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阿姨坦言:晚年想要跟儿女关系融洽,管住嘴会说话很重要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辈子转眼就到了老年。每个老人都希望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但晚年要想舒心,就要处理好与子女的关系。只有和谐的家庭关系,才能让人心情舒畅,日子才会过得有滋味。

现实生活中,因为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的不同,老人与儿女之间难免会有矛盾产生。年轻人要尊敬老人,老人也要多替孩子想想,不能太固执。老人要明白一个道理:处理好亲情关系,首先要学会好好说话!

人老了就要学着做一名慈祥、智慧的老人,看淡得失,远离是非,不争不抢,让生活回归安静。

人在交往中,会说话是一个人智慧和修养的体现。老年生活中,要话到嘴边留三分,出口之前多斟酌一下,千万不要仗着自己是长辈就肆无忌惮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和谐的家庭关系,需要从一点一滴去维护,需要每个人都好好说话。

老人在日常的生活中如何说话,以下三点要注意:

第一,在子女面前,不该说的话不要说,以免讨人嫌。

俗话说得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担忧愁

生活中,有好多的老年人看不惯年轻人的一些做法,对子女们的生活指手画脚,横加干涉。虽然是为了孩子好,但结果不仅没有换来他们的感激,反而招来他们的嫌弃。也有些老人,眼里容不得沙子,子女有一点点做得不够好,就四处去诉说。

我们小区里有位78岁的独居老人刘大妈,就是因为说话不注意,导致家庭关系很僵,自己的儿女都不愿意上门。

刘大妈爱唠叨,而且特别喜欢逢人就说自己的家庭琐事,内容无外乎儿媳妇不孝顺了,儿子怕老婆了那些琐碎之事。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挺同情刘大妈,但随着说的次数多了,大家也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只当是闲话听听就算了。有些不爱听闲话的老人,就慢慢疏远了刘大妈。

但也有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老人,不仅鼓动大妈跟儿媳妇反抗,还添油加醋的四处去宣扬她儿媳妇如何不孝顺,如何虐待老人。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那些不好听的话慢慢也传到了儿媳妇的耳朵里。后果可想而知,儿媳妇找上门来,跟婆婆大吵了一架,关系变得不可挽回。

其实又何必呢,家丑不可外扬,家里的那些小矛盾,还是关起门来自己解决最好。人都是要面子的,让外人知道了,儿媳妇脸上挂不住,事情就闹大了。

仔细想想,刘大妈的做法,无疑是在自己和儿媳妇之间挑拨离间,有这样的老人,家庭和睦才是怪事呢?其实大妈心里也没有恶意,只是因为看不惯儿媳妇,喜欢跟别人念叨家里的事情,结果就惹祸上身。

如今刘大妈一个人生活,儿媳自从那次闹僵之后,就没再来看过她。只有儿子偶尔会回家,来看看老母亲。大妈最疼爱的孙子,也似乎跟她疏远了好多。老了老了,倒成了孤家寡人。

之前听人说过:人老了,要学会“装聋作哑”,仔细想想,还是很有道理。尤其是子女的事情,即使看不惯也不要多管,少掺和多支持。

第二,亲情面前不偏袒,最好不要有利益上的纠纷。

老话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

现实生活中,有好多的亲兄弟为了一点利益就大动干戈,亲人反目成了仇人。也有好多的父母跟子女因为一些矛盾,闹得老死不相往来。所以,老人只有处理好亲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让生活更加舒心。

在我老家村里有位孙大爷,家里有两个儿子。本来大爷日子过得舒坦,两个儿子都很争气,大儿子在村头的公路边开饭店,二儿子种大棚蔬菜,在村子里也都比较富裕。本来,大爷可以安享晚年,但就是因为不会说话不会办事,弄得一家人就跟仇人一样,自己老了也没人愿意赡养。

孙大爷有一块地紧挨着大儿子的饭店,地里也没种啥值钱的东西,就是为了占地栽了一些白杨树。大儿子想把树砍了盖几间房子,来扩大自己的饭店规模。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大爷不同意,他跟大儿子说:树太小砍了可惜,我以后还要指着卖了树养老呢。

