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因为太矮而被河南省队赶走,却没想她能获得18个世界冠军

文/七七

1982年,邓亚萍正在河南省队刻苦训练。

她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所以15天以来,她从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这时候一个男人走到了她的面前,对她说了一番让她铭记至今的话语:

“赶紧收拾收拾东西,回家去吧。”

这个男人不是别人,正是河南省队的教练,他认为邓亚萍太矮了,即便怎么训练,取得成绩也十分有限,不如把资源让给别人。

这一年,邓亚萍刚刚9岁,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回到了家里。

河南省队怎么一想不到,这一个“小不点”在未来将会统治世界乒坛,一共拿下18个世界冠军。

一、

邓亚萍的乒乓球的天赋,遗传自父亲邓大松。

邓大松一辈子嗜球如命,年轻的时候也是河南省队的主力队员,曾经打遍中南五省而未逢敌手。

退伍以后,也曾在河南省队当过一段时间教练。

最后进厂成为了一名职工,常年的运动生涯,铸就了邓大松坚韧不拔的品质,话虽然不多,但是踏实有任性。

母亲蔡荷珍也是一名职工,性格外向,要强。

邓亚萍融合了夫妻二人所有的特点,这成了她征战沙场所向披靡的利器,当然更离不开父亲从小的培养。

从两岁开始,她就被父亲用自行车的后座带着,去职工俱乐部,看他们打球。

稍微大一些以后,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打球了。

邓亚萍从小个子就矮,最初需要站在凳子上,才能正常打球,而且她从小好胜心就非常的强大。

每一次输了球,都会较真,非得拉着对手再来一局不可。

因为这个脾气,父亲没少操心,每一次都会训斥她,当然只是训斥她输球以后的态度,并非觉得女儿输球以后丢脸。

在回家的路上,邓亚萍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邓大松推着自行车,非常耐心地为她讲解,分析为什么会输球。

即便到了家里,坐在了餐桌上,依旧唠叨个不停。

每当这时候,母亲都知道女儿又输球了。

邓亚萍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乒乓球的技术也越来越高,9岁那年,邓亚萍初露峥嵘。

在全国业余体校分区比赛中,她获得单打冠军。

也正是这时候,父母决定重点培养她乒乓球,因此退学去和河南省队训练,结果刚训练了半个月时间,就因为个子太矮,不值得培养,被赶回家里了。

二、

这是邓亚萍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个挫折,很庆幸她有一个伟大的父亲。

在她难过的时候,为她指明了人生方向:别人说你不行,你就要自己争口气,要加倍苦练才行。

也正是因为父亲对这番话,邓亚萍一直很听话,训练得非常刻苦。

终于在1983年,为自己争取到了郑州市乒乓球队的机会,在这里她人生中第一次挨了父亲的揍。

邓亚萍进入球队并不顺利,带队的教练是邓大松曾经的弟子李凤朝。

当时邓亚萍进队的时候,身高只有一米三左右,这在乒乓球运动中,确实是非常吃亏,但是邓亚萍打球的狠劲儿,以及任性打动了李凤朝。

所以破例留下了她,这无疑是打河南省队的脸面。

然后便有人找上了李凤朝,向他递了一句话,这个女娃娃是省队退下来的,太矮了,没啥前途。

言外之意很明显,也希望李凤朝把邓亚萍给退掉。

却让李凤朝一句话给怼了回去:日本那个关正子才一米四七,你们有几个能打过人家的?

在李凤朝强硬的态度下,邓亚萍才留在郑州乒乓球队。

10岁的孩子正是爱玩的年纪,进入球队以后,邓亚萍接触了很多同龄的小球手,这些小球手经常溜出去,去附近的一个旱冰场玩。

邓大松怕耽误女儿训练,从来不让女儿去。

有一次,邓亚萍按耐不住心里的好奇,就跟着小伙伴们跑了出去。

玩得正开心的时候,邓大松来队里看望女儿,在宿舍里没找到邓亚萍,就找到了旱冰场,那是邓亚萍第一次见到父亲发那么大的脾气。

甚至在回去的路上,还踢了她一脚,这也是父亲生平第一次打她,也是唯一的一次。

邓亚萍要感谢父亲这一脚,也正是这一脚踢醒了邓亚萍,在前往王座的道路上,容不下丝毫的懈怠。

父亲就像是一把鞭子,时刻都在鞭策着邓亚萍前行。

三、

郑州市乒乓球队的球员,大部分都是被省队淘汰下来的球员。

所以从教练到球员,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训练也格外的刻苦,一天要打两千多个球,而且还是负重打。

训练的效果十分显著,李凤朝一共带着孩子们去打了22场比赛,仅仅输了四场。

尽管如此,上面依旧不是很满意,还是想取消这支乒乓球队伍。

而且态度非常果决,李凤朝几番奔波,也没有一个好的效果,直到他为了孩子们争取到了一个参加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的机会,这才迎来了一丝转机。

