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关于吃的4种谣言,若再不辟谣恐怕再也不敢吃饭了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

对于吃,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头等大事,吃什么?怎么吃?成为每天大家考虑的一点。

但说实话,也正因为吃的重要性,谣言也无处不在,流言蜚语也无所不有。

这些造谣者是不是就是不想让我们能好好吃饭?

因此,今天咱们就好好将关于一些吃的谣言,集中在一起辟个谣!

谣言一:柿子与蟹同食,会得胃结石?

胃结石也叫胃石症,是因为进食某种物质后而在胃中形成的石性团块状物体。

部分患者会有上腹闷胀、隐痛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形成机理在于胃内胃酸和粘蛋白反应凝固而成。

而螃蟹属于高蛋白食品,柿子中又含有较多的鞣酸。

两者在胃酸的作用下会形成鞣酸蛋白质,这种物质难溶于水,于是会在胃部沉积,然后再与柿子中的果胶和植物纤维等物质反应,随后凝结成块,也就符合了胃结石的形成机理,导致胃石生成,会影响消化功能,严重的还会导致胃出血。

但前提是,要想发生上述情况,至少吃的柿子里的鞣酸比较高,而且还大量食用。

鞣酸又叫单宁,是柿子的涩味来源,但市面销售的柿子基本鞣酸很低,往往都需要经过脱涩处理才去售卖,因此即便与螃蟹一起吃,也无需过于担心。

但若自己去山上摘柿子,又或者路边买一些所谓自家种植的柿子,很有可能是没有经过脱涩,可能就存在一定风险。

谣言二:虾和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同食,会导致砒霜中毒?

传言者的解释是因为虾中含有砷,遇上维生素C就会生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常说的剧毒之物砒霜。

要知道砷的氧化还原反应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比如足够的反应底物浓度、反应温度等,而虾中含有的一点含砷化合物要起反应其实远远不够,日常吃虾和维生素C的水果根本不足以导致中毒。

谣言三:市面上杨梅为保鲜注胶、有毒虫不能吃?

网上爆出市面上杨梅注胶、有毒虫的新闻后,好多人都不敢再吃酸软多汁的杨梅。

事实上,杨梅本身是一种水分很多的水果,含有膳食纤维、糖酸、蛋白质、花青素等多种人类所需的营养物质,而杨梅的果实是没有外皮包裹的,由众多肉柱聚集而成,特别容易被碰坏。

其组织结构被破坏后肉柱就揉在一起,变得有点粘腻,但并不是什么“胶”。

而且注胶的杨梅的保鲜更难更容易坏,商家没有必要这么做,同时杨梅糖分高、表面多褶皱,生长中容易让虫子将虫卵留在上面,孵化后也会留在杨梅上。

这些虫子对人体的危害不大,更不会有毒,不过在吃杨梅前需要彻底的清洁是真的。

谣言四:化了又冻的雪糕,会产生“毒蛋白”?

有报道称:若雪糕储存时达不到所需的温度,往往就会引起结构发生变化,甚至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比如“可溶性毒蛋白”。

但这种物质其实不存在,完全就是造谣者的编瞎话能力,倒是可溶性蛋白存在。

再加上,若冷藏环境本身不安全,温度也不够低,还是可能存在大量有害菌,化了再冻回去的雪糕可能就有害,不过与“毒蛋白”没啥关系。

不过只要购买的雪糕在保质期内,而且包装又没有破损,就无须过于担心。

总而言之,网上各类关于食物安全的说法有很多。

食品安全的确非常重要,在获取这些信息时,一定要有具备甄别的能力,不要盲目地误传了谣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谣言   鞣酸   毒虫   可溶性   民以食为天   柿子   雪糕   结石   市面   蛋白   物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