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快充即将统一!网友:苹果200W要来了?

要说起安卓手机,近些年可真的太卷了!


从一开始的65W快充到120W快充,手机充电时长从90分钟降到了35分钟。黑马本以为这已经够快了,谁知道还有厂商反手就推出了可商用的200W快充



一块4700毫安时的电池,10分钟左右就能充满。咱就是说,续航焦虑这个词,可能从此就要告别安卓用户了。


不过安卓厂商一家搞一种快充协议,这就对我们用户很不友好了。


像黑马手中有华为的平板、vivo的手机、OPPO的手机和iQOO的手机,在这其中,除了vivo和iQOO的快充协议可以共享之外,其他几款设备之间的快充协议均不能交替使用。



虽然大家都是Type-C接口,但是因为充电协议的不兼容,使得黑马出门还是不得不把对应设备的原厂充电器给带上。这一堆充电头,谁顶得住啊!


难道大家就不能统一一种高功率快充充电协议,然后再大力共同推进么?


针对这个困境,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就出手了。


在8 月 9 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正式发布了两项与电信终端产业协会双编号的团体标准 T / CCSA 393—2022 |T / TAF 083-2022 《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技术规范》、T / CCSA 394—2022|T / TAF 092-2022 《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测试方法》。



其目的便是让不同品牌和厂家的电源适配器与终端之间实现高效快充和互融互通。这样一来,消费者不仅可以一个充电头走遍天下,对于环境而言也将大大减负,让终端充电设备造成的消费类电子垃圾逐渐变少。


黑马也去看了看这些起草单位,像大家耳熟能详的华为、OPPO、vivo、小米、荣耀均在其中。黑马觉得,这一次,超高速快充协议真的有望在最近几年完全统一了。


要是苹果也在的话,是不是就可以用上200W快充了?



不过在此之前,对于融合快充而言,兼容性其实只是第一步,想要真正统一快充协议还面临着诸多难点。


就拿通用快充协议来说,此前明明有组织、有协会推出了PD、QC这种共用的快充协议,但是厂商为什么才将其做到18W、30W左右呢?


利益或许算一部分,但主要的原因还是PD协议做大功率快充发热较大,它只适合在散热性能更好的设备上使用。



因为充电器本质上就是一种转换设备,在转换过程中的损耗就会以热量的形式散发出来。就拿黑马使用过的大功率快充来看,烫手基本就是常态。


相比之下,手机厂商自己推出的私有快充协议,配合上电池管理芯片,可以更好地抑制手机发热、充电器发烫。如果你是一个普通消费者,肯定会倾向于选择体验更好的原装充电器。



其次便是手机厂商近些年都用上了单独的电池管理芯片。咱也不知道它会不会成为限制融合快充的一个点,但黑马知道,融合快充的充电功率肯定达不到旗舰机最顶级的充电功率。


别为为什么,问就是电池管理芯片不支持融合快充协议、电池不支持超级快充。



总之,统一快充协议对我们而言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它不仅降低了我们出行负担和使用成本,让我们可以用一个大功率快充充所有的设备,同时它还变相加大了厂商推进快充的压力。


毕竟大家都做快充了,你的设备再不支持快充就没有竞争力了。这时候,就该轮到厂商们卷起来了。


黑马也不奢求融合快充可以做到顶配,65W其实就刚刚好。因为这个功率,刚好是上至万元旗舰机,下至千元入门机都支持的功率。


不过,光喊口号是没用的,如果黑马没记错的话,相关标准已经发布了一年多的时间。



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还是将融合快充写进强制标准,只需要厂商支持融合快充的充电功率达到一定的地步时,才能推出更快的私有协议。


就比如支持120W快充的手机,可以强制要求它支持65W的融合快充,之后才允许它售卖120W快充的产品。当然,黑马这些都是不成熟的建议,具体的执行,还是看相关部门协会的决定吧。


期待“一个快充头走天下”的局面早日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华为   手机   终端   充电器   黑马   功率   电池   协议   厂商   苹果   网友   设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