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世界级难题,中国学者实现技术跨越,创“首个”重磅成果

近日,长江大学参与的中国首个自主研制的微米级裂缝物理模型构建成功并投入使用,此次模型的成功构建不仅有助于突破困扰测井专家学者们的世界级难题,更为今后国内外裂缝性油气藏裂缝测井定量评价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验证并夯实了中国裂缝测井定量评价技术的可靠性,实现了该领域的技术跨越,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深远意义。

(微米级裂缝物理模型测井作业)

裂缝性油气藏的产量约占全球石油天然气产量的一半以上,中国裂缝性油气藏的储量约占已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一。但是裂缝性油气藏中裂缝的宽度主要分布在几十到几百微米(μm),其准确评价一直是业界难点。受限于国内外声、电成像测井仪器设计参数的差异,裂缝测井定量评价也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如何精准评价小于100 μm的不规则裂缝。

为大力推进基础科学研究,充分发挥科技强基对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驱动作用,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长江大学、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斯伦贝谢科技服务(成都)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中国首个含不规则、微米级裂缝的大型花岗岩物理模型。该微米级裂缝物理模型尺寸为3 m 3 m 15 m,重约160 t,其核心部分由55块1 m 1 m 1 m花岗岩组成。

(微米级裂缝物理模型测井模拟图)

2022年8月1日,项目组成功采集到该物理模型中不规则、微米级裂缝清晰的测井信息,为裂缝的准确评价奠定重要基础,对裂缝测井定量评价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00微米以下的裂缝)

一直以来,长江大学与国内三大石油公司、科研院所、国内外知名高校以及Schlumberger、Atlas等国际石油公司都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国内外也建立起多个产学研合作基地,拥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测井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研究室以及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

近七十年来,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形成了地球物理测井、岩石地球物理、地震勘探、重磁电勘探、地球物理仪器、工程与环境物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应用等研究方向,特别是在地球电磁学、井孔地球物理学、工程地球物理学、计算地球物理学领域优势突出。在生产测井、电磁勘探、声波测井、测井资料综合解释与地质应用、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非常规油气勘探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学院现有水平井大斜度井多相流动模拟试验平台、可控源电磁阵列采集系统(CSAEM & V8)、岩样电性参数扫描系统(AutoScan-Ⅱ)、高温高压岩石物性多参数扫描测试系统(AutoLab1000)、EILog测井系统、基本型储层特性测井系统、增强型旋转式井壁取芯测井系统、Geoeast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系统等国内外先进设备100余台(套),总资产价值6000余万元。测井方向科研及成果超200项,并且近5年主办和协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7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219人次。

未来,长江大学地理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将继续坚守敢于争先的勘探精神,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立足岗位、胸怀全球,以服务国家石油安全、资源勘探和地方经济为使命,利用武汉校区的优势,尊重学生、尊敬学者、尊崇学术,营造和谐包容的育人环境,倡导追求卓越的学术氛围,加强内涵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坚持质量立院、人才强院、开放办院、创新兴院的治院理念。进一步彰显石油与资源勘探特色,力争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学院!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长江大学本科招生!

本文素材来源:长江大学地理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官网、世界石油工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9

标签:中国   油气藏   地球物理学   重磅   裂缝   定量   难题   模型   学者   成果   物理   评价   长江大学   系统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