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挑衅”提问质疑北京奥运 巴赫主席理智应对巧妙化解

德国记者“挑衅”中国两办奥运 巴赫主席如何理智应对

花满楼主

刚结束的2022年世界皮划艇激流回旋锦标赛期间,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造访主办地德国奥格斯堡,这也是作为世界最大体育组织领导人的日常业务——保持同各个国际体育单项组织的沟通和协调。趁此机会,德国体育图片杂志的两位记者弗兰克·施耐德、莫里茨·雷科哈曼专访了这位当今世界体坛的“掌门人”。作为德国人的巴赫主席,面对熟悉的环境和语言,几乎知无不言,侃侃而谈。他谈了自己和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关系、如何处理俄罗斯、白俄罗斯运动员参赛问题、2036年德国能否主办奥运会的问题,同时也理智而巧妙地回应了两位德国记者关于北京奥运的“挑衅式”提问。

托马斯巴赫如何为五环"添彩"?

提及中国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德国记者的提问明显戴着“有色眼睛”,同时带着极强的主观倾向,甚至含有挑衅的意味。德国记者问巴赫主席:“国际奥委会因为决定在北京办奥运会而受到了很多批评。申办制度改革之后,中国还有机会办奥运吗?”

巴赫主席答曰:总的来说,我们在奥运会上的工作是确保《奥林匹克宪章》和人权在奥运会中得到尊重。这是我们所保障的,也是我们影响范围内的东西。我们无法也不可能解决政治家都解决不了的事情。有句格言说:“现在要让你自己变得漂亮”,你不能用廉价的方式把它用于体育运动。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奥林匹克宪章》条款适用的地方:没有歧视、奥运场馆的情况,这一切都在我们的管理之中。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们所追求的。

巴赫先生始终高举奥林匹克理想旗帜,竭尽全力反对、禁止、消除政治势力对于体育运动的“入侵”。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巴赫本人堪称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至少在领导国际体育界“一起向未来”的这条道路上,他充分展示出了作为领导者的能力,甚至是领导艺术。

楼主首先要DISS一下这俩德国佬的提问:你怎么知道IOC受到了“很多”的批评?美国不是世界,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你们这些少数所谓“西方主流世界”!你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仅仅是世界的一丢丢,决不能代表全世界。不要让你们的所处的位置和角度,蒙蔽了对于世界的客观认识。

巴赫先生那句不能用廉价的方式来让体育运动变得所谓漂亮,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所谓西方主流世界采用“人权”、“民主”之类借口抨击中国——当然也包括其他不受所谓西方主流世界喜欢的国家——一种戏谑的嘲讽。这种奥林匹克的世界观在这个专访的另一段落中也有充分体现。

德国记者又问巴赫,为什么国际奥委会不制裁俄罗斯呢?巴赫明确表示,不赞同而且“绝对不能屈服于这些政治制裁和政治抵制”。巴赫坦承,不支持纯粹出于政治原因的体育抵制,“作为一个世界组织,你必须考虑:制裁俄罗斯的国家,甚至不到50个。这意味着我们在国际奥委会中还有大约150个国家奥委会,其政府没有对俄罗斯实施任何制裁。他们会问我们:你为什么在这里反应?就因为它在欧洲?你对也门做了什么?对阿富汗做了什么?埃塞俄比亚呢,马里呢?你必须看到这种世界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巴赫   国际奥委会   托马斯   奥林匹克   主席   俄罗斯   德国   中国   北京奥运   巧妙   理智   记者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