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流鼻血,止血要做对

一天,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跟着他妈妈急匆匆地走进儿科诊室。一进门,孩子的妈妈就焦急地说:“医生,我的孩子最近总是流鼻血,这是怎么回事呀?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吧?”

在我们儿科门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可见,鼻出血是儿科患者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下面我就针对家长们关心的问题,解答一下鼻出血是怎么回事。

鼻出血又叫鼻衄,是指血液经鼻腔流出。鼻出血的量有少有多,有的可以自然停血,有的则需要急诊就医止血;有的无须治疗,有的则需要到耳鼻喉科治疗;还有的是较为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的症状之一。

引起鼻出血的状况有哪些

鼻部疾病:儿童鼻部血管丰富,当鼻黏膜干燥、毛细血管扩张、鼻腔出现炎症或受到外界刺激时,都可能导致鼻出血。比如,儿童剧烈咳嗽、擤鼻涕、打喷嚏、挖鼻孔等引起鼻黏膜损伤;鼻部炎症,如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鼻腔内有异物引起鼻黏膜损伤,如小玩具、小昆虫等进入鼻腔;鼻部肿瘤引起鼻腔内血管损伤,以及鼻中隔偏曲、鼻黏膜糜烂、鼻部外伤、鼻腔血管瘤等。

脑部出血:因外伤导致颅骨基底骨折,脑部的出血也可经鼻腔流出。

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可能导致人体内的血小板数量减少,鼻黏膜自发性出血。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心力衰竭等,可引起鼻部血管的血压改变,导致血管破裂而出血。

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猩红热、麻疹、百日咳、伤寒、疟疾、流行性出血热等急性传染病,以及高热、血管发生中毒性损伤时,会导致鼻黏膜充血、干燥,引起毛细血管出血。这种情况下,一般出血量较少,出血部位大多位于鼻腔前部。

肝脏疾病:肝脏严重疾病会导致血液中凝血因子的合成减少,从而引起鼻部及其他部位出血。

维生素缺乏:挑食、偏食导致维生素C、维生素K1、维生素B2缺乏等,可能引起血管脆性变化或凝血因子不足,导致鼻部出血。

药物副作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可能因药物作用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出现鼻部及其他部位出血。

中毒:砷、苯、汞等化学物质中毒时,可能导致凝血障碍而出现鼻出血。

气候原因:低气压、干燥、炎热、寒冷,以及春末夏初、秋末冬初换季时期的气候变化等,都容易诱发鼻出血。

保持镇定,科学处理鼻出血

儿童反复或大量鼻出血容易导致贫血,引起脑供血不足、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免疫力低下等。孩子发生鼻出血时,家长们该怎么办呢?

鼻出血一般起病突然,当儿童发生鼻出血时,家长一定要保持镇定,安抚孩子,使其保持安静,避免哭闹。若孩子情绪紧张,血压会升高,可能加重出血。同时,家长请迅速使用以下方法止血:

·

让孩子取坐位休息,并用手指捏紧双侧鼻翼,或将出血侧鼻翼压向鼻中隔,持续约10~15分钟。

与此同时,家长用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孩子的前额和后颈部,或用冷水漱口,促进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注意让孩子的头稍向前倾,使从鼻咽腔涌向口腔的血液尽量从口中吐出。

这样家长既可以了解孩子出血的多少,也能避免孩子将血液咽进胃里引起腹痛及呕吐,或将血液误吸进呼吸道而引起窒息。

另外,不建议用纸巾填塞鼻孔,因为纸巾压力不够,难以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且未经严格消毒的纸巾,还可能诱发感染。

如果出血量较多或采取以上措施后出血无缓解,或孩子出现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出虚汗、心慌等情况,要注意发生失血性休克的可能性,请立即采取半卧位,同时尽快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寻找病因。

预防鼻出血,注意这几点

为预防孩子发生鼻出血,家长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孩子的饮食宜清淡,并应多吃蔬菜和水果、适当饮水,忌食辛辣、刺激、油腻、油炸食物等。同时,家长要纠正孩子偏食、挑食的习惯,

2.保持孩子房间安静、清洁,以室温保持在18~20摄氏度、湿度 60%为宜。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适度开窗通风换气。

3.孩子感冒咳嗽时不要用力擤鼻涕,鼻部不适时切勿用力挖鼻孔。

4.加强对孩子的监护,防止孩子将异物放入鼻腔。

5.避免让孩子进行剧烈运动,防止鼻部受伤。

6.加强防护,预防各种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来源:学生与健康

编辑:郭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孩子   鼻腔   损伤   维生素   血管   血液   家长   发生   儿童   鼻出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