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奥运会冠军陈晓敏拍卖所有奖牌,捐399万建设学校

2003年3月9日,一场特殊的拍卖会在北京如火如荼的举行着。

而举办人正是名噪一时的奥运会冠军陈晓敏。

对于运动员来说,能获得奖牌是一件非常骄傲的事情。

这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并不能简单的用金钱来衡量。

然而,陈晓敏却要将自己的奖牌全部卖出去。

此举吸引了无数媒体和观众,也引发了各种猜测。

陈晓敏获奖

难道陈晓敏是因为没钱了才选择拍卖奖牌吗?

她真的有这么缺钱吗?

不久之后,人们才知道了陈晓敏此举的真正目的。

原来她把拍卖奖牌的所得全部捐赠了出去,高达399万元。

她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姑娘

1977年,陈晓敏出生在广东省鹤东市的一个农村家庭。

在家排行老二的她从小就要帮家里干活。

陈晓敏的父母生了四个女儿,对于这个没有儿子的家庭来说,女儿们从小就要承担部分农活。

再加上当时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所以村子里经常会传出一些不好听的话。

这些话让陈晓敏一家在村子里抬不起头来。

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陈晓敏小的时候,就经常听到村里的这些风言风语。

这给她幼小的心灵带去了很大伤害。

而当陈晓敏的两个妹妹接连出生的时候,村里说闲话的人越来越多。

类似于“生这么多女儿有什么用呢?”

“以后没有儿子养老很可怜的。”等这样的话语不绝于耳。

陈晓敏与他人合影

一听到这样的话,陈晓敏就会非常委屈,难道女儿真的不如儿子吗?

为了改变别人的这种看法,6岁的陈晓敏就开始帮父母做事。

当时,陈晓敏的父母为了养活孩子们,就在家附近承包了一家啤酒厂,每天都要搬酒坛子。

酿酒厂的工作十分繁重,她的爸妈平时忙于赚钱,就会让陈晓敏的大姐帮忙照顾家里。

而在亲眼目睹父母的辛苦后,陈晓敏就主动跟父母说道:

爸妈,我现在长大了,可以去酿酒厂帮忙。

看着瘦弱的陈晓敏,她的父母并不想让她干这么重的活儿。

而且觉得她是个女孩子,应该没这么大的力气。

但是,陈晓敏没有听父母的话。

隔天她就去了酿酒厂,并且搬起了一个又一个沉重的酒坛子。

陈晓敏

这一幕惊呆了陈晓敏的父母。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二女儿居然有这么大的力气。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陈晓敏都会去酒厂帮忙,这大大减轻了父母的负担。

而搬酒坛子这个看似非常简单的动作,在无意中锻炼了陈晓敏的腿部力量。

这也为陈晓敏之后成为举重运动员打下了基础。

随着陈晓敏四姐妹逐渐长大,村里的闲言碎语也少了很多。

因为村民们发现,陈晓敏和她的姐妹们十分能干。

尤其是陈晓敏,力气比同龄的男孩子都要大。

到了上学的年龄,陈晓敏和姐姐一起去附近的小学读书。

尽管她上课很认真,但她的成绩始终不如人意。

尤其是到了初中,陈晓敏的成绩一直在中下游徘徊,这让她的父母十分担心。

陈晓敏与他人合影

在陈晓敏的父母看来,读书并不适合陈晓敏。

如果想让女儿将来有个好前途,那就得为女儿找到适合她的人生方向

这就是父母的责任所在,在孩子们还没长大成人的时候。

社会阅历较深的父母就要做好孩子们的人生导师。

每个人都有优缺点,而陈晓敏就有个不同于常人的地方。

那就是力气大,可以说得上是“力大无穷”。

经过再三考虑,陈晓敏的父母决定将她送去体校,想让她尽全力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于是,陈晓敏的父母就把女儿叫到房间,并问道:

晓敏,以你目前的成绩可能很难考上高中,倒不如去体校练习举重。

一听父母这话,陈晓敏很爽快的便答应了。

她知道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如果能去体校,那再好不过了。

陈晓敏

练习举重,成为奥运会冠军

有了父母的支持,陈晓敏将所有的精力放在了锻炼体能方面。

她最想练习的就是举重,成为举重运动员。

就在这时,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出现了。

位于鹤山市的一个业余体校,成立了第一支举重队。

为了能找到合适的举重运动员,举重教练决定前往各大中学物色“好苗子”。

而当陈晓敏的父母得知这一消息时,他们立刻鼓励女儿去试一试。

如果陈晓敏能被举重队选上,那么她就可以正式进入体校。

这就意味着她不用等初中毕业才能去体校,也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于是,当举重教练来到陈晓敏就读的中学时。

陈晓敏满怀期待的报了名,她渴望被选入举重队。

然而,在人群中的陈晓敏看上去十分瘦小,教练一开始都没有注意到她。

陈晓敏

为了能引起教练的注意,陈晓敏鼓起勇气。

她大胆的走到教练跟前,并且举起了地上的杠铃。

陈晓敏的这一大胆举动,让她被教练看中。

并且立马进入了举重队,当时的她年仅11岁。

当真正进入举重队以后,陈晓敏认识了很多与自己一样怀有远大理想的运动员。

他们在队里拼命练习,只为有一天能进入省队。

在训练的那段时间里,陈晓敏更加懂得了举重的意义。

在那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全是血汗泪水。

在举重队,陈晓敏虽然年纪小。

但她最能吃苦,练习再难,她也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

当别人都在休息的时候,陈晓敏还是不知疲惫的练习着。

除此之外,她还会主动找教练要求加练。

努力就会有回报,经过每日的苦练,陈晓敏很快就被选入省队,投入到更加艰苦的训练中。

陈晓敏

在省队,陈晓敏遇到了自己的伯乐,这个伯乐就是教练蔡俊成

当蔡俊成看完陈晓敏的训练成果后,他就为陈晓敏量身定制了训练计划。

并要求她按照计划严格训练。

1992年,15岁的陈晓敏就被选入了国家队。

得到了更加专业的训练,她体内的能量全被激发了出来。

对于农村出身的陈晓敏来说,能进入国家队已经是十分幸运的事情。

这意味着她身上肩负了为国争光的重任。

一年后,陈晓敏便拿到了全运会的冠军,且六次赶超了亚洲纪录,一举成名。

当16岁的陈晓敏成为冠军的时候,她的父母还在小山村里酿酒

因为没有电视,所以没有及时得知女儿获奖的消息。

陈晓敏

当这个消息传回村子里的时候,陈晓敏的父母激动得说不出来话。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二女儿真的成功了。

