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问江西国控调查组,这份通报会不会成为笑话?

周劼带火了自己的东家江西国控,江西国控全称是“江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江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属国有企业。

江西国控是江西省层级最高、最具有典型性的省级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拥有全资企业10家,控股企业8家,参股企业27家,连续17年实现效益增长,经营业绩考核连续4年被江西省国资委评为A级。

就是这么一家荣誉等身、业绩辉煌的国有企业,却因为一个30岁不到的青年搞得全国皆知。

就宣传自己工作的单位而言,周劼凭一己之力做到了让江西国控出圈。

朋友圈中的内容涉及江西国控的并不多,但是周劼是本单位职工啊,怎么能视而不见?江西国控成立了调查者,第一时间发布了初步核查情况,但是这个通报实质性内容不多。

7月27日,江西国控又发布了《关于对我司员工周劼朋友圈言论核查情况的通报》,就网络上的一些质疑做出了回应。

江西国控的态度应该说是实事求是的,首先承认公司员工周劼在微信朋友圈发表了不当言论,也就是定了性。

但是对于朋友圈中所涉及的周父升迁、房产数量、香烟茶叶等事,该通报则予以否认,而且对于周劼炫耀关系炫耀权利炫耀财富的动机进行确认,认为是“出于个人炫耀”。

大家怎么看待江西国控的《关于对我司员工周劼朋友圈言论核查情况的通报》?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觉得这份通报不够专业,不够严谨,说服力要打上一个小小的问号。

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通报里面可能存在九个方面的疑点。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本着“实事求是,求同存异”的原则,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九个方面的疑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疑点:谁成立的调查组?

这个调查组是江西国控成立的,还是江西国资委成立的?在第二份通报里没有写明,但是通过汉语语法来分析,容易让人误解为是周劼成立的调查组。

我们来看通报第一段:

近日,我司员工周劼两年前在微信朋友圈言论引发关注后,迅速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迅速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的主语是什么?没有写明白,而前面那句“我司员工周劼两年前在微信朋友圈言论引发关注后”显然是作为整个句子的时间状语,而这个状语的动作发出者是“周劼”。

根据主语承前省略的规范,那么“迅速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的主语可能让人误解为“周劼”。

而我们都可以推知是江西国控成立的调查组。

第二个疑点:周父职级晋升符合有关规定,江西国控有跨界审查的资格吗?

我们看通报原文:

周父,1963年生,现任省综合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货运物流处四级调研员。先后任原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客货运输处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2020年9月晋升为四级调研员,机构改革后转隶到省综合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任现职。经核,周父职级晋升符合有关规定。

周父并不是江西国控的领导干部,通过通报我们可以看出,周父先后就职于江西省公路运输管理局、江西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应该是属于交通系统的。

江西国控作为一家国有企业,能够跨界核实并作出“周父职级晋升符合有关规定”的判断吗?能够作为调查和判断的主体吗?有这个资格吗?

我看很难。四级调研员应该属于处级序列,那么有这个审查资格的应该是江西省交通系统的组织人事部门。

如果是江西省交通系统对周父职级晋升是否符合规定给出了结论,江西国控引用了这个结论,那么我们回到第一个问题,那么有可能调查组就不只是江西国控一个主体了,而是一个联合调查组。

如果调查组只是单纯由江西国控组成,那么至少要强调“经组织部门认定,周父职级晋升符合有关规定”。

第三个疑点:周劼经常到绿湖豪城某茶叶店喝茶,该茶叶店茶叶的价格能说明问题吗?

通报中提到:

周劼经常到绿湖豪城某茶叶店喝茶,据店主介绍,该店自营业以来价格最高的茶叶不超过6800元/斤,所发“20万元一斤的茶叶”言论也是其虚荣心所致。

周劼经常出入的茶叶店并不是他唯一出入的茶叶店,南昌市茶叶店多了去了,经常去并不代表是唯一去,不能以这个店里的茶叶价格来说明问题。

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

调查通报转述了店主的自述,这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就算店主说的是事实,也不代表周劼朋友圈所涉及茶叶就是来自绿湖豪城某茶叶店。

同时这里有一个标点符号使用也是存疑的。

所发“20万元一斤的茶叶”言论也是其虚荣心所致,这句话是调查组的结论,还是店主的陈述?

如果是调查组的结论,那么这句话之前应该用句号,而不是逗号。如果是店主的陈述,那么店主不能判断关于茶叶的“言论也是其虚荣心所致”。

第四个疑点:江西国控为什么不作自我批评?

作为一家有规模的国有企业,不仅要抓业务,同时要抓党风廉政建设,抓作风建设,自己单位员工在朋友圈发表如此严重的不当言论,江西国控是否应该要进行自我批评?

但是我们在通报中没有看到相关的表述。

也许有人说,周劼是在2020年3月到江西国控工作的,而相应朋友圈内容时间范围是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与江西国控的时间交集只有3个月,不能怪江西国控。

从严治党前面有两个重要的字,就是“全面”,虽然只有3个月的交集时间,但是仍然负有监管责任,不仅要管干部的工作,更要管干部的思想。

再说,江西国控吸纳周劼时,应该进行了相关的组织考察,怎么就没有考察到这些问题呢?朋友圈也是考察对象作风的一个表现。

再退一步说,即使没有发现朋友圈问题,那么一个人在朋友圈那么炫耀,在现实中就一点都没有反映吗?是完全割裂开来的吗?那样不就成了圈内一个周劼圈外一个周劼了吗?不就有两个面孔了吗?

