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层次家庭,喜欢不停“讲道理”,高层次家庭,爸爸会做这5件事

缺少父爱的危害,从小学就会开始凸显

以前有个纪录片,揭露了“问题儿童”心中的苦衷。

爸爸自打男孩小时候就没陪伴过他,导致就算爸爸在家也只会大喊小叫。

他从小就跟父亲对着干,把父亲气得一直不管他,以至没有人教给他对与错,是与非。

14岁的时候,跟同班的小伙伴打了起来,不当心捅伤了同学。

还拍摄了其他孩子,6岁后,就开始和大人顶嘴、出现不礼貌的行为、不爱交朋友、甚至打人……最后行为叛逆、不听管教、厌学逃学……

据少管所的民警说,这种症状就是典型的“父爱缺失”症

缺乏父爱的小孩脾气暴躁、性格冲动、情绪极不稳定,而内心也极为脆弱,动不动就容易冲动犯错。

世界级动画艺术大师宫崎骏由于忙于工作缺席了自己儿子的童年,最后造成“父子反目”。

儿子成人后一直攻击爸爸:

他是个零0分爸爸,这我家根本一无是处,他让我妈妈活得比一般女人苦多了。

宫崎骏后来说道:

哪怕我再成功,温暖了世界上很多人的童年,却也还不回我儿子的童年。

现实一直在惩罚着那些不陪伴儿女的爸爸。

当你躺在床上刷着手机,还想让孩子努力学习?

不!

你以后得到的就是一个只会躺着玩游戏、刷视频的孩子。

当你把作业辅导的工作让给妈妈,自己舒服的看着电视的时候

你也将得到一个,

不会集中注意力、不爱学习,只知道看电视的孩子。

当你觉得小孩很麻烦,懒得和孩子交流,懒得和他玩玩具,懒得陪他出去玩

那么多年后,

当你想起来做这些事的时候,

你就会被忘记在微信的角落里,

因为,你的儿女将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你。

俗话说,父亲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当一个父亲习惯性认为“教育是母亲该做的事”,

那么多年后,

你在育儿路上偷的懒,

将会成为全家的遗憾。

爸爸的一言一行,将对孩子的学业和工作有深远影响

教育专家曾说:

6岁之前,孩子需要的是妈妈。

但当孩子上学、踏上社会的时候,受爸爸的影响更多。

美国耶鲁大学的做过相关研究:

如果孩子是爸爸带大的话智商会更高,学习也会更好,踏上社会后成功的几率也更高。

最近另有钻研评释,

爸爸做作业辅导的话,小孩的学习成绩会更好!

连大学都没毕业的蔡笑晚,16平米的棚屋住了1家8口人之多!带出来的6个娃全部成才,蔡笑晚更是被大家称之为「博士之父」。

六个孩子,其中有3个进入了世界知名学府,另外3个进入了国内的知名学府。

很多记着采访他:你的育儿诀窍是什么?

他说:

我把【父亲】当成是自己的事业。

林依轮消失许久,再次被人知晓是由于【学霸爸爸】。

大儿子林子豪考进了世界第二、美国第一、堪称设计界中的哈佛的帕森斯,还拿了12000美元奖学金。

小儿子更是考入了美国西海岸排名第一的中学,他是当年唯一一位在中国录取的同学。

林依轮从来没有缺席过两个孩子的成长过程。

他说:做好爸爸这角色就是我最大的事业。

才女武亦姝,

高考时她以总分613分考入清华大学。

但是,小时候的她,是以垫底结果考入的初中

进了初中之后,她的成绩却突飞猛进,迅速进入年级前10。

说到她的“逆袭”,老师特别说到她家里的氛围:

她父亲每天一回家,就一门心思陪孩子,不看手机、不看电视。

教育学家说:

爸爸会对小孩有非常大的影响,

特别是小孩12岁以前。

哈佛大学1999年的研究表明,

女孩子如果缺乏父爱的话,数学成绩不会好;

男孩子如果缺乏父爱的话,情感上容易产生障碍。

长大后,

女孩子会缺乏自信,严重的话会影响婚姻;

男孩子会产生叛逆心理、自卑心理,影响学习成绩甚至工作。

爸爸的威信,将对孩子的性格和格局有深远影响

理查德·费曼在夺得诺贝尔奖后说:父亲的教诲是我成功的主要因素

教育学专家也指出,爸爸给孩子的陪伴有很多优点:

