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不卖手机能卖啥?3C数码行业遇冷,各大品牌转战全屋智能

随着2021年美国对华进行第四轮“芯片”制裁的影响逐步显现,加上国内多地反复爆发的疫情也让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迎来新一轮危机。根据中国信通院统计,2022年1-5月,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累计达1.06亿台,同比降幅高达27%,2月份销量更仅有1454.9万台,创造两年来最低纪录。

线下消费端是3C厂商出货的主要渠道,但随着20年来中国智能手机行业业务量的飞速增长,智能手机的实际市场渗透率超过95%,众多线下3C销售端不得不面临“市场饱和”的运营危机。而电子商务的出现,将大量消费者分流到线上销售渠道,3C数码卖场面临着来自各大电子商务平台的竞争。就连曾经的线下零售业巨头苏宁,2021年净利润为-432.65亿,同比下滑921.11%;实现扣非净利润为-446.7亿,同比下滑556.23%,业绩继续大滑坡。

随着智能手机销量的持续疲软,疫情的爆发更是让该行业彻底进入寒冬期,大部分销售渠道的商业利润下滑。消费者也期待线下经销商能给他们提供除了购买商品以外的附加娱乐价值,毕竟线上渠道很难替代那些可触、可视、可听的场景体验。在此背景下,各大3C厂商正蓄力寻找新兴发展赛道,试图挽救门店的亏损危机。

3C下线经销商遇冷 智能家居行业成风口

毕竟3C经销商持续占领将近20年的线下市场,其线下渠道经销商在经营时间、管理经验等方面占据先天优势,3C线下销售渠道是其他商业品牌争相抢占的大好资源。像美妆、电商行业同样瞄准这块肥肉,屡屡向3C经销商抛出橄榄枝。但能够复刻手机销售的辉煌业绩,同时给经销商带来飞跃式经济增长的项目并不多见,众多3C零售商在转型时期应该走向何方?

在市场份额不断下滑的困境下,比如3C巨头华为想要维持6万家门店的生存就必须积极寻找自救办法,努力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近年来,在华为的全景发布会上,智能手机已经不是唯一的主角,从去年开始华为呼吁全球5000多家体验店经销商进军汽车行业,智能家居也成为其加速培养的新兴产品线。

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迭代,“5G+AI+IoT”成为全面渗透各行业的新型发展模式。AI人工智能技术将与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深入融合,所有的现有行业将迎来高科技带来再造机会。根据IDC《2022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十大预测》,智能家居增长势能正在向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倾斜,国家层面也不断针对全屋智能频繁出台利好政策。

与此同时,新产能不断催生出用户对于产品的新期待,人们对于生活用品的需求从原先的“温饱型”转向“品质型”,用户更倾向于用更高的价格购买贴心有保障的服务。“智能家居”“全屋互联”逐渐成为受到消费者青睐的家电类型。从目前的市场占有率来看,全屋智能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总体市场渗透率比较低。但华为、百度、小米、海尔、美的、云米等行业巨头都看好全屋智能这条赛道,资本市场的竞争显得尤为激烈。

华为针对业务转型做出的试探和改变紧跟时代潮流,近几年飞速发展的“全屋智能”项目早已进入众多渠道商户们的视野。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全屋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21年我国全屋智能行业融资事件发生共有9起,相对往年有较大幅度提升,相信未来在该领域会迎来爆发期。

众巨头加码全屋智能赛道 发展前景初具眉目

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正式发布,其中明确提出“推动统一智能家居、安防等领域标准,探索建立智能设备标识制度。”无论从商业数据还是从国家政策来看,现在入局“全屋智能”行业都是踩中了时代的风口,华为、小米、海尔等资本的加入为该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之下,智能家居也将为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华为依托鸿蒙主打“系统流”,合作伙伴多却增加了协同成本。

华为为代表的实力雄厚的科技公司,通过研发HarmonyOS构建“1+2+N”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力图构建2D(开发者)+2B(企业等合作伙伴)+2C(消费者)的合作版图,再创华为3C领域的业绩神话。

相较于产品与渠道优势来说,依靠鸿蒙系统升级全屋智能的基本交互系统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但只有一个秘密武器显然不够。要想攻克“全屋智能”这道难题,华为还有很多关卡需要通过,例如招商合作的方式无形中增加了协同成本,线下渠道推广模式转变困难等等近在眼前的问题都摆在眼前,华为全屋智能产品线的未来发展状况尚不明朗。

三翼鸟继承传统家电行业优势,“一条龙”经营模式隐含弊端。

海尔三翼鸟为代表的传统家居行业在全屋智能业务版块采取了另一种运营模式,该企业致力于打造集设计、配送、施工、服务等一条龙式的全屋智能项目,实际上把传统的家装业务涵盖在全屋智能服务的过程中。这种经营模式拉长了战线范围,无疑也会增加整体的运营成本。同时存在用户需求难匹配、后续上门不易安装等先天弊端。