大儿子听了不高兴,好像自己不管他一样,但也不愿意跟父亲闹僵,就没再提这件事。

过了一段时间,二儿子想在那块地上建一个生鲜蔬菜店。因为紧邻大公路,人流车流都比较多。再说自己种大棚蔬菜,自产自销不经过贩子也能多赚点钱。

结果二儿子去跟老父亲商量,老头子还是不愿意。跟二儿子说:你们两个臭小子都不怀好意,都惦记我这块地,我生养你们,你们不但不知回报,还来要我这块地。二儿子觉着父亲话不中听,就气呼呼地走了。

老二媳妇人精明,她一下子就看明白了老公公的心思,跟自己老公说:你爸不是舍不得那些树,他是想要点钱花。于是二儿子就又去跟大爷商量,承诺给他五千块钱,结果大爷就很爽快地同意了。

这件事情,很快被大儿子夫妻知道了,觉得自己老爸偏心,就上门来评理。结果可想而知,一家子闹得很不好。杨树被砍了,地却一直荒着,谁也不让谁去用。一家人也不像一家人,就跟仇人似的。

去年孙大爷病了,两个儿子都不愿意去照顾,最后村委会出面协调,两个儿子一家一个月轮流照顾他。

孙大爷的晚景凄凉,说到底还是因为他自己的原因,人老了太看重金钱太注重利益。将利益牵扯到亲情里,再加上说话伤人心,无论是父子还是亲兄弟都不会有和谐的关系。

现在的人都比较现实,觉得金钱比亲情更重要。但人老了,千万不要因为金钱而厚此薄彼,该放手的放手,家和才会万事兴。

第三,面对无法置身事外的琐事,尽量对事不对人,更不要妄加指责。

人与人交往,难免会遇到矛盾,如何合理地处理矛盾是一个人修养的表现。人老了,因为长辈的身份,往往会被要求主持公道,有时候好多事情无法置身事外。面对亲朋好友之间的不愉快,我们要尽量做到对事不对人,不要对人妄加指责。

生活中,有好多的亲戚朋友喜欢诉说自己的苦难,除了安慰他们,帮他们想办法外,最好不要跟着他一起埋怨别人。不好的话语,传到别人耳朵里,好心也会办成坏事。

在我心里,我姥姥就很会处理亲人之间的矛盾,而她的方法又很简单。姥姥一辈子生养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最小的儿子在饥荒年间死去了。

记忆中无论是我二姨、三姨或者是两个舅舅来找她抱怨,她都会静静地听完,先接受子女的说法,然后开导他们,说一些两口子过日子不容易的话,之后给他们做一顿爱吃的饭。热乎乎的饭菜下肚,再多的委屈似乎也不算什么了。回家之后,接着好好过日子。

姥姥从来不指责谁,无论谁是谁非。在她心里,仿佛只有生活的不容易,没有个人的对错,她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秉性,改变不了就要学着适应。她爱自己的孩子,但也不惯着他们,凡事劝和不劝离。

因为姥姥的做事方法让人无可挑剔,一大家子都和和睦睦的。不像我见到的一些其他老人,儿女在外面受了欺负,不管什么原因就带着上门讨公道。本想着用气势压倒别人,结果却适得其反,矛盾越来越大,甚至因此离婚的人也很多。

写在最后:

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人都需要交往,需要处理好各种关系。世上的烦心事,大多跟是非有关,只有远离是非,不制造是非,才会减少烦恼。

话到嘴边留三分,儿女的事,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到了一定岁数,就要服老,安享晚年才最重要。生活中,学会做个智慧的老人,遇事想开点,不盲从也不动气。少管少说,该掏钱的时候大方点,该出力的时候尽点力,其他时间,安安静静过自己的日子就好。

人老了,要懂得“装聋作哑”,听到不好听的话不放在心上,气头上的话伤人心的话少说。安守自己的本分,我们的晚年才会安稳舒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舒心   关系   儿媳妇   大儿子   晚年   融洽   大爷   坦言   儿女   阿姨   子女   矛盾   儿子   老人   说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