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巨头国内销量萎靡,全球业绩却暴涨,中国市场不再重要了?

2018年,铃木正式宣告退出中国市场,不少网友以为铃木退出中国市场,日子一定不好过,但谁知道2021年铃木在全球共卖出约276.38万辆汽车,全球排名第九。

无独有偶,现代起亚在华销量一再腰斩,2021年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减少25%,市占率也从3.5%降至2.4%,连续四年下滑。不过,现代集团去年在全球的销量却超660万台,位列第四名。

而在今年7月份,Stellantis集团与广汽集团先后宣布,将终止双方成立的合资公司广汽菲克。这一决定的背后,是广汽菲克的业绩不佳,1-6月累计产销量仅为822辆和1861辆,同比下滑89.35%和84.18%。可是,Stellantis集团2022年全球上半年业绩,却创纪录地实现净营收880亿欧元,同比增长17%;实现净利润80亿欧元,增长34%,利润率高达14%。·

一个个传统汽车集团在“放弃”中国市场后,仍然混得风生水起,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市场真的不再重要了呢?就全球范围来看,今年1-6月,全球汽车销量为3986万辆,同比下降6%。而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1.7万辆和1205.7万辆,同比增幅超两成。这说明了,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同时也是最有潜力和活动的第一大市场。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市场“遍地黄金”,仍然是外资品牌的“摇钱树”。

相比于过去的“野蛮”发展时期,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从一片“蓝海”转向一片“红海”,也已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竞争的阶段。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销量同比增长18%,合资品牌的销量却下降6%。

相比于合资品牌,国产车近年来的进步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无论是造型、用料、科技、配置、性价比等方面,都有很强的竞争力。而且在质量、口碑、售后服务、保值率等综合实力上,国产车的表现也越来越好。随着国产品牌的崛起,外资品牌躺着赚钱的年代已经过去,现在进入更加残酷的淘汰赛。

更要命的是,在国产品牌的压制下,中国汽车市场的利润微薄。据比亚迪此前公布财报,单车净利润仅为480-1,510元。这对于缺乏规模的外资品牌来说,显然是不划算的。另外,一些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逐渐失去存在感,主要是因为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错失了机会。

因此,不是中国市场不再重要了,而是中国市场的钱不再好赚了。相反,随着中国品牌的崛起,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会走出国门。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中国向海外出口了122万辆汽车,同比增长47.1%。其中,上汽集团上半年出口38.1万辆,奇瑞出口近15万辆。另外,长城、比亚迪、吉利等品牌,也纷纷斩获海外市场。

在过去汽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欧美国家可以说是独步天下,后来在日韩等国家角逐下奋起直追下,也有了一席之地。我国由于工业发展起步较晚,在传统汽车领域没有话语权,中国市场一直被合资品牌所瓜分。随着传统燃油技术的积累,以及新能源赛道的先发优势,中国品牌有机会参与到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当中。未来的格局会怎样?咱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销量   中国市场   铃木   全球   汽车   萎靡   中国   巨头   上半年   外资   业绩   品牌   集团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