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行业深度研究:技术迭代、需求爆发,机器人行业开启新时代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信证券,刘海博,李睿鹏)

核心观点:

行业概况:机器人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中国有望引领全球行业发展。

2021年,全球/中国机器人行业规模为336/124亿美元,5年CAGR为10.6%/18.3%。中国市场占全球37%。中国在市场规模、产业链、产业环境等方面具备全球竞争优势。在无人机、扫地机器人、配送机器人、巡检机器人、AMR等领域,中国已培育出全球领先企业。

需求变化:替代人工/辅助人工/新领域,疫情催化行业发展。

机器人的需求来源,可以分为替代人工、辅助人工、创造新领域三大类。疫情下,“机器换人”的需求被激发。疫情让社会看到了机器人的价值,为行业做了一次全面的市场教育。

供给变化:导航移动技术商业化程度高,头部企业技术平台化。

目前的技术成熟度排序是导航移动>运动控制>感知交互。基于导航移动技术的扫地机器人、无人机已经每年有百万台级别的出货量;基于运动控制的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在快速成长中;基于感知交互的机器人产品由于技术限制,目前仍然难以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

行业催化:特斯拉入局,人形机器人有望从实验室到商业化。

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行业终极发展目标。目前常见的机器人都只是人形机器人的子集 。过去,人形机器人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特斯拉入局有望推动行业从实验室阶段过渡到商业化阶段。

1.行业概况: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中国有望引领全球行业发展

1.1行业前景:快速成长期,规模达到百亿美元级别

2021年,全球/中国机器人行业规模为336/124亿美元,5年CAGR为10.6%/18.3%。全球/中国的工业机器人行业规模为145/66亿美元,5年CAGR为+2.0%/+10.5%。全球/中国的服务机器人行业规模为191/58亿美元,5年CAGR约+21.5%/+33.8%。

1.2全球格局: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的37%

2021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占全球的37%,由于中国的行业增速快于全球的增速,预 计未来这一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在无人机、扫地机器人、配送机器人等发展较成熟的子 行业中,中国已经培育出一批全球领先的企业。

1.3资本市场:市场热度不减,头部集中趋势明显

一级市场:2014-2018年,机器人行业的融资项目数量快速增长。2019-2021年,虽然融 资项目数量出现下降,但融资金额持续上升,单个项目平均融资额增长明显。资金有向头 部项目集中的趋势。2022年上半年,虽然一级市场整体热度下降,但机器人板块的投融 资仍然活跃,尤其是协作机器人和机器视觉赛道。二级市场:疫情以来,在“机器换人”和“国产替代”浪潮的催化下,机器人板块整体进 入高景气阶段。在特斯拉机器人事件的催化下,机器人板块开启新一轮上涨趋势。

2.需求变化:替代人工/辅助人工/新领域,疫情催化行业发展

2.1需求来源:替代人工、辅助人工、创造新领域

机器人的需求来源,可以分为替代人工、辅助人工、创造新领域三大类。在不同需求类别的机器人里,都已经诞生成功落地的企业案例。疫情期间,机器人的需求被大量激发,行业做了一次很好的市场教育。

2.2需求来源1:替代人工,从制造业到服务业

过去,机器人的需求主要来自制造业的自动化需求,对应的产品是工业机器人。汽车和电 子两大行业贡献了60%以上的工业机器人需求。中国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持续提升,2020年已达到53.9%,同时,第三产业吸纳了 超过47.7%的就业人员,是第二产业的1.7倍。

2.3需求来源2:辅助人工,提升现有的工作效率

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运动控制、人机交互等技术,能有效提升人类现有的工作效率。这类 机器人并不替代人工,而是以协作的形式共存。此类机器人价格主要以其对提高人类工作的价值为参考。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例,使用其 辅助手术,一般需要在传统手术费用基础上增加约3万元。

