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科研人员新发现:云层中撒盐,可减少90%的闪电

电闪雷鸣是一种很普遍的自然现象,闪电是云层内部不同部位、云与云、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放电现象。云的种类有很多,高度也有很大的差异,闪电一般发生于积雨云中。

一道闪电的长度,短则百米,长则数公里。闪电是等离子体,温度可达上万度,比太阳表面的温度还高数倍。如此高的温度,会让闪电经过的沿途空气发生剧烈膨胀,并产生轰鸣声,这便是雷声。

摩擦能够使物体带静电。云是悬浮在高空中的小水滴或者小冰晶所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这些小冰晶或者小水滴并非悬浮在高空中静止不动,它们在重力和上升气流的作用下,会发生碰撞摩擦,并交换电荷,形成带电体。

在上升气流的作用下,较小的颗粒物会被带至云层顶部,较大的则会停留在云层底部。通常云中较大的颗粒物会带负电,较小的颗粒物会带正电,这使得云层上部带正电,下部带负电。当电荷差足够大时,云层内部就会形成放电现象。云与云之间,云与地面之间的放电现象也与之类似。

闪电虽然在全球各地都有发生,但不同地区发生的频率并不相同。

位于亚洲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当地由于雷电发生频率极高,平均年雷雨日数超过220天,所以被誉为世界“雷极”。

三分陆地七分海,地球上的大部分雨水都降落在了海洋区域,但令人意外的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空的闪电数量要明显少于发生在陆地上的闪电数量。据统计,大约90%的闪电都发生在陆地上空。

这一点,科学家们在几十年前便知道了。不过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差异?直到现在才弄清楚。

《自然》杂志上于2022年8月份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来自武汉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2013年到2017年这5年时间中,在非洲热带及临近海洋发生风暴时的云顶温度、降雨、闪电等大气数据,得出了一个结论:来自海水中的盐能够减少发生在海洋上空风暴期间的闪电活动。

那云层中的盐是怎么来的呢?

海水蒸发时并不会带走盐分,因此云层中的盐并不是来自这种途径,而是自于海洋飞沫。

海洋飞沫是在海风和海浪的共同作用下,在海面附近形成的大小不一的海水滴。在大气湍流的作用下,其中较小的海水滴会上升到高空中,悬浮在高空大气中。

云是一种气溶胶。所谓气溶胶,就是固态或液态颗粒悬浮在气体介质中时形成的一种气态分散系统。而空气中的水蒸气凝成小水滴或者小冰晶,都是需要凝结核的。凝结核来自多个途径,海洋上空的凝结核很多来自于上面所说的海洋飞沫。

研究人员还发现,云层中半径大于一微米的粗颗粒物和半径小于一微米的细颗粒物存在明显不同的效应。其中细颗粒物会显著增加闪电密度;而粗颗粒物则会减弱云层内物质的对流,并减少闪电数量。

海洋上空云层中由海洋飞沫所形成的小水滴或者小冰晶往往比陆地上空形成得更大更重,大多都是粗颗粒物,因此发生在海洋上空的闪电数量较少。

这一新发现将使天气预报更加准确,而且我们或许可以尝试着在云层中撒盐,以此来降低闪电发生的频率,减弱雷暴天气所造成的危害。

此外,虽然全球90%的闪电都发生于大陆上空,但绝大多数超级闪电却发生于海洋上空。

以色列鲁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含盐量高的咸水上方释放的闪电会更加明亮。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盐在水中以离子形式存在,当闪电击中含盐量高的水域时,能使云层中的自由电荷更加快速地释放,从而产生更为明亮的闪电。

关注我,咱们下次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云层   闪电   气溶胶   电荷   冰晶   陆地   上空   武汉大学   海水   海洋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