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亿年后,若太阳急速膨胀吞噬地球,人类文明还能存在吗?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人在春秋时代,竟用一本道德经就涵盖了宇宙的概念。一阴一阳包罗万象,这讲的正是宇宙中的物质共性。

物理学者叫它能量,这在中国人眼里就是“道”。BBC出了一部神级纪录片《宇宙》,他们预测太阳未来可能会吞噬地球,到那时处在末日下的人类是否还能生活呢?

别急,道德经和它都给了我们答案。

虚无幻化

在遥远的138亿年前,宇宙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世界一片寂静,但这并不妨碍它是美丽的。

你看,在一片虚无里有种形如蛛丝一般的能量,它们像是电云交缠,很快就织成了一张美丽的外纱。科学家叫它宇宙网,是由大量的暗物质所构成。

听起来,或许会感觉它陌生且遥远,但它却能塑造生命。

你看每张宇宙网相交的那一块,汇聚了大量的氢气和氦气。它们缠绕在一起就会作用出大密度的分子云,物理现象开始出现了。

它们需要一个媒介叫做引力,宇宙云的交界处会慢慢坍塌,这种物理表现非常动人和浪漫。之后天体中心不断向内挤压,这就引发了一系列蝴蝶效应。

比如说温度变高后宇宙内的核聚变也被激活,这就像是要炸苞米花之前,首先得要把锅热一热。

突然你听到了砰的一声,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异样的物质。在宇宙最初的形态里,这种现象叫做光。


起初的宇宙在混沌中被缔造,取决于它是否能够诞生的关键,在于光的降临。

有人将它称为神,物理学家叫它蓝超巨星。

严格意义上来讲,它是太阳系的母亲,像是仙女一样飘渺且灵动,浑身散发着淡蓝色的光芒。

它有着超凡脱俗的气质,但身体质量却极其庞大,可以同时容纳上百个太阳,表面温度超过10万 。

但它的生命也会被自己庞大的体型所消耗,作为宇宙中目前被发现最大的恒星,它只在这个世界闪耀了100万年,最后就因为燃烧了所有的能量也开始向内坍塌。

因为高强的压力,这颗美丽星球也终于承受不了了,它砰的一下,让自己幻化成了新的世界。

顿时,宇宙中就出现了超行星。在重元素的作用下,这个世界好像多了丰富的绘画颜料,宇宙被画出了气体,还有尘埃云。

它们有不同的色彩能够书写异样的美丽,它们的繁华孕育了下一代恒星。那什么时候才能缔造生命呢?别急给它一点时间,人类就快要出现了。

在宇宙深处那漂亮的星辰云里,通过强大的物理作用力,它们呈现了一幅美丽的画作叫做星系。

在这里面就有我们熟悉的太阳,它在此刻诞生,诉说着生命的震撼与伟大。但是在同一星系下,太阳的能量也会影响到周边的恒星。

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不远也不近,能够接受到最适当的热辐射,也能避免其他过强能量的伤害。

生命即喧闹

因为被太阳的能量激活,地球也开始了自己的篇章。那是在35亿年前,地球中出现了最原始的单细胞,它们努力地将水转化成养分。

地球上先出现二氧化碳,再有光合作用,接着蓝藻就吐出了氧气。地球便成为缔造生命的福泽,物种进化成了文明,碳基生物在氧的恩赐下成为地球的新主宰。

这一切都显得刚刚好,但如果地球突然需要应对两个太阳,那会变成什么呢?

这不是一个美丽的猜测,因为那时会出现很多怪事。我们的家园开始不受控制地抖动,毕竟两个太阳会带来更大的引力,它们都想主宰地球的命运。

这就造成了不平衡感,人们能想象到的所有自然灾害,会在同一个时间维度下接连发生。

为了挣脱束缚,地球开始脱离轨道,逐渐临近其他恒星。

从地球表面上看,两者距离太近,那种压迫感也是一种恐惧,仿佛世界末日的降临。

但它的流浪之旅还没结束,它会朝着宇宙最黑暗的地方飘去,然后表面不再有光,黑暗幻化成了孤独,地表温度降至冰点,世界万物全都冻成了冰霜。

所以,地球上生命还是在一个太阳的环境下最幸福,能享受适当的平衡。

但据研究发现,太阳的生命已经过半。再过51亿年后太阳会进入老年,也就是说这么庞大的能源体,它的核心燃料也有可能会被耗尽。

如果那一天真会到来,地球上的人类将面临世界末日,那时人类是否还能存活呢?

老年后的太阳开始出现了各种病痛,比如说核心能量的燃烧使它处在热核反应下,不断膨胀,它的表面温度也会降低。

这时的太阳像它的母亲一样,变成了一颗沉默的巨星,再将周边邻近的小恒星全都吞噬。

但地球距离太阳并不遥远,它也会被吞掉吗?受引力影响,地球开始意识到了危险。

它站在原地惊呆了,也忘记了自转,就这么傻傻地看着太阳。这时地球背对太阳的那一面,是永远的黑夜。

因为接收不到热辐射,它变成了无边无垠的冰川。而在面对着太阳的那一边,是永不停歇的火山喷发。

一边是冰一边是火,即便是二者的交界线也充斥着风暴等极端天气,人类文明在此时会荡然无存。

就这样太阳张开了大嘴,地球带着曾经历过的美好,瞬间被吞噬了。但这是不是悲剧呢?或许不是。


虚无即重生

120亿年后,太阳孤独地化成了白矮星,宇宙似乎又再次重归虚无。但这一切你会不会感觉似曾相识?对,宇宙的起源本就是一场虚无。

在漫天星云的交织中,宛如一件纱衣的宇宙云在能量交接处有大量的氦气和氢气,它们又缔造了新的生命。

这是外国神级纪录片《宇宙》中所讲到的神奇猜想,但看了他们的描述,你或许会想到中国人的道德经。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思是指,心灵到达了虚的极致,喧闹也会幻化为寂静,他说这就是万物变化的“道”。

如果说宇宙缔造生命是个喧闹的过程,最后太阳进入老年又幻化为白矮星,就是从喧闹到寂静的演变过程。而这个前提正是虚无,它是终点也是起点。

道德经中还说:有实而无乎处者,愚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这就是道家中的宇宙观,说的正是世间万物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过程所带来的。

还说世界井然有序地运转,是因为有种看不见道不明的东西,正在悄悄维持着世界的秩序。

另外道德经中还提及: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这里的“道”指的是无穷无尽的能量,正因为它的存在和物理作用,才创造出了这个宇宙。

因此物质产生后进行能量转换,生命这才被孕育和得到了延续。

在《宇宙》这部神级纪录片中,它刚开始讲到的是暗物质。这是所有能量的起源,也正是中国人所讲的“道”。

紧接着宇宙网升温核聚变,激活宇宙能量孕育了光,混沌中出现了蓝超巨星,她是星系的母亲也能让太阳诞生。

在热辐射作用下,地球孕育了生命还出现了文明,但最终在太阳老化后又被吞噬。

宇宙又回到了虚无,不久后又出现了宇宙云。

这种往复过程,符合道德经中所说的三生万物。这是春秋时期中国人的宇宙观,即便过去千年,可依然符合当代物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道德经   热辐射   地球   太阳   恒星   虚无   人类文明   万物   能量   宇宙   年后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