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炳添是苏轼后代?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突如其来,毫无预兆,亚洲短跑一哥苏炳添和北宋文豪苏东坡,一起冲上热搜第一

原因是有网友称“苏炳添是苏轼后代”有网友发布一张某地苏氏宗祠照片,其上记载苏炳添为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二十九代孙。

有人恍然大悟地表示苏轼跑步同样厉害毕竟“竹杖芒鞋轻胜马”两代苏神一个能文一个能武优秀的基因一脉相承。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称“苏炳添:怎么没人通知我?”“恐怕苏炳添是最后一个知道这事儿的人”

国人自古重视血脉联系,自远古的部落到文明时期的一家一族,冠以姓氏,即烙上了家族的印记,从此一荣俱荣,一损皆损。而修谱筑庙,更是家族的实物见证。

文天祥就曾论,"家之有谱犹国有史也,史以记事实,谱以昭穆,昭穆能明,则家派无可不显哉。"而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更直言,"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他将家谱与州志,甚至国史相提并论,更显出家谱的意义重大。

就是像朱熹、文天祥这样大名鼎鼎的儒学大师、民族英雄,数百年来却在谱学领域中被兼职了!通过网络略作检索,轻松可以查到朱熹、文天祥等名人曾为数十个姓氏的宗谱作序!

在古代,人们一方面讲究认祖归宗,另一方面,改起祖宗来也是毫不手软。

这种族谱,有一个算一个,九成九都是假的。古代书籍很珍贵,社会动荡不安,族谱这些东西很容易就损毁了。

魏晋门阀时代,那时候的世家大族的族谱才是靠谱的。因为世家把持朝廷,是不是自己人,是不是关系户很难造假。因为升官发财都是要看族谱出身的,你一个外人根本造不了假,所以可信度高。


帝王们伪造自己的谱系,那是家常便饭。汉高祖刘邦本是一介平头百姓,称帝后,硬说自己是尧孙刘累之后,为此还伪造了一份家谱,一直倒推到了商周时期;

刘备一个卖草鞋的,号称中山靖王之后,硬给自己安了个皇叔的身份;

例如曹操,陈寿在《三国志》记载,曹操是西汉第二任相国曹参的后代。曹操祖上本姓夏侯,过继给曹姓人家,他却自称先祖是黄帝;他儿子曹植又考证曹家先祖是姬姓,周王室后裔;到孙子辈,曹叡又把先祖安到了舜帝头上。

但是关于曹操祖宗的身份,在学界一直有很大争议,包括皇叔的身份。

其中有一篇说的是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实验室向全社会募集曹氏子孙的DNA,来个大范围的滴血认亲实验。最后经过双重验证,曹操非汉代丞相曹参后代, 也并非从夏侯氏抱养,也非民间所传避祸改姓“操”。

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打败了明军,入关后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让汉族和满族相处更加融洽。

所以对于汉族民间的习俗、规定,甚至是上文说的氏族家谱的修订,都非常重视。

但是作为一个统治者的民族,作为一个上位者,并不是主动融合,而是让汉族被迫融入。所以清朝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文化恐怖制度,那就是清朝文字狱。

乾隆年间,文字狱管控更严,再加上满汉之间矛盾升级,一时间,民间修谱也被明令禁止,家谱的修订也有着固定的内容和格式的规定,家谱乱编乱改,轻则受刑,重则命丧黄泉。

李世民血管里留着鲜卑族的血液,但坚持说自己是老子的后代;

袁世凯逆流称帝,也想找个能给自己贴金的祖宗,于是马屁文人伪造了袁氏谱系,认到了明代名将袁崇焕头上。袁世凯大喜,尊奉袁崇焕为“肇祖原皇帝”,正式认祖归宗:反正咱俩都姓袁。

不光是祖宗,为了现实需要,一切皆可改。比如明朝永乐大帝朱棣,干脆把自己亲妈是谁都改了,为的就是证明自己不是篡位,继承大统有合法性……

帝王如此,民间也不遑多让。


上海滩大佬杜月笙在发达之后,请人给自己修家谱,一开始,修谱匠给他挂靠了个祖宗:唐朝宰相杜如晦。杜月笙不满意,觉得这名字有个晦气的晦字,不吉利,让改,最后改成了杜甫。

你看看,祖宗是谁,是可以自由定制的。

现存的各氏宗谱体现出一个不争的事实:唐朝灭亡以后,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殆尽,以至宋代时就已很少能见到旧谱,许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了线、失了传。

流传至今的古代家谱,大多是明清时代的产品。到了近现代,这种认祖归宗文化,竟然出现了倒挂现象:祖宗找上门来认你了。

当然,前提是你得功成名就才行,一般的屌丝,祖宗是看不上你的。

去年全红婵奥运冠军一下火了,这真是印证了那句话:贫居闹市无人问,富隐深山有远亲人穷的时候没人认识你,有钱了远房的亲戚都来找你了。

随后,立刻的!广东省湛江市全氏总支本家决定追认她为26氏孙,修订家谱,立门族牌位和匾额,未来全红婵将获得独立牌。冠军妈妈的一句话让人唏嘘:“嫁过来这么多年了,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还有这么多亲戚。”

难怪有网友调侃:光宗耀祖了,祖宗才认你是一家人。

这行为真是太迷惑了。如果,全红婵一家是宗室成员,那全红婵要入族谱,应该从她一生下来就有这个资格,而不是在她获得冠军之后。如果,不是该宗嗣的,这就是看着人家名气大了,来蹭啊!


究其实质,族谱的编写,讲究实用性,其中一大目的,是给家族脸上贴金。

这是有历史渊源的。隋唐以前,盛行的是门阀制度、士族政治。想当官出人头地,要看门第与家族,官场交际有个重要环节叫“验家谱”,有点像今天的看文凭或者递名片。

认个好祖宗、好氏族,和自己能否飞黄腾达大有关系,有了利益驱动,那么攀附名人、定制祖宗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现在,我们依旧能够看到有些事业有成的人会回到祖籍认祖归宗,花钱修缮祠堂。并且将自己的名字补到家族族谱中,简而言之,光宗耀祖。

还有一些人想要修族谱和有名望的人搭上关系,就自立分系,乱认祖宗,好歹祖上比较厉害,说出去,吹吹牛,也是无上的光荣。

公侯将相编入世系,显贵达人为谱作序,合族之人无不为之荣耀,对“谱师”、“谱匠”无不千恩万谢。人们痛恨造假,难不成只有作谱造假不犯众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后代   汉族   认祖归宗   宗谱   门阀   远亲   族谱   家谱   闹市   深山   祖宗   清朝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