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仙座流星雨来临,它的主体还在靠近地球,数千年后将撞上地球

转眼已过立秋

虽然温度并没有降下来的意思,但夜空却已经多了一些新东西,比如一般在7月20日至8月20日发生,8月13日到达顶峰的英仙座流星雨。

作为和象限仪座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并称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的它,几乎从未在夏季星空中缺席,不过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注定要黯淡不少,因为8月12日刚好是农历七月十五,在夜空晴朗的情况下满月的光辉将遮蔽相当一部分流星雨的光辉。

因此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很可能只会有五分之一的高亮度流星能被我们看到,并且本次英仙座流星雨的极大期是8月13日上午,处于白天的我们也不可能见证了。

虽然现在的科普介绍说流星雨都是小彗星,划过天际并不会对地球和人类文明造成什么威胁,但鲜有人意识到英仙座流星雨的主体其实还在靠近地球的路上,目前我们看到的流星雨只是这颗直径近30公里的彗星的小跟班而已。

而作为英仙座流星雨主体的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始终都在一个个公转周期内不断靠近地球和月球,超级计算机的模拟显示它将在3044年到达距离地球161万千米的地方,未来不排除它会和地球或者月球相撞的可能性,不过就算相撞也是数千年之后的事了。

英仙座流星雨也好,其他流星雨也罢,本质上都是大质量彗星带着小弟们扫过地球附近时发生的天文现象。

而地球附近除了会扫过流星雨,有时候还会迎来一些不速之客,比如同样数量众多且难以被完全监控的小行星们。

2013年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就曾迎来一颗火流星,虽然从监控上看它在空中的时候就已经解体了,但威力仍然不可小觑,直接震碎了方圆几公里内的玻璃,然后才一头扎进冰湖里,如果它撞上市中心的话,破坏力还会更大。

虽然太阳系至今已经有46亿年历史,按理来说轨道早已经净空才对,但由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和冥王星轨道之外的柯伊伯带的存在,数量众多的小行星和彗星其实仍存在于太阳系之内,只是分布更加规律了而已。

但这并不能保证它们不出来捣乱

天文学界估计,除了小行星带内的数百万颗小行星外,在地球附近乃至更远的太阳系空间内仍然存在大量尚未被侦测到的小行星,地球夜空经常出现的流星和火流星,以及偶尔发生一次的陨石袭击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

因此长期以来天文学界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构建近地小行星侦测系统,未来还会开发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利用火箭助推小行星轨道偏移,或者发射战斗部摧毁小行星,总之就是采用一切手段把小行星防御在地球之外。

不过很多人都认为防御小行星根本没有必要,因为人类虽然现在生活在地球,却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地球,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类必将离开地球前往其他星球甚至是星系,再不济也会前往月球和火星。

但人类真的会大规模移民其他星球吗?

这个问题并没有准确答案,因为目前地球上的70亿人虽然看上去遍布地球各个大陆,但真正的居住面积只是地球表面积的极小一部分而已,未来的地球还有很大的可居住与可开发面积

并且相比月球与火星恶劣的环境,以及长达数千年的改造周期,地球的环境无疑要好很多,至少拥有不限量的氧气。

在地球开发难度远低于其他星球的改造难度的情况下,人类其实并不需要大规模移民月球火星,最多就是在那里设立一些小城镇而已,人类文明的绝大部分仍然会留在地球上,因此防御小行星袭击也就十分必要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流星雨   地球   火星   小行星   太阳系   彗星   月球   天文   主体   人类   未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