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的跨区域合作

(本文从新浪博客搬家过来,新浪博客上线时间:2015-04-24 21:37:25)


近来,在各地调研电商发展,深感东中西部区域电商、尤其农村电商面临着重大的跨区域合作机遇。恰好今天在我组织的微信群“电商扶贫”里,看到好友“慢生活的阿西”关于此问题的讨论,触发了自己,简单归纳一下自己的所见、所想。

好友阿西来自贵州,是当地为数不多的电商老兵。去年,他的得意之作是借央视《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家乡雷山鱼酱时,将鱼酱成功地搬到网上。他的微信写道:

“阿里京东电商都来自东部,他们平台的大部分商家也是东部产业。他们来西部发展农村电商县域电商,重点还是产品输入,是否会继续拉大东、西部贫富差距,加大东、西部省贸易逆差?是否会继续冲击西部地区线下实体商业,使得西部小老板赚钱更困难就业形势更严峻?因为产品输入西部县域再造一个淘宝,东部网商就会抢了西部线下实体老板的饭碗,他们用工需求减少,就使得西部就业更加严峻。”因此,西部发展电商,要以“输出为主”。

我在群里回应说:

“阿西的问题很具代表性。发展相对滞后的地方要不要开放市场和积极融入?30年前,中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要不要开放就讨论过类似问题;15年前,是否应加入WTO,又有过类似讨论。东部的率先发展与其先行开放有关。网商是否抢了线下的就业机会?网商不分来自东、中、西,对线下就业都有既替代、又创新机会的作用。这其实是电商促进就业结构的优化。电商来了,西部的消费者需要电商吗?这是关键。东西部差距要靠开放市场和要素的流动来缩小。”

我还说到:

“电商扶贫,东西部合作有大机遇,不要让地区封锁、地方保护主义丧失了机会。”

东中西部农村电商跨区域合作有重大机遇,是大量实地调研告诉我的结论。在东部那些做得比较早、比较好的地方,网商反映最普遍的制约因素,就是发展所需的空间或用地。特别是在以淘宝村/电商村闻名遐迩的村镇,不仅后来的创业者需要发展用地,而且已经做大的先行者们为进一步发展也需要扩大空间。例如,上月底,在沙集,陪扶贫界几位领导同志调研电商扶贫,听到最强烈的反映就是土地的制约。

几天前,我去福建安溪尚卿乡调研,特意拍了一组照片:一是灶美村本来开会用的舞台,也租给了网商,当成了生产车间;二是用车改成的可以移动的生产用房;三是在县城边上,一个并未完工的建筑变成了事实上的电商产业园,分块转包给网商使用。有网商直接说,给我土地,我可以将现在的规模扩大4倍。尚卿乡的汪书记告诉我,他们已向上面打报告要地了。我问,如果批不下来怎么办?他答:那就没办法了。当然有土地流转、集约使用,但我们知道:非农用地,有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而在广大中西部地区,电商正处于导入期。他们有较多的土地资源,不少地方出台了支持电商发展的政策,其中就包括用地的政策。然而,制约他们发展的最大的瓶颈是有经验的人,特别是有着成功实践的网商和服务商。一些中西部县份敏锐地发现这一问题,先行一步制定政策,在电商招商引资的同时,大力开展招才引智,比如,陕西武功、吉林通榆等。我不止一次亲耳听到武功张小平县长宣传他们的人才引进政策,最让人难忘的是“在武功,要让引进的电商人才,享受县长的待遇”。成功引进有经验的人才,让他们在电商导入期已经占得了先机。

另一个重大机遇,是电商巨头和东部电商服务商的中西部拓展战略。除了阿里、京东、1号店等加快向中西部布局,今天又看到张近东宣布苏宁云商的战略:“农村电商是重中之重”,而“重心在四川”。东部成功的电商服务商,如赶街网、世纪之村等,也在跳出本地、向包括中西部在内的外省扩展。电商平台和东部地方服务商向中西部的布局,当然有利于中西部加快改善电商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

然而,中西部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却成了影响东中西部农村电商跨区域合作的障碍。

顾虑什么呢?

除了以上已经谈到的本地市场和就业的冲击,还有税收和GDP业绩。

不是所有的电商模式,都是中西部在给东部打工。我在微信群里说:

“地方官员考虑本地税收,是可以理解的。这需要有一些策略安排。昨天在JD,我也谈到,电商平台进西部,可以成立地方分公司,将当地交易产生的税收,留在当地。”JD(或也包括未来苏宁)的原产地集采模式,交易在当地发生,税收留在当地,此外更重要的是,原产地集采,对于中西部农产品销售、解决卖难问题,具有很大意义。

一些中西部地方政府的官员担心,本地的在线购买(产品输入)产生的GDP算不了自己的业绩,以此阻碍电商的导入,更是中西部发展电商最不应有的人为障碍。且不说上述策略安排,在解决税收留在当地的同时,也可解决了GDP计入本地的问题,更值得讨论的还是政绩观。我多次为县长班讲课,讲到挑战,第一个要讨论的,就是“政绩Vs.惠民”。政府官员当然要讲政绩,但这个政绩必须以惠民为前提、为基础。但是,客观来看,凭心而论,在各地政府主推的电商项目中,有没有“面子工程”、“花架子”?有没有“短期行为”、拔苗助长?

至于中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的产品“输入”,还是“输出”,我认为,首先也要以惠民为重,其次要有发展的观点。我在讨论中提出:

“关于电商的买与卖,还是不要割裂地看。买得到、买得对、买得省,是电商为中西部农民、为贫困户提供的福音,为何拒之门外?通过买,还可以培育人的电商意识,促进电商基础设施改善,促进卖的条件改善,物流绩效提升,何乐而不为?”

期待东、中、西部农村电商跨区域合作取得更多成果!这既是东部的机会,也是中西部的机会,总之,这是我们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惠民   武功   农村   政绩   服务商   税收   机遇   西部   机会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