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叛徒”姚丽:奥运夺冠后称与中国没关系,最终结局大快人心

举重冠军姚丽曾经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但那年她换了外国名字和国籍。获得奥运冠军后,他拒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被很多人视为“体育界的汉奸”,受到无数人的攻击。

那么,她是单纯的无耻背叛,还是另有苦衷?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姚丽的早期体验。据相关资料显示,她出生于1985年,老家是辽宁阜新。

在中学,她表现出很强的运动能力。她在举重方面很有天赋,很快被辽宁队教练朱看中,进入省队集训。

当时省举重队人才济济,她从小就被称为天才。她很快被盖住了。她被派到哈萨克斯坦交流学习时,看到哈萨克斯坦国家队的运动员资质平平,就想在这里有所作为。这时,她和另一名队员商量后选择留下,并取得了哈萨克斯坦国籍。

后来他在广州运动会上获得金牌,她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又获得一枚金牌。

获得金牌后,记者们冲上去采访,有人喊出了她的曾用名姚丽,她却装作听不懂。发布会上,有人想用中文问她问题,她强烈抗议,只接受英文和俄文提问。

马内扎否认了她在中国接受训练的所有这些年,坚称她在举重生涯中取得的成就与中国无关,是她在哈萨克斯坦的训练让她获得了成功。这种忘本的做法真的很难受。面对很多了解内幕的外国记者,她的回答是“我只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我的心一直在哈萨克斯坦!”。这样忘祖的人,很快就会得到“报应”。

原来姚丽为了夺冠,不择手段地选择了赛前偷偷吃药。真的很讽刺。他认为他的小伎俩可以被掩盖吗?他的成绩也因一次试卷测试而作废,并被奥委会禁赛。

姚丽直接从冠军宝座跌落至谷底,陷入兴奋剂丑闻。一个运动员在职业生涯中有多少黄金时间?即使取消禁令,像姚丽这样的老运动员也早已被新人取代。届时,姚丽将别无选择,只能黯然离去。

这让国人觉得这是活该。大部分人说:本来你去哈萨克斯坦在国内打兴奋剂是因为打不出成绩。而且姚丽和赵昌龄的教练亚历山大是国际上有名的“药神”。他经常使用药物使他的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这种行为实在是低人一等。

曾经在亚运会采访过姚丽的中国记者,这次再见面时,都是笑着和姚丽打招呼,而姚丽却面无表情。这种平静的姿态似乎从来不知道这个记者。记者很惊讶,不过才两年。一个人的改变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吗?

其实姚丽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干的体力活多,力气比一般孩子大。姚丽15岁加入当地举重队集训,20岁入选辽宁省队。姚丽原本怀着无限的希望,期待着有一天能够站上奥运会的领奖台。但中国是举重强国。

就像跳水、乒乓球等运动一样,有天赋、有实力的运动员数不胜数。可想而知,一个运动员要想出人头地,会面临重重困难。姚丽经过多年的训练,始终没有看到进入国家队的希望。借着被派往国外的机会,她踏上了去哈萨克斯坦的旅程,并在那里住了下来。

当时2012年姚丽夺得奥运金牌的时候,很多无良媒体争相报道:“抛弃这两位体育天才的是中国,中国体育体制的不完善,不懂得观察名利的球队和教练。”的确,我们承认中国的体育体制存在一定的问题。

多年来,许多运动员去了海外,为其他国家赢得荣誉。他们有的因为待遇和工资去了别的国家,有的因为竞争压力太大,得不到合理的培训资源而出国。

但是世界上有完美的体育体系吗?其实中国的体育体制已经很人性化了。每个运动员都会有合理的工资和相应的运动场地。

姚丽在哈萨克斯坦的第一年,我代表哈萨克斯坦参加了奥运会,但很快我就因伤宣布退役。现在想来,可能真正的原因是国籍。体育官员认为姚丽之前很大方地用中文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现在却对中国保持沉默,或许是为了不重蹈覆辙,逃避规则以便继续参赛。

其实当你回头看姚丽这一生的时候,你可以发现她进入省队的时候,正是巅峰时期。当时她被教练看重,成绩优异,前途一片光明。

但是,当她进入国家队,遇到那么多优秀的球员,她的心态完全失衡了。因为我冲动的决定背离了国家,毁了我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举重   哈萨克斯坦   中国   大快人心   叛徒   国籍   国家队   运动员   金牌   没关系   教练   结局   奥运   记者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