销售业绩大涨。

看到AMD的成绩后,英特尔、苹果、台积电也纷纷介入该领域。

例如,英特尔的Stratix 10就采用了“Chiplet”技术,一个大芯片+6个小芯片封装在一起。

苹果公司的M1 Ultra芯片也采用了“Chiplet”技术,在850平方毫米芯片上集成了1140亿个晶体管。

代工巨头台积电也在不断推进“Chiplet”技术,十年间诞生了多个小芯片版本,CoWoS、IFo、SolC等等。

芯片新技术“Chiplet”再次被国外企业拿到,为了继续扩大战果,英特尔、AMD、ARM、高通、三星、台积电等企业联合成立了UCIe产业联盟。

UCIe产业联盟

2022年3月,AMD、ARM、英特尔、高通、三星、台积电、微软、谷歌、Meta、日月光等十家行业巨头组成UCIe产业联盟,这个联盟旨在推动Chiplet接口规范的标准化。

这个标准是一种分层协议,它可以简化相关流程。提高不同制造商的小芯片之间的互操作性。该标准下,芯片制造商可以在合适的情况下混合构建芯片。

从名单上我们可以看出,其涵盖了IP授权、设计、制造、封装领域的各个巨头。

ARM是全球领先的IP提供商,在数字电子产品的开发中处于核心地位。全球 95% 以上的手机以及超过四分之一的电子设备都在使用ARM的技术,ARM的客户包含了Intel、IBM、华为、三星、NEC、SONY、飞利浦和NI这样的大公司。

台积电和三星是芯片代工的龙头和龙二,这两家公司掌控着全球70%的制造份额,而7nm及以下的工艺制程只有台积电和三星能够胜任。

英特尔和AMD掌控着全球99%的电脑CPU份额;微软掌握着95%的电脑操作系统;高通是芯片设计巨头;日月光是封装测试巨头。

可以芯片授权、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龙头企业几乎全部加入了UCIe产业联盟,唯独缺少国内相关企业。

那么国内企业有没有在“Chiplet”领域布局呢?答案是“有”。

国内“Chiplet”产业如何

随着“Chiplet”技术的发展,国内多家头部企业已经敏锐的嗅到该领域的机遇,纷纷入局。

华为早在2019年就布局了“Chiplet”领域,这一年华为发布了7nm鲲鹏920,这款芯片就采用了“Chiplet”技术,正是这项技术让华为鲲鹏920的性能超过业内标杆20%。

除了华为之外,芯原股份、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等企业纷纷加入了该领域。

芯原股份是一家IP供应商,在Chiplet领域已经布局了几年,提出了“IP芯片化”、“芯片平台化”、“IP 和Chiplet”计划,不断的推进Chiplet技术和产业。

长电科技是一家芯片封装公司,推出了极高密度扇出型封装解决方案。通富微电在Chiplet、2.5D、3D堆叠等方面也已经开始布局和储备。

既然国内企业也拥有了“Chiplet”技术,那么是不是我们的先进工艺芯片就能够再度出山了呢?比如说华为的麒麟芯片,答案是“暂时不能”!

“Chiplet”技术说的天花乱坠,它仍然离不开先进制程的核心处理器,EDA软件。这两个是躲不过的。

手机芯片包括核心CPU、GPU、NPU、基带、ISP(图像信号处理器)、AI、闪存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屏幕触摸控制器、音频IC、NFC芯片、无线充电控制器等等。

NPU、基带、闪存、电源管理等可以用成熟技术,那核心CPU、GPU总要使用先进工艺吧!

因此,无论如何仍然需要7nm、5nm工艺,仍然需要EUV光刻机。

再说芯片设计之母——EDA软件。

EDA是系统设计软件辅助类和可编程芯片辅助设计软件,可以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PCB布局布线等工作。

可以说EDA软件是苹果、华为、高通等芯片设计公司的上游供应商。要设计出先进的芯片,就必须使用EDA软件。

EDA软件有三大巨头,分别是新思科技、铿腾电子以及明导国际。这三家公司均为美国企业,明导国际后被德国西门子收购。

国内EDA龙头为华大九天,但实力与三巨头差距太大。

新思科技2020年研发投入为12.8亿美元,而华大九天的总营收才4.15亿人民币。

所以无论如何,我国的芯片产业都绕不开EDA、5nm、3nm新进制程、EUV光刻机。而这些恰恰是我们短时间内无法弥补的短板。

如何突破封锁呢

要想依靠“Chiplet”技术突围的话,还需要解决几个难题。

第一标准:

首先制定国内的“Chiplet”标准,将国内企业,如华为海思、中芯国际、长电科技、芯原股份、通富微电、上海微电子等企业拉进来。共同研发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标准,这个标准也要和UCIe联盟的标准互通,防止路越走越窄。

同时我们也要积极的加入UCIe联盟,毕竟芯片的高端技术依然掌握在美国手中,我们还是要积极的拥抱世界,学习他国的先进技术,防止过度脱钩。

第二EDA软件:

EDA软件是芯片设计之母,没有好的EDA软件就无法设计出先进的芯片,而制造和封装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EDA软件是必须要攻克的技术,否则一旦被封锁,整个芯片产业链第一步都迈不出去。

自主研发的同时,还可以与德国西门子合作,取长补短,确保产业链可以延续。

第三制造:

制造环节是我们的短板,中芯国际的最先进工艺也只能达到14nm,这与台积电、三星相差了3代。

这样的代差是无法弯道超车的,至少目前看不到机会,唯有潜下心来搞研发。

制造环节中需要用到EUV光刻机,这是更大的难题,它需要我们在光学、精密仪器、化工等多个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所以我们要拿出“两弹一星”精神来,不断的攻坚克难。

同时需要我们动用政治智慧,采用迂回的方式,买到这些关键的设备和技术。就像当年买到瓦良格号一样。

第四封装:

在芯片的封装领域,我们拥有长电科技、通富微电,我们的封装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先进封装方面和国际厂商的差距并不明显。

这个环节更容易实现“Chiplet”技术。

在这一环节只需要统一中间件和载板的问题。

写到最后

美国的芯片法案已经落地,国产芯片发展局势更加严峻,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停止内耗、停止推诿、停止扯皮,统一标准、共同研发、分享技术,已经刻不容缓了。

“Chiplet”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充分把握住这次机会,未来国产芯片仍有一战之力!


我是科技铭程,欢迎共同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三星   芯片   华为   光刻   英特尔   晶体管   模块   领域   工艺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