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易得人才难求,CCTV5汇聚众多优质赛事,解说配置却捉襟见肘

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今年的央视体育频道就给了观众这种感觉。过去几年因为比赛版权匮乏,CCTV5被大家调侃为录播频道,今年央视重新规划,现在从NBA到欧洲足球到F1,顶级赛事转播基本全部回归,但是在解说配置上,体育频道却遇到了困难。

比赛版权可以失而复得,离开的解说人才却永远回不来了。其实目前活跃在互联网各大平台的知名体育媒体人,99%都是从央视起步,例如篮球解说张卫平、徐济成、杨健、苏群、杨毅等人,再比如足球解说张路、黄健翔、段暄、刘建宏、申方剑等等。

左侧主持人,右侧嘉宾的经典配置,也是CCTV5曾经的固定风格。可是随着互联网崛起,电视台面对网络转播的冲击越来越大,央视体育解说开始陆续离开。

这种离职潮在前几年达到高峰,因为比赛版权丢失,对于经营困难的CCTV5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要知道,一名好解说必须要有好的比赛来发挥业务能力,就如同一个歌手和演员需要一个好舞台一样。

当长期没有优质比赛,全天都是录播节目时,对于需要比赛的解说员来说是很痛苦的,一是无法实现自我的工作价值,二是薪资待遇无法匹配能力。

在央视体育解说的离职人员中,相当一部分是迫于生活压力,最终选择了离开。因为在高度市场化的体育产业中,原本互联网平台给出相关人员的薪资就更高,如果电视台没有比赛解说的补贴,那收入差距就更大。

最终,CCTV5只能目送那些培养多年的优秀解说人才,一个个的告别,终于从今年开始,央视意识到不能再这么下去,已经到了必须做出改变的时候。

因此在年初的宣传片上,CCTV5就率先加上了顶级足球、篮球比赛的要素,当时广大观众还在怀疑,不知道这些比赛是否能真的回归,如今这一些都成为现实,优质比赛确实都纷纷出现在体育频道的转播当中。

接下来CCTV5的重点任务就是比赛解说。首先是剩余的台柱子,比如篮球的于嘉、足球的贺炜,必须要全力留下,其次就是寻找或培养新的解说和嘉宾。

这个过程同样需要打破常规,要把选择人才的目光和范围放得广一点才行。因为市场价格摆在那里,很多业务能力一般的体育解说,都被网络平台签下,CCTV5在固有圈子里找人是行不通的。

另外,在解说风格上,也应该少一些限制。目前还在CCTV5工作的解说中,存在大量没有感情的播音腔,再激烈的比赛,也能让观众昏昏欲睡。

事实上,现在的体育观众对于解说风格是有很强包容性的,CCTV5大可不必顾忌那么多,何况同一名解说不可能让所有观众满意,解说风格的喜好就是因人而异的,哪怕是詹俊、黄健翔、贺炜、苏群、杨毅这些名嘴,也总会有一部分球迷对他们的解说无感。

因此,既然央视体育频道已经在版权的争夺中重新抖擞精神,为何不更进一步,在选择解说的方案上也“不拘一格降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版权   人才   捉襟见肘   薪资   体育频道   赛事   央视   观众   风格   能力   足球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