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正式宣布,信息量巨大,外媒称,任正非将睡不着觉


为了限制华为等中企的发展,老美不断修改半导体行业规则,此举虽然达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但也成功地引发了“全球芯片荒”,以及暴露了自己在芯片制造领域的短板。为了提升本土芯片制造的水平,老美采用威逼利诱的手段胁迫台积电、三星赴美建厂,并索取他们的核心商业机密,除此之外,老美在几日前通过了《芯片法案》,拿出520亿美元补贴本土半导体企业。据美媒报道,英特尔已经拿到了20亿美元的补贴。

值得一提的是,在老美通过《芯片法案》的几日后,欧洲也通过了类似的《芯片法案》,将拿出430亿欧元用以提升本土半导体行业的整体水平。对于老美、欧洲《芯片法案》的相继出台,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中国芯”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布局,今后的发展道路只会越来越难。倪光南院士曾在华为芯片被制裁后表示,“中国芯”的发展不能寄托于他人,只能依靠我们自己。在半导体行业方面,我国早已开始布局。

两年前,国家就提出了“向上捅破天,向下扎下根”的口号,成立了国内首所“芯片大学”,并斥资5000多亿成立了涵盖所有半导体细分领域的“东方芯港”,并且出台了半导体相关企业十年免征税等政策。在国家的支持下,中国科学家的努力下,“中国芯”取得了重大突破,如中芯国际。近日,中芯国际正式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据财报数据显示,中芯国际创造了三个历史记录:利润翻倍、客户数量第一、成为全球四大纯晶圆代工厂增速最快的企业。

另外,中芯国际还明确表示,将扩大产能,优先满足国内企业的芯片需求。中芯国际作为我国芯片制程工艺最先进、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善的晶圆制造企业,它对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中芯国际不断传出来的好消息,在美科技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多家美媒先后发文表示:恐怕任正非要睡不着觉了!美媒认为,华为掌握着世界领先的芯片设计技术,之所以现在还无法摆脱“缺芯”的局面,问题还是在于芯片制造这个环节,一旦中企帮助华为解决了这一问题,华为将再也无惧任何制裁!

其实,中芯国际的健康发展何止对华为有利,对“中国芯”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两年前,国家就制定了要在2025年实现70%芯片自给率的目标,并给予了相关企业很大的扶持。中芯国际如果能够按照自己的战略发展下去,必定会带动国内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早日实现国家制定的目标。

当然了,中芯国际还有很多挑战要去面对,尤其是老美的“实体清单”将会限制着中芯国际的发展,但笔者坚信,中芯国际一定能寻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抓住历史发展机遇,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三星   华为   欧洲   信息量   法案   半导体   本土   芯片   正式   国家   行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