2.4需求来源3:机器人创造新的应用场景

目前此类产品大都处于市场探索和验证阶段,例如格斗机器人、情感机器人等。此类产品 需要跟踪验证其所创造的新需求是否是真实的需求。

3.供给变化:导航移动技术商业化程度高,头部企业技术平台化

3.1产业链:包括底层硬件、技术模块、终端产品

底层硬件:主要包括芯片、传感器、电池等。技术模块:基于底层的芯片和传感器,以及配套的算法,能够开发出导航移动、运动控制 、感知交互(视觉、语音)等技术模块。终端产品:机器人终端产品是技术模块与功能组件的组合,其中,技术模块是机器人智能 性的基础,而功能组件决定其应用领域。

3.2技术发展:导航移动技术商业化程度高

机器人的智能性主要体现在导航移动、运动控制、感知交互(视觉、语音)。目前的技术 成熟度排序是导航移动>运动控制>感知交互。基于导航移动技术的扫地机器人、无人机每年已经有百万台级别的出货量;基于运动控制 的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在快速成长中;基于感知交互的教育机器人和导购机器人等由 于技术限制,目前仍然难以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

3.3企业发展:头部企业从单一爆款阶段过渡到技术平台化

单一爆款阶段:机器人企业在导航移动、运动控制、感知交互等技术领域拥有一项或多项 核心技术,并找到这项技术落地的应用场景,再成功商业化推出爆款产品。技术平台化阶段:在爆款产品高出货量的基础上,不断迭代和打磨企业的核心技术,并将 核心技术平台化,开发出其他品类的服务机器人。部分龙头企业也开始对外部企业提供模块化的核心部件和技术解决方案。

3.4产业生态:核心部件—本体制造—集成商

发展较早的工业机器人行业已经形成“核心部件—本体制造—集成商”的产业链上下游模 式。 在一些规模较大的服务机器人领域,也出现了类似的产业生态。以农业无人机行业为例, 各地的植保队购买无人机来为农户提供植保服务。同时,飞手培训和无人机保险等服务也 开始完善。

4.行业催化:特斯拉入局,人形机器人有望从实验室到商业化

4.1人形机器人:机器人行业的终极发展目标

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行业终极发展目标。目前常见的机器人都只是人形机器人的“子集” , 仅具备人形机器人的某一种功能。过去,人形机器人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典型的代表是波士顿动力的Atlas和本田ASIMO。

4.2特斯拉:计划推出人形机器人Tesla Bot

2021年8月19日,在AI Day上,马斯克宣布特斯拉将在2022年推出Tesla Bot。2022年4月8日,在德州工厂开幕时,马斯克称Tesla Bot预计在2023年量产。2022年6月3日,马斯克在推特上称,将今年的AI Day推迟到9月30日(原定8月19日),到 时预计会推出Tesla Bot原型Optimus(擎天柱)。2022年6月21日,在卡塔尔经济论坛上,马斯克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特斯拉将在九月底 之前准备好Tesla Bot原型机。

5.投资分析:产业链/国产化/新品类,三个方向挖掘投资机会

5.1投资分析1:从产业链角度筛选机器人板块投资机会

导航定位: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 运动控制: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等;感知交互:语音识别模块、视觉识别模块等;机身结构:外壳材料、显示屏等;其他核心部件:芯片、电池等。

5.2投资分析2:寻找人形机器人的“蔚小理”

特斯拉电动车的成功,最终带动了全球电动车行业的繁荣。国内电动车行业凭借供应链成 本优势、庞大的消费者市场、完善的配套政策,最终培育出了一批优秀的造车新势力。我们认为,如果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如果最终获得成功,国内也将培育出一批人形机器人行 业的“蔚小理”。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的领先企业是优必选。如果人形机器人行业从实验室走向商业 化,其他机器人领域的龙头企业也可能会切入人形机器人市场。

5.3投资分析3:布局商业化更成熟的新兴机器人品类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不会一蹴而就。在供给端需要持续的技术迭代,在需求端需要持续的市 场教育。在通用型人形机器人尚未能够大规模商业化之前,在各个细分领域,依然需要特 定的机器人产品。从投资的角度看,我们也建议关注商业化更成熟的新兴机器人品类。包括清洁机器人、无 人机、配送机器人、巡检机器人、AMR、协作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

报告节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机器人   特斯拉   需求   无人机   行业   技术   人形   中国   深度   机器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