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物质是什么?

在一些科幻电影和小说中,经常会有反物质武器和反物质空间等概念,或者将反物质作为星际飞船的超级燃料。那么反物质是否真的存在呢?2011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利用磁场陷阱将309个反氢原子捕获,长达1000秒之久,这里的反氢原子就属于我们经常所说的反物质。关于反物质的研究,首先得从一位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说起。

1928年,他把相对论引进了量子力学,建立了著名的狄拉克方程。这个方程把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薛定谔的方程结合了起来。不过当时这个方程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因为根据这个方程的解,电子不仅存在正能解,还会同时存在负能级。狄拉克对此做出的解释是,这些负能级已被电子占据,按照不相容原理,每个能级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因此我们观察到的电子不能向下月迁到赋能集群,物质世界像是浸没在赋能级电子的海洋中,这就是狄拉克之海。当有电子从负能级上被激发出来,留下的空血表现为一个质量与电子相同。但和与电子相反的例子,狄拉因此预言这就是正电子。狄拉克之海也是对正电子存在的描述。正电子就是电子的一个镜像,因为所有物质的电子都是负电子,所以正电子就是反物质粒子。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利用云氏研究宇宙射线时意外地发现了正电子,证实了狄拉克的预言。此事引起了科学界的震惊和轰动。安德森因发现正电子而获得了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也是人类首次发现反物质粒子。到20世纪50年代,又先后发现了反质子和反中子。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300多种基本粒子都是正反程对存在的,也就是说任何粒子都可能存在着反粒子。自然界中纷繁多样的宏观物体还原到微观本源,实际上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这些基本粒子所构成的。由基本粒子构成了我们世界的物质被称为正物质,那么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就是反物质。正常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与带负电的电子构成,而反物质的构成却完全相反,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

电子构成从根本上说,反物质就是物质的一种镜像的表现形式。爱因斯坦也曾经根据相对论预言过反物质的存在,既然正物质可以构成我们的宇宙,那么反物质也同样能构成一个镜像的宇宙,甚至会有反物质的生命。也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镜像的自己,但是你不可能与反物质世界中的镜像自己相遇,因为正反物质一旦相遇时就会相互湮灭并产生巨大的能量,其智能转换率达到100%。世界上没有任何物质或技术制造出来的能量可以与反物质相比。

现在人类掌握的最大智能转换技术就是核聚变,质量转化为能量的比率约0.7%,也就是一千克物质可以转化出七克的能量。根据爱因斯坦智能方程,即一等于MC平方,一克反物质全部释放的能量约九成十的十三次方焦二,但反物质灭需要有正物质的参与,一克反物质会严格与一克正物质发生湮灭,所以就会爆发出两克的能量,即1.8乘十的十四次方焦耳。这个能量有多大呢?大概相当于五千万度电,或者说4.4万吨TN梯炸药的爆炸威力,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的原子弹的当量约1.3万吨,也就是说依反物质灭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3颗广岛原子弹。所以用反物质作为武器从理论上是确实可行的。根据美国肯特州力大学的分析结果显示,如果用反物质作为燃料,可将火箭速度加速至光速的70%,而核聚变技术是不可能达到这种效率的。所以人类未来要实现星际航行,利用反物质作为燃料也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但是自然界有大量的正物质,却没有发现稳定的由反粒子组成的反物质,不过反粒子在地球上并不少见,比如香蕉每75分钟就会释放出一个正电子,这是因为香蕉含有微量的甲四零,甲四磷,衰变的时候就会释放正电子,而且我们人体内也存在着甲四零,也会不断释放出正电子,并五负电子发生湮灭,不过电子的质量只有大约9.1乘十的负31次方千克,释放的能量相当于8.1乘十的负式四次方焦耳,也就是一百万亿分之一瓦的能量,这点能量我们是完全感受不到的。

此反物质粒子虽然在地球上广泛存在,但是总量极其稀少,并且捕捉或人工制造反物质非常困难。据科学家测算,用世界上最大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不间断运行1000年才能够制造出伊维克反物质,也就是0.000001克。据估算,要想制造伊克反物质至少需要上万亿美元,这就导致反物质成为了世界上最昂贵的物质。科学家们花费了几十年时间,动用最顶级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全世界捕捉和制造出来的反物质还不足19大克,如果将其湮灭,释放的能量不足以烧开一杯水。那么为什么宇宙中反物质会这么少呢?根据宇宙大爆炸的理论,我们的宇宙开始于一个密度和温度都无限高、均匀并各向同性的纯能量状态,这个状态被称为起点。在如今大多数常见的宇宙大爆炸的模型中,早期的宇宙曾经历了一次爆炸的过程,在这个爆炸的过程中,基本粒子被创造了出来,纯能量转化成了大量高速运动的正反粒子队,并且正反粒子队的数量应该是相等的,他们在相互碰撞的过程中。湮灭只剩下能量。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我们这个由正物质构成的世界应该是不存在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这就是所谓的正反物质对称性破缺。有些物理学家认为,在宇宙大爆炸之初,正反粒子对在大量湮灭过程中出现了细微的差异,导致大约十亿分之一的正粒子被保留了下来。而这个细微的差异就是杨振宁和李正道于1956年提出的若相互作用,终于衬步守恒定律。之后,物理学家吴健雄在实验中验证了他们的理论,杨振宁和李正道也因此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至此,粒子世界中物理规律的对称性被打破,世界从本质上被证明了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然而,正是由于物理定律存在轻微的不对称,才导致宇宙大爆炸之初生成的物质比反物质略多了一点点,剩余的这些物质后来经过了漫长的演化,合成了原子,诞生了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反物质   基本粒子   能级   正电子   正反   粒子   能量   宇宙   物质   电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