如果组织上早一点让周劼红红脸、出出汗,也许现在就不会这么满城风雨了。

第五个疑点:为什么周家扎堆在交通系统工作?

既然江西国控能够对在交通系统任职的周父作出职级晋升符合规定的判断,那么为什么不跨界解释一下周家那么多人扎堆在交通系统呢?

周父,省综合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四级调研员。

周母,南昌长运公司客运五分公司原副经理。

大伯,省高速集团原党委委员、工会主席。

二伯,南昌长运公司原职工。

三伯,省交通设计院原党委副书记。

真是好大一棵树。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现象?是偶然因素吗?是命运的巧合吗?有没有近亲繁殖的嫌疑?

因为通报没有涉及这一点,我们也不知道原因。但是这样的人事现状,至少给了社会大众合理联想的空间。

只有给出调查结论,才能真正打消社会舆论的猜想。而没有以实事求是为基础的结论,社会舆论自然会联想,而这样的联想和猜测,可能就会出现传言或者谣言,最终消耗的是公信力。

第六个疑点:江西国控有没有向某省领导核实有关问题?

这个通报的一个亮点是出现了“某省领导”的字眼,表述是这样的:

经核实,周劼出于个人炫耀,不存在某省领导给他递香烟的事情。

省领导是谁?通报并没有指出,但给出了判断,那就是省领导给周劼递香烟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本来省领导递个香烟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但是如果香烟是非常高档的香烟或来路不正的香烟,就有可能涉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属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范畴。

江西国控严肃地去判断没这回事,而且还加上了“经核实”三个字,那么这里就涉及核实程序问题了。

省领导至少是副部级干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江西国控是没有权限向省领导核实的,这个权限不在江西国控,而在中央。

如果只是单方面地向周劼了解有关情况,那顶多是询问,而不是核实。如果是核实,那不仅要问周劼,还要问某省领导。

如果把单方面询问就说成是“经核实”,是不是草率了点?

第七个疑点:周劼本人的入职程序是否合规?

通报中对周劼父亲的职级晋升是否合规都进行了调查,那么为什么不对周劼本人入职江西国控是否合规进行调查呢?

毕竟周父并不是江西国控的员工,周劼才是。是不是有点舍本逐末的感觉?

2020年3月,周劼是通过怎样的程序进入江西国控工作的?

是通过公开考试,还是通过优秀人才引进?

如果是通过公开考试进入的,那么要调查笔试、面试成绩,看看程序是否都到位了。

如果是作为优秀人才引进,那么要调查周劼有怎样特殊的专业背景,有怎样突出的工作业绩,有怎样特别的群众基础。

如果既不是通过考试,也不是通过人才引进,那么是通过哪种方式入职的?这些问题都要向社会公布才好,这样才能真正给大众释疑解惑。

只要是符合组织程序,不管是周劼,还是名牌大学研究生,那都没问题,就应该理直气壮地回应社会关切。

第八个疑点:周劼个人信息是不是过于单薄?

该通报的主人公是周劼,但是通报对周劼的介绍过于简略:男,1994年生,江西国控集团股权管理部员工。

没有更多信息了,我想这样的个人信息至少是不全面的。

既然江西国控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我想本身就有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的意思在里面。这么简略的个人信息介绍,让社会不能对周劼本人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至少要介绍周劼的政治面貌。他是不是党员?如果是党员的话,那么党组织平时是怎么教育管理的。

至少要介绍周劼的学历层次。是本科还是专科?还是研究生?什么院校毕业的?什么专业毕业的?让大家看看他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

至少应该介绍周劼的籍贯。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如果是本地人,是南昌市区人,还是南昌市下辖区县人?

第九个疑点:江西国控以往有没有收到相关反映?

周劼所引发的网络舆论有点突然,一夜之间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网上关于周劼朋友圈转载内容,集中在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为什么这些朋友圈截图在2022年突然出现在网络上?为什么要等两年才发布在网络上?

这不禁让人怀疑,之前江西国控有没有收到关于周劼的反映和举报?

如果没有的话,自然没问题。

如果江西国控以往收到过周劼相关问题的反映,是如何处理的?合不合规?

上述九个问题,是我在阅读江西国控《关于对我司员工周劼朋友圈言论核查情况的通报》产生的。这九个问题或者疑点是不是符合实际,我们无法判断,但是通过合理的逻辑推理,我们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解铃还须系铃人,还是希望江西国控能够给社会大众一个有说服力的解释。同时这九个疑问也许还能对调查组开阔调查思路不无裨益。

如果不能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回应社会关切,这份通报会不会成为笑话,也未可知。

好在这个事情已经提级管理了,江西省纪委已经介入进来了,我们静待新的通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调查组   江西   江西省   职级   疑点   香烟   朋友圈   茶叶   言论   领导   笑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