从这之后,村里人都将陈晓敏当作整个村子的骄傲。

陈晓敏的家人也受到了村里人的尊重。

而一举成名的陈晓敏并没有沉浸在获奖的喜悦中。

作为运动员的她知道,这些荣誉只是一时的。

要想真正的成功,就得不断练习。

秉着这一信念,陈晓敏很快又投入了紧张的训练中,冠军头衔并没有让她止步。

1994年,陈晓敏在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中,再次夺得了59公斤级冠军。

从1994年到2000年之间,在各种赛事中,陈晓敏获得了多次冠军,拿奖拿到手软。

陈晓敏举重

最让人们印象深刻的是,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

陈晓敏获得了举重63公斤冠军,享誉世界

拍卖所有奖牌,捐建学校

其实在悉尼奥运会前夕,陈晓敏的腿部意外受伤。

当很多人都认为她会退赛时,但她仍旧忍痛参加比赛,并且再次打破了世界纪录。

那时,女子举重第一次成为了奥运会项目,所以陈晓敏非常重视这次的比赛。

与之前的那些奖牌相比,奥运会奖牌更具含金量。

因为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可以为祖国争光。

但是在多年的举重练习中,陈晓敏的身体早就出现了多种问题。

如稍有不慎,甚至会有残疾的风险。

对于运动员来说,健康的身体就是他们的最大资本,举重运动员陈晓敏更是如此。

此时的陈晓敏,不再是那个土里土气的农村姑娘。

拿到了无数奖牌的她更加不敢停下自己的脚步。

陈晓敏

因此,当陈晓敏的腿在训练中意外受伤的时候。

她要求医生尽力医好自己的腿,她想参加悉尼奥运会

为了尽快医好陈晓敏的腿,医生将最长的消炎针扎入了她的腰部。

这是一种锥心的痛,但陈晓敏咬牙忍住了。

在外界看来,奥运会冠军陈晓敏无比荣耀。

但只有陈晓敏知道,她为此付出了多少代价。

2001年,24岁的陈晓敏正式退役。

结束了十几年的运动生涯,她淡出了公众的视野。

在退役后,陈晓敏就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面,并且取得了法律硕士学位。

退役后的陈晓敏没有转到幕后担任教练一职。

而是选择了学习法律,这注定了她又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陈晓敏与他人合影

在多年的运动生涯中,陈晓敏再也不是之前那个农村姑娘。

她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当一辈子的运动员。

之后,陈晓敏便进入了《羊城晚报》工作,负责乡村助学、公益活动等项目。

在了解到贫困地区孩子就学困难的情况后。

陈晓敏做出了一个震惊世人的决定,她决定举办一次拍卖会。

2003年,陈晓敏对外宣布,自己将拍卖所有的奖牌,包括那枚悉尼奥运会冠军奖牌。

在拍卖会上,陈晓敏的奖牌全部卖了出去,拍卖所得399万元

而那块奥运会牌的最终拍卖价格是128万元。

陈晓敏

每块奖牌都是陈晓敏用无数汗水泪水换来的,但她却轻易拍卖了出去。

这一行为引起了很多运动员的不满,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她的议论。

在其他运动员看来,只用金钱来衡量奖牌的价值,就是对运动精神的诋毁。

这是他们最不耻的事情。

而很多人认为陈晓敏拍卖奖牌就是为了糊口,毕竟她退役后就过着非常普通的生活。

可是,在拿到399万元拍卖金额的时候,陈晓敏就将这些钱全部用来捐建学校。

让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都能读得起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心怀大爱的陈晓敏,想为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但在她家中最值钱的东西就是那些奖牌。

贫困地区孩子上课

这些奖牌是陈晓敏的整个青春,也是陈晓敏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但她还是毅然决然的把它们全部拍卖,只为帮助他人,回馈社会。

在遭到外界质疑的时候,陈晓敏并没有为自己辩解。

她不想去理会那些不好的声音,她只想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

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伞

陈晓敏经历过穷困的日子,她不愿那些孩子再经历这样的生活。

在陈晓敏的身上,有运动员的坚韧,也有农村人的朴实与善良

即便她曾站上过世界的领奖台,但她从不炫耀自己的过往,这样的人最有魅力。

遇到一生最爱,生活幸福

对于11岁就进入举重队的陈晓敏来说,训练占据了她的大部分生活。

但是在进入省队之后,她意外收获了爱情,与按摩师伍丹相识相恋。

陈晓敏与金牌

1997年,伍丹认识了陈晓敏,此时的陈晓敏在省队已经小有名气。

在与陈晓敏有过几次接触后,伍丹就对她展开了疯狂的追求,但是都被拒绝了。

当时的陈晓敏是队里出了名的“训练狂魔”。

她知道自己在举重方面没有天赋,不想落于人后的她只能通过加练来保持自己的水准。

所以,此时的陈晓敏压根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感情问题,她直接就拒绝了伍丹的追求。

可是让陈晓敏没想到的是,伍丹仍旧守护在她身边,并且总是帮她解决问题。

久而久之,陈晓敏对伍丹的感情就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伍丹每次接送她上下课的时候。

陈晓敏与众人

当时的陈晓敏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训练,所以将白天的时间都花在了举重上面,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学习。

为了能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陈晓敏就在离体校不远的夜校报了名,每晚都要很晚放学。