阿里、百度单凭语言助手入局,缺乏系统化的智能家电产品。

诸如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大厂针对全屋智能的解决方案则显得过于单薄,即以智能印象为核心切入口,同时借助互联网平台为其他企业提供入驻窗口,乍听起来有点唬人,实际上稍加思索就能发现它们的运营模式缺少相应的智能家电维持整个生态系统。

欧瑞博、绿米秉承“中控流”,仅凭中控零件难以抢夺市场话语权。

欧瑞博、绿米等新兴创业公司则想通过传感器、开关、中控等类似于构架类的产品占领全屋智能的部分市场,这类厂商实质上暴露出明显缺陷,即不能提供相对完整的产品链条,更不能满足用户对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的实际需求。

云米科技凭借“1=N44”系统布局,率先提出一站式全屋互联的解决方案。

云米一方则提出了“1=N44”的宣传口号,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其实早在2018年云米公司上市之初,云米科技创始人、CEO陈小平提出了进军“全屋智能”的战略目标,是当时绝无仅有的“全屋智能”首倡者。今年3月17日,云米科技春季新品发布会如期在线上举办,陈小平宣布云米科技的潮牌定位未来将会更加高端化。本次发布会上云米重磅发布了Space Pro云米AI全域风空调(新风版)、Royal Pro coKiing高端AI双屏冰箱、Royal AI激光影院等数十款AI智能新品,全面加码布局了云米高端全屋智能产品线。

所谓“1=N44”是指云米科技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的一整套高端智能家居解决方案。“1”代表一站式全屋智能,让家成为一个整体。“N”是全家桶,包含60+种全屋智能互联的产品。“44”分别代表4大能力:无感组网、主动智能、空间感知、自然交互,以及4种服务:方案设计、PLUS会员、OTA升级、增值服务。

陈小平指出云米科技推出的一站式全屋智能,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全套家电服务,构建全产品全场景的智能家电体系,为用户提供深度贴心的AI家电使用体验。相对于前几种全屋智能解决方案来说,云米品牌是目前唯一涉及智能家居四种品类的生产商家,其产品从插座、开关等小型零件到空调、冰箱大型家电一应俱全,云米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一站式智能家居服务也就拥有了最基本的保障。

场景能真正落地 一站式服务或成最大赢家

归根到底,难以统一全屋智能家居产品的“痛点”是除了云米品牌外,其他的生产商共同面临的生产难题。而云米科技提供的全屋智能将成为万亿级的家电大产业IoT转型的主要方式。就如陈小平所说“5G+AI+loT技术的融合推进,打破了家居孤立,拓展物联网边界,全屋智能将成为现实。云米产品阵容最全、产品创新程度高,将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一站式全屋智能」解决方案。”

近几年,云米科技在加大核心产品的研发力度的同时,也在不断开拓线下门店市场,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地开设2000+门店,平均每个省份就会有超过58家线下体验门店。在这里消费者可以沉浸式体验到全屋智能对生活场景带来的颠覆性改变,门店体验模式让用户在看、逛、玩、乐中充分感受到高端科技潮牌的无限魅力。

2021年开始,云米加入了主流智能家居品牌拓宽线下销售渠道的大战中,其推出“大商大店”的策略,以“全屋智能家电成套卖”的亮点吸引大批加盟商,大力争抢3C、家电等传统下线经销商成为自己的市场资源。而确保线下门店运行能为品牌带来最大收益,关键还在于掌握订单量、客单价、利润率、复购率等KPI。云米全屋智能门店拥有超过60种品类的产品链条,不仅品类全,产品多,而且整体的解决方案日益完善,带来的沉浸式智能场景体验,能直接有效带动门店的套购消费。

据调查,云米全屋智能的整体客单价平均超过4万元,超过一半的订单购买4件或以上产品,复购率超过50%,再加上安装费、售后费等额外收入,这些实打实的收益都是云米加盟商继续经营下去的底气,从3C零售商的角度来说,现在加入全屋智能行业市场正是能够把握机会的大好时机。

产品、渠道与服务是拉动全屋智能行业向前推进的三驾马车,各大品牌谁能在这一领域领先同行,必须保证三个方向同时蓄力,才能在今后的长期发展中跑得又快又稳。现在看来,云米科技俨然成为该行业奔腾在前的一匹黑马,当然我们也有理由期待,华为、三翼鸟等实力强劲的大企业能后来居上,为满怀期待的消费者持续输出亮眼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华为   智能   行业   家电   智能家居   消费者   解决方案   数码   手机   市场   产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