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家新能源车企已宣布破产!事实证明,新能源“蛋糕”不好分

近两年来,中国互联网热潮渐渐褪去,接过风口“接力棒”的是新能源行业,从宁德时代到比亚迪,新能源产业链条上的领头羊是当下市场最火热的“明星企业”!

然而,长江汽车的破产也揭开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乱象,事实证明,新能源,这块“蛋糕”并不好分!遥想当年,长江汽车的问世是行业的一件大新闻,不仅吸引了沃尔沃中国CEO跳槽,更引来华人首富李嘉诚51亿注资,风光无限!

这家昨日的“明星企业”为何会陷入破产重组的境地呢?

一、 中国首家新能源车企宣布破产!

长江汽车的前身是杭州长江客车有限公司,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获得了国家特批客车定点生产企业,到了90年代中后期,这家公司一度濒临破产,直到2013年才被五龙集团注资进行重组,成立了长江汽车,创始人曹忠看重的正是这家公司的“双资质”。

连小鹏、蔚来、理想在当时都没能获得“双资质”,可见这有多么的稀有。因此,华人首富李嘉诚不惜以51亿资金入股五龙集团,为长江汽车站台,就连沃尔沃中国CEO也选择跳槽,加入到了这家新成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手握“双资质”王牌,加上华人首富的站台,曹忠信心爆棚。2016年,一口气发布奕歌、奕胜、益众和逸酷四款车型,在曹忠“商乘并举”口号下,长江汽车一口气布局SUV、商务车、公交和中巴客车四条赛道!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跑马圈地”,大肆修建造车工厂和研发基地。

然而,长江汽车依然没有躲过“PPT造车”的市场质疑。雷声大、雨点小的公司经营方针将这家公司带入了毁灭的深渊,早在2016年,李嘉诚就不断减持自己在五龙集团的股份,并于2019年在香港法院申请曹忠破产,要求他偿还11.9亿港元的借债!

2020年8月24日,杭州余杭区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长江汽车的破产清算案件。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长江汽车步入破产深渊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二、 投机主义

投机主义是长江汽车破产的根源,打从一开始,曹忠就没有想好好地造车。公司前员工透露,长江汽车一开始就是冲着政府补贴去的。2018年,内部负责人更是直接指出,政府补贴的滑坡,让公司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政府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为行业提供了大量的补贴,仅2015年-2017年,国家补贴总额就达到了3000亿。这自然也吸引了一些投机分子入场,以造车的名义骗取政府补贴。

如果一辆车的生产成本为6万元,政府补贴10万元,即使车造出来卖不出去也不要紧。他们会另外成立公司进行内部消化,一倒手就是4万的利润,然后会把电池拆了继续送回去造车。

2016年,政府对93家车企进行检查,存在骗取补贴行为的企业高达72家!可见“骗补”已经成为了行业的一个“潜规则”!

掌握着“双资质”,有李嘉诚提供的巨额资本,也有沃尔沃中国CEO提供的管理经验,一手好牌被长江汽车彻底打烂,投机主义摧毁了这家市场的“明星”

当然,对于众多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2023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也许会有更多的车企倒下!这是为什么呢?

三、 补贴告终

根据《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指出,2022年12月31日后政府将停止对新能源行业的补贴政策。届时,在“风口期”没能在市场站稳脚跟的新能源车企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但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2023年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免征购置税政策将会延续。对于行业的众多车企来说,这是它们摆脱“生死困境”的最后机会!一旦免征购置税的政策被叫停,失去了价格核心优势的新能源汽车也将失去快速扩张的动能,市场环境的改变,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才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总结

中国首家新能源车企宣告破产,看来新能源这块“蛋糕”看起来并不好分。对于一家车企来说,“埋头造车”的精神是最重要的,任何花里胡哨的营销手段都只是外道而已,或许从2023年开始,部分车企才能对这句话有更深切的体会。

朋友们认为政府停掉行业补贴以后,会有更多的新能源车企暴雷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新能源   中国   长江   首富   资质   蛋糕   事实   不好   政策   政府   汽车   行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