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到老君山

秋到老君山




秋天的老君山,象老子所留下的五千箴言,象李白杜甫晚年的诗歌,返璞归真、铅华洗尽,那深绿环绕红叶点缀的山峰,远远望去,甚至有些出人意料的素朴,有些出人意料的简约。沿山路缓缓走近,在秋风中慢慢回味,细细品读,渐渐的你会意识到,其实在秋天,八百里伏牛山主峰,河南老君山更有韵味,木叶未脱、秋菊盛开、红叶遍地的老君山,更像一位心思浩茫、性格淡定、哲思玄远的智者哲人,那山,那庙,那悠悠栈道,都在一种优雅澄净的天空下,显得格外的安恬,格外的深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巧若拙、大方无隅的仙风道骨,更让人神往,更让人心醉。 沿山路石阶而上,枫叶红了,在山间荡起一阵阵的思念,红叶、黄花、碧草、绿树,连同山间不时闪动的葡萄、柿子、猕猴桃等等各种颜色各异的野果,不时出没于山林的松鼠,不断从路边野草中惊走的野兔,在枝头鸣唱不已的小鸟,让老君山的秋天,显现出了一种灵动的优雅,一种独特的风韵;奇峻的峰岭,嶙峋的怪石,静谧的栈道,清幽的道观,悠悠大山,万象归一,清雅幽静之中,让老君山的秋天,多了几分闲雅恬淡,多了几分澄净明丽。

天,格外的深邃高远,格外的明净亮丽,格外的恬淡优雅,走近马鬃岭,登上八百里伏牛山最高点,放眼远眺,极目四望,荆楚秦汉万里风光尽收眼底,天高云淡气爽风寒,千重碧浪沁人心脾。仰视俯察,远眺近观,快意非常,世界的博大,宇宙的邈远,河山的壮美,会让人激情澎湃,神采飞扬,更会让人真切的体味到得失的细微,荣辱的虚无,世界的本真,一种淡定,一种豁达,会让许多解不开的心结,在一瞬间悄然化解,荡然无存。不知不觉间,你会感觉到,山水原来也是有境界的,大气的灵山秀水,所体现的正是一种大音希声、大方无隅的“道”,无声无息的山山水水,用造化妙得之美景,所给予人的,正是一种撼天动地的心灵呵护,一种恒久不变的深深关爱,只不过,这份博大无私的关爱,需要人们去用心用意慢慢的体察,细细的回味,方能领受,这或许,又是大自然的另一个高妙之处,也是人类几千年以来,对灵山秀水所独有的山水文化衷情万分的一个根本原因吧。 三秋时节,登上老君山,走近老君庙,看着众多富有诗意的景致,看着具有几千年历史的老君庙,你会诗情飞扬,灵感喷涌,脱口而出的吟出一些诗句,来抒发自己心中激越情感,更会下意识的想到,老君山的秋天,是从古诗里走出来的,她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土,都浸染浓重的诗意,都是一首意蕴深致才情飞扬的古诗,黄花、红叶、碧草、绿树,飞瀑、幽林、奇石、怪崖,实际上,都是诗神散落于地的灵动神奇的平仄音韵,都是大自然出于一片关爱之心送给是人们的绝妙佳句。

对于老君山的清幽雅致,古代诗人们也有深刻的认知,历代的诗人们留下了许多吟咏老君山的佳作,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唐朝诗人李白,到过老君山没有,有待进一步予以考证,不过从他的诗作及当时老君山在唐朝时的兴盛景象来看,李白很可能是到过老君山的,他的诗作《谒老君庙》:“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沉。独伤千载后,空馀松柏林。”诗中所写的景象,与陕西洛南及云南等地老君山老君庙景观明显不符,加上李白素来推崇出生于栾川的商朝开国元勋伊尹,唐朝又奉道教为国教,唐太宗唐玄宗都对河南老君山极为重视,爱好游历天下的李白,自长安沿驿道出函谷关,再沿虢国古道,到有虢国古道和灵宝及长安相通的当时又隶属弘农郡管辖的栾川游历并拜谒老君庙,并写下这首诗,应在情理中。“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沉。独伤千载后,空馀松柏林。”聊聊几笔,举重若轻,以一种独特的感悟,形象的写出了当时的老君山的景象,和对老子的深切缅怀之情,较之于晚唐诗人温庭筠同样写老君山的诗作《咏老君庙》:“紫气氤氲奉半岩,莲峰仙掌共巍巍。庙前晚色连寒水,天外斜

阳带云帆。百二关山扶玉带,五千文字闭瑶缄。自怜金骨无人训,知有飞龟在石函。”显然更具韵味,更耐品读些。 秋到老君山,透过时间的空旷,透过大山的优雅,透过古庙的凝重,透过各种美景,让老君山更具仙风道骨,更能体现出道法自然的深意,悠悠青山,红叶碧草,黄花绿树,飞瀑流泉,用大自然的妙笔写下了,秋的曼妙,秋的优雅,秋的真切; 秋到老君山,万物和谐,气象峥嵘,自然界的造化为人类的生活平添了许多亮丽的心境。这些或许就是,两千多年前伟大的哲学家老子,走遍九洲八荒最终归隐于此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吧,毕竟哲人的哲思与养生,是需要优雅与灵动的山水景观作为基础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澄净   老君   秀水   黄花   碧草   诗作   李白   红叶   优雅   秋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