在这场比赛中,邓亚萍获得两个冠军,这才打消了市里取消这只乒乓球队的机会。

同时,邓亚萍的优秀,又再一次引起了河南省队的注意。

1986年初,河南女队新任女教练关毅找到了李凤朝,与他商量能不能让邓亚萍去省队,代表河南省参加比赛。

李凤朝先后拒绝了两次,直到关毅找人说情,李凤朝才放人。

从某种角度来讲,也算是给邓亚萍出了一口气。

进入河南省队,也是邓亚萍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她刚进入省队,就为队里立下了赫赫战功:

四月份,在湖南怀化举行的全国乒协杯比赛中,邓亚萍与队友合作拿下了团体比赛的冠军。

年底,全国锦标赛在郑州市举行,邓亚萍拿下团体、个人赛两大冠军。

这一年邓亚萍刚刚十三岁,而与她对线的人,都是成年球手,其中还包括前世界冠军童玲。

邓亚萍就像藏在沙子中的金子,终于透出了自己的锋芒。

四、

锦标赛过后,邓亚萍引起了国家队教练张燮林的注意。

便在开会的时候,与其他教练商议把邓亚萍招进国家队,但是这一提议,遭到了众人反对,因为邓亚萍太矮了,双腿短小,这是先天劣势,技术上很难有突破。

而张燮林是发自内心地欣赏邓亚萍,他认为这个小姑娘有世界冠军的潜力。

还特意拿出了各种数据,并且还用了一种玩笑的方式进行了辩证:

“你们认为邓的个子小是不利条件,也许这是她的优势,因为个子小,在别人看来很矮的球,她看来就是高球了,可以直接扣杀进攻。”

在第二年年底,把邓亚萍带到了国家队。

刚到国家队,邓亚萍并没有受到热烈欢迎。

很多人都不看好这个“小个子”,认为她只是在国内对赛事上,逞一时之能,等到了世界赛事就原形毕露了。

没有教练乐意带邓亚萍,最后没办法,只能张燮林亲自带。

没有人跟邓亚萍组队,张燮林只好把国家队里最差的队员乔红组成一队........

队友的不屑,邓亚萍看在眼里,她并没有像一般对小姑娘哭鼻子,多年的训练生涯,让她的毅力无比坚韧。

她心里清楚地知道,想让人看得起,最好的方式,就是拿世界冠军。

从那一后,她开始了更艰苦地训练:

队里上午训练到11点,她就自己加练到11点45。

队里下午训练到6点,她就练到6点45或者7点半。

晚上她更是练习到11点多。

练习全台面攻的时候,邓亚萍尤其狠,身上带着沙袋,与两个男陪练左冲右突的练习,她深知,只有练习自己的步伐,才能弥补身高上的短板。

邓亚萍的一次训练课,就相当于跑一次一万米。

据张燮林统计,那时候邓亚萍平均每天要接球一万多次........

五、

邓亚萍的苦没有白吃,短短一年的时间,邓亚萍就得到国家队的认可。

并在五个月后,第一次征战世界赛事,就与乔红一起拿到了女子双打冠军,这一年邓亚萍刚刚十六岁。

在获得世界冠军的那一刻,邓亚萍生平第二次留下了眼泪。

第一次还是九岁那年,被赶出河南省队的时候。

这十一年来,邓亚萍吃了太多的苦了,不过能够站在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这一切都值得了。

从那以后,邓亚萍正式开始了自己统治世界乒坛之路。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她曾连续八年排名世界第一,囊获了各种冠军,创造了专属于她得“邓亚萍时代”。

王冠的背后,是看不见的伤痛。

常年的刻苦训练,邓亚萍从颈到脚,到处都是伤病,脊椎病、腰肌劳损、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脚底更是常年被磨出水泡......

有很多次比赛,邓亚萍都是忍着伤痛上场。

尽管如此,邓亚萍还是等到1998年才退役。

她并没有守着已有的荣誉终老,而是走进大学校园,重新学习,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又一次帮助了她。

刚进入清华,老师让她默写26个英文字母。

这个在常人看来,再容易不过的事情,邓亚萍愣是绞尽脑汁才完成了这一任务,从那开始她又开始像练球一般,开始刻苦学习。

在拿下了学士学位之后,她又开始去剑桥攻读硕士以及博士学位。

最后均都以优秀的成绩毕业。

天赋固然重要,但是在后天的努力下,普通人也能迸发出不一样的能量,而邓亚萍就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缩影。

邓亚萍之所以那么有魅力,并非她在乒乓球领域取得多么瞩目的成绩。

而是她那个小个子的身躯,迸发出的巨大能量,以及她那股永不放弃的精神,正是我们普通人应该努力学习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河南省   郑州市   球员   刻苦   乒乓球   国家队   球队   教练   父亲   冠军   邓亚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