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数字时代的到来

随着中国社会加速向数字时代转型,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围绕“数字化”主题展开解读。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字化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格局、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多方面顺应数字化发展潮流,推动各领域数字化优化升级,深化思想认识,增强数字化发展动力。

促进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相融合。《建设高效先进的数智化社会供应链》一文提到,在数字经济时代,利用数字技术和服务,尤其是做好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结合,将成为促消费的重要引擎。一方面,要通过数字技术为不同的产业赋能,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尤其是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另一方面,要能够形成一个全产业链的数字经济系统,打造一个高水平、开放的数字经济全产业链。既要加速数据要素化进程。建立数据确权,以及数据资产、数据服务等交易的标准化,包括数据采集方面的标准化,涉及数据的标注、清洗、脱敏、脱密、聚合、分析等诸多环节。又要推动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持续加大数据开放共享力度,促进数据交易繁荣健康发展。可以打造一个采取直接交易、平台交易等方式的市场主体,推进数据服务跟数据产品的交易活动,要做到数据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工业产业集群,但是目前必须在其现有基础上升级成为数字的产业集群,这样才更加有利于我们弯道超车,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详情】

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以数字政府建设推进职能转变》一文中提到,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要以数字化治理提升宏观调控科学性。数字技术不仅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助力经济治理和决策的重要支撑。在经济监测、预测、决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创新和完善调控方式、提高经济运行信息及时性和准确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以数字化监管推进监管现代化。可以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监管平台,加强各地区各部门“互联网+监管”系统互联互通。积极利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服务和监管,充分调配各地、各领域、各行业监管数据资源,提升数据汇聚能力。以数字化监管体系构建、系统平台互联互通、监管数据汇聚为契机,建立监管协同联动工作机制。要以数字化服务优化发展环境。推动营商环境优化。一方面,充分发挥数据作用,打造“数智化”营商环境。另一方面,全面升级政务服务,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取得实质性进展。推动服务模式转变。一方面,深化数字化转型,推进协同共治。另一方面,聚焦群众实际需求,实现公共服务精准化。要以数字化协同提升政府运行效率。通过数字化协同提高机关运行效能、优化内部业务流程。【详情】

统筹协调,力推文化数字化发展。《提升数字文化建设水平》一文提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文化正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形式。提升数字文化建设水平,需要统筹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数字与文化的关系。坚持把数字技术与文化繁荣有机融合,让数字技术深度赋能文化创新,助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二是发展与安全的关系。要在数据采集加工、交易分发、传输存储、使用管理等环节加强综合治理,制定相关安全标准,形成完善的数字文化监管体系。三是共建与共享的关系。一方面,要努力营造全社会广泛关心、支持和参与数字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鼓励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依法参与数字文化内容的生产与传播。另一方面,要坚持数字文化发展服务人民,丰富数字文化内容,创新数字文化出版传播形态,努力消弭数字文化鸿沟,让数字文化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民。四是自主与开放的关系。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强交流与合作,让更多中国数字文化产品走向世界。五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加快建成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推动数字技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在创新中发展。鼓励和支持各类文化机构接入国家文化专网。【详情】

多措并举规范、激发数字文化消费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数字文化消费新业态》一文提到,数字文化消费有望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新增长极,其超常规的迅猛发展也将带来一系列挑战。要进一步激发数字文化消费活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首先要加快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丰富数字文化消费供给。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做好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快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和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其次要大力发展数字文化消费场景,构建高效普惠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已有公共文化设施,推进数字化文化体验,巩固和扩大传统文化数字化创新成果的展示空间。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为各类移动终端用户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数字文化内容服务,发展丰富多样的数字文化消费场景。注意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注意面向广大下沉城市、农村及偏远地区居民,提供适合其生产生活特点和需求的文化服务,提高数字文化服务的精准性和普惠性。最后要鼓励创新和审慎监管相结合,构建规范有序的产业发展环境。对市场中出现的损害消费者权益、有损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网络文化等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加强对数字文化市场动态监管,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加大执法力度,不断完善数字文化产业相关立法工作。【详情】

(光明网记者王晓秋整理)

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数字   传统文化   文化产业   关系   环境   政府   时代   数据   经济   文化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