考虑到陈晓敏的安全问题,伍丹便当起了“护花使者”,每晚都会准时去接陈晓敏放学。

面对伍丹的真挚,陈晓敏也慢慢接受了他的爱意,两人的感情在那段时间升温了不少。

对于自小就离家的陈晓敏来说,伍丹的出现就像是一束光照进了她的生活。

在伍丹没出现前,陈晓敏的生活只有枯燥的训练。

而伍丹的存在让她感受到了生活真正的意义。

陈晓敏与友人合影

当陈晓敏因为训练而受尽苦楚的时候,伍丹就会出现在她身边。

尽力照顾她,减轻身体上的那些疼痛。

但是,当陈晓敏进入国家队后,她便与男友伍丹开始了一段异地恋。

异地恋是最考验感情的,但陈晓敏和伍丹之间没有出现这一问题。

只要有空,他们就会互通电话,两人之间的爱意有增无减

在陈晓敏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伍丹会立马从广东飞到北京,出现在她的身边。

当年为了让陈晓敏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悉尼奥运会,伍丹就在北京租了个房子。

悉心照顾着陈晓敏,帮她做饭和按摩。

在困难的时候,最能考验人心

而伍丹的每次出现,都让陈晓敏的内心更坚定了一些,两人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

陈晓敏举重

2005年,陈晓敏和伍丹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让这段长达八年的爱情有了个美好的结局。

当时,陈晓敏和伍丹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婚礼。

与几对新人一起举办了集体婚礼,受到了广泛关注。

婚后,陈晓敏为丈夫伍丹生下了一个儿子,一家三口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为了能给儿子创造优渥的生活环境,陈晓敏辞去了《羊城晚报》的工作,选择了创业。

对于运动员出身的陈晓敏来说,创业极具风险性,一不小心就会倾家荡产

陈晓敏要创业,当时遭到了父母的反对。

但是,她的创业梦得到了丈夫的支持。

陈晓敏创业

在那时,陈晓敏拿出所有的积蓄,一意孤行的买了好几套房。

为了还房贷,她曾身兼数职,十分辛苦。

但是几年后,陈晓敏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由于房地产飞速发展,她的那几套房子的价格直线上升,她再也不用那么辛苦的工作。

从奥运会冠军,到创业成功。

陈晓敏实现了人生的另一个目标,只是她为此付出了很多。

由于工作太过辛苦,陈晓敏的身体再次出现了问题。

为了调养身体,她便和家人商量移民澳大利亚的事情。

在澳大利亚,陈晓敏开始了另一种生活,她做起了金融方面的工作。

不得不说,陈晓敏具有敏锐的商业头脑,她的事业再次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陈晓敏

从当时的农村姑娘,到养活全家人。

陈晓敏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她也成为了儿子的榜样。

就在外界以为陈晓敏会安于现状的时候,她再次以一个全新的身份出现在电视上。

2016年,39岁的陈晓敏参加了第十届中国胸模大赛,惊呆了所有人

而为了能够参加这次比赛,陈晓敏事先就做起了准备。

她找到了一家有名的整形医院,改头换面后才站在了比赛台上。

当年,陈晓敏为参加比赛而整形的消息,让她这个奥运冠军又一次陷入舆论之中。

那年,这个比赛也因为陈晓敏的参加而备受关注,现场挤满了各路媒体。

年轻时候的陈晓敏与现在的陈晓敏

当看到陈晓敏身穿性感连衣裙出场的时候,在场的记者们纷纷举起了手中的摄像机,并且对她提出了很多问题。

你曾经是奥运会冠军,现在为什么要参加这样的比赛呢?难道是经济方面遇到了困难吗?

面对这些问题,陈晓敏说道:

退役前,我是举重冠军,我为国家的荣誉而战。退役后,我要做生活的冠军,为自己而战!

说完,陈晓敏便十分坦荡的走在台上。

她的每一步都走得掷地有声,她带着自信的笑容完成了比赛。

虽然在这次比赛中,陈晓敏并未取得很好的成绩。

但她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心愿,那就是为自己而活

陈晓敏现状

如今,陈晓敏和家人仍旧在澳大利亚生活。

只要有空,她就会和丈夫一起去旅游,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作为运动员,陈晓敏在赛场上大放异彩,屡次赶超了举重纪录,是当之无愧的巾帼英雄。

而退役后的陈晓敏,将自己的大部分财产都用来做公益,造福社会,让人尊敬。

在陈晓敏的人生中,仿佛没有停止二字。

她不断在挑战自己,活出了自己的精彩,这种生活态度值得人们学习。

对于奥运冠军陈晓敏拍卖奖牌的事情,你怎么看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您的认可是我们继续创作的不竭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奖牌   体校   举重   村里   运动员   教练   父母   事情   女儿   冠军   奥运会冠军   学校   陈晓敏   万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