1、IQ(智商)、EQ(情商)更高

美国儿童协会发现:

如果孩子平均每天和爸爸相处2小时以上,IQ和EQ更高。

教育专家说:

爸爸,对孩子的读书、脾气、体格、性格等各方面影响都是不可替代的

2、自律性和自控力更高

耶鲁大学的研究表明:

从小到大,人会有2个发展方向。

一是母亲所代表的亲密性;

二是父亲所代表的独立性。

爸爸带娃能让小孩更有责任心,更能分辨对错。

而在面临诱惑的时候,

孩子会更自律,也具备更多的自控力。

3、更有安全感

2-6岁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时期,

父亲的陪伴不光能给孩子安全感,

更能培养孩子的探索力,帮助小孩以后更好的探索世界

对性格养成、生活习惯都有好处。

对男生来说,父亲是英雄也是榜样;

父亲教会他格局、责任、勇气、自信,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对女生来说,父亲是安全感

自尊自爱是女生将来的婚姻模版。

父爱的程度就是孩子将来的高度

《开学第一课》里提到:

家长如果选择赚钱,而不管教自己的孩子

等孩子长大了,家长一辈子赚的血汗钱,都抵不上败家子一年败掉的钱

所以,把孩子教育好,就是最大的财富!

这5件事,一定要让爸爸来负责,妈妈尽量少插手:

这5句话,睡觉前和孩子聊聊

研究表明,这可以明显提高小孩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1、今天有啥开心的事吗?

加深小孩的美好回忆。

2、今天学了啥新知识了吗?

通过复述让孩子加固知识。

3、今天碰到啥困难了吗?

给孩子一定的安全感。

4、今天有没有帮助过谁啊?

给孩子一定的成就感。

5、哪个小朋友今天和你玩的最多呀?

让孩子学会社交。

每天至少花10分钟陪孩子玩耍

有人说:就10分钟?我天天花好几个小时呢

拜托!你这几个小时都是躺在沙发上刷手机、玩游戏吧?

这是毫无用处的无效陪伴

放下手上的一切,全身心的陪孩子!效果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孩子一起运动,每周至少1次

有人做过统计,在2020年的高考状元中,有55%的人喜欢运动

人在运动后产生的多巴胺,

能够让孩子保持高亢的学习状态,学的也更快乐。

和孩子一起吃晚饭,每周至少3次

晚饭是仪式感,也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候

作为父亲可以关心一下:

“宝宝今天过的开心吗?”

“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吗?”

“有想让爸爸妈妈帮忙的事情吗?”

让孩子感觉到关爱,关系才能更和谐。

和孩子一起做家务

耶鲁大学有个研究表明,

老爸如果从不做家务,将会影响孩子未来的职业方向

特别对女儿来说,老爸如果从不做家务

女儿未来更容易从事服务型行业或者专职家庭主妇;

如果老爸会做家务,女儿更容易成为高管、CEO等高级职位。

不过,父亲在给与孩子陪伴的同时,也要估计母亲的感受。

若家长产生分歧,不要当着孩子面,私下沟通为佳。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手表定律】:

若孩子听1个人的话,他容易分辨对错,

若孩子听2个人的话,他无法分辨对错。

因此,作为父亲,只要大方向对,就要坚定地站在母亲的一边。

爸爸是孩子的榜样,

妈妈则制定规则,教孩子为人处世。

两人各司其职,爱和教育不偏不倚。

爸爸是一个人童年的底色。

父亲不仅会影响一个孩子的性格、格局

还有职业发展和婚姻态度

甚至于全部的人生。

有人说:“我不信!”

你去看看那些爸爸对妈妈吆三喝四、对话粗鲁的家庭,

再去看看那些爸爸对母亲关怀备至、沟通和谐的家庭,

儿子对婚姻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万万不要小瞧爸爸对孩子的“熏陶感染”

人看到什么就习惯什么;

人习惯什么就体现什么。

10年之后,你不会为工作上赚了一点钱而遗憾,但你会由于没有多陪小孩1个小时而遗憾。

培养出一个上进、感恩的优秀孩子,是一个家庭最大的成功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身边的父亲们:

教育和带娃不是母亲一个人的事,父亲在自己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将影响他一辈子。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吧 欢迎转发、分享、评论、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耶鲁大学   爸爸   父爱   美国   高层次   安全感   层次   小孩   父亲   母亲   妈妈   孩子   家庭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