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熵|小康股份变形记

导读:7月11日晚,小康股份拟更名为“赛力斯”,这意味着小康股份的战略重点将转向新能源汽车。随着网红汽车“问界”交付量的节节攀升,小康股份和华为的合作似乎“熬出头”了。不过,财熵也发现,小康股份这次华丽的转型,也有某种程度的必然。

AITO问界M5 图源网络

最近,新能源汽车概念股小康股份(601127.SH)频频曝光。

7月11日晚,小康股份发布公告,拟将公司中文名称“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公司证券简称由“小康股份”变更为“赛力斯”。

对于变更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的理由,小康股份表示,是为了便于投资者准确理解当前公司定位,使公司名称与业务及战略规划相匹配,统一公司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目前,小康股份旗下子公司赛力斯的汽车均为新能源汽车,而公司更名为赛力斯,意味着小康的战略重点将转向新能源汽车,此举颇有之前比亚迪(002594.SZ)停产燃油车、“All in 新能源”的味道。

7月14日晚,小康股份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至126亿元,同比上升62.50%-70.63%;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6亿元至-17.6亿元。

小康股份表示,上半年的巨亏,主要由子公司赛力斯“贡献”,其影响归母净利润约-14.39亿元。刚ALL in赛力斯“帅”了三天,小康便被业绩拉回现实。

小康股份预亏主要原因 图源公司公告

与业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股价——4月底小康股份的股价为33元/股,两个月后飙升至90元/股,公司市值一度突破1200亿元。

小康股份市值的大涨,主要归功于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AITO问界M5的热销。该车型于2022年3月初开始交付,不到3个月交付量便突破万辆大关,给了外界对小康美好的遐想。

联姻华为的小康股份,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型。不过财熵发现,和华为合作,并不能让小康一劳永逸。


赛力斯漂洋过海而来

1986年,张兴海创建了重庆巴县凤凰电器弹簧厂。这是一家汽车座椅弹簧生产商,也是小康股份的前身。

1996年小康进入减振器行业,2002年开始制造和销售摩托车。而其正式进入汽车整车行业,是在2003年6月——当时东风汽车打算开辟微型车业务,于是向供应商小康发起邀请。

小康和东风一拍即合,成立了东风小康,双方股权各占50%。傍上大佬东风汽车,2011年东风小康微型车销量达到了100万辆。

虽然东风小康凭借风光580、风光360为主的几款车型,在自主品牌占据了一席之地,但这些终究是中低端车型,而且卖得越多,对品牌形象越不利。因此,早期的小康总给人一种“三流车企”的感觉。

东风小康“风光580” 图源网络

然而,自主车想要提高品牌形象并不容易。比如比亚迪,从生产第一辆燃油车到2022年宣布停产,走了近20年,其燃油车的品牌形象也没有实现多大的突破,最终还是凭借新能源车完成蜕变,成功突破高端。

小康股份的想法,似乎和比亚迪差不多,从其改名“赛力斯”可见一斑——欲通过发力新能源车实现弯道超车。

2016年,小康股份登陆A股市场,也正是在这一年,小康开启了“弯道超车”之路。当年,小康董事长张兴海斥资3000万美元创立了美国硅谷新能源车公司“SF MOTORS”,由其子张正萍担任CEO。随后SF MOTORS斥巨资收购了 ACP(AC Propulsion Inc),后者是美国知名的电动车动力系统核心技术开发企业。

SF MOTORS后更名为“SERES”,取自希腊语,音译过来叫“赛力斯”。这也是为什么名字听起来有点洋气的原因。

小康股份将赛力斯带回国内后,成为小康子公司金康新能源旗下品牌。 2022年5月,金康新能源更名为赛力斯汽车,目前小康持有赛力斯汽车80.65%的股份。


联姻华为渐入佳境

2019年4月,赛力斯发布了旗下首款电动汽车“赛力斯SF5”,并开启预售,当年三季度开始交付。不过遗憾的是,市场并不认可,赛力斯SF5销量十分惨淡,2020年全年累计销售仅732辆,当年小康股份的电动车板块亏损12亿元。

事实上,彼时赛力斯SF5已经多少有些华为的身影。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1月18日,小康股份与华为达成全面合作,并在深圳华为总部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将深入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在工业互联网、ICT 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财熵在《财熵|华为造车,“干翻”友商的底气从何而来?》一文中曾提到,华为与车企的合作主要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tire1、tire2模式”(一级、二级供应商)。作为部件供应商,华为可为车企提供包括电机控制器、激光雷达、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汽车软硬件产品,也包括HiCar、HMS for Car等软件及关联APP应用;

第二种是“HI模式”。简单来说,这种模式就是车企使用华为全套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车上会有“HI”标识;

第三种是“智选模式”。在该模式中,华为既是部件供应商,也是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华为还提供销售渠道,也就是说华为在开发进程和商业布局的话语权更重。

要说华为参与了赛力斯SF5的设计,更多的是第一种方式——tire1、tire2模式,即华为扮演的是合作相对较浅的供应商角色。

或许是双方意识到第一次合作有点浅尝即止,导致车辆销售惨淡。第二次合作,小康股份和华为直接升级到第三种“智选模式”——2021年4月6日,华为和赛力斯在重庆签署合作协议,随后在4月19日的上海车展上发布了“赛力斯智选SF5”。

电动化方面,赛力斯智选SF5采用增程式技术,官方标称续航1000公里,并搭载华为 DriveONE三合一电驱动系统。软件方面则是搭载了华为HUAWEI HiCar人、车、家智慧互联系统以及HUAWEI Sound高品质音乐体验。

由于华为较为深度参与了这款车,让小康股份的股价在两个多月时间从不到30元暴涨到80元之上,即便当时赛力斯智选SF5的销量还不明朗。

事实上,对于2019年初就榜上华为的小康股份,资本市场开始并不“感冒”,小康的股价一直不温不火。真正让小康打通“任督二脉”的,是2020年11月公布的、任正非亲自签发的“不造车”文件——文件表示,“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文件的期限是三年。

该文件暂时打碎了华为“少壮派”里的造车梦,并让资本市场对小康股份抱以遐想。

小康股份2019年1月-2021年7月股价 图源东方财富 财熵标注

赛力斯智选SF5虽说是在华为深度参与下打造,但由于时间短促,其更像是在赛力斯SF5基础上“拼凑”而来,并且带着一大堆“毛病”交付给车主。比方说号称续航1000公里,但据部分车主反馈,实际只有500-600公里左右,馈电油耗为10L/100Km左右,且不时出现车机卡顿等问题。

销量上,赛力斯智选SF5亦以惨淡收官——4月发布,2021年全年销量仅8000辆左右。


“代工厂”争议

虽然赛力斯智选SF5销量惨淡,但小康股份的市值却魔幻般地暴涨。而作为公司实控人的张兴海,个人财富也急速膨胀。

尝到与华为合作甜头的小康股份,更加坚定地与华为合作。在接下来的合作中,赛力斯也做出了更大的“让步”。

2021年12月,赛力斯联合华为推出全新品牌“AITO”,同月推出首款车型问界M5。而AITO的推出,似乎也是必然——在经历了前两次失败的造车经历后,华为需要做出更高标准的要求,而成立新品牌可以不受此前车型的干扰。

相比起赛力斯智选SF5,问界M5的“华为基因”更加强大,从外观设计、产品定义、功能定型到后期营销,华为的工业设计团队、软件团队等都深度参与进来,并且这是搭载鸿蒙系统的首款车型。

问界M5的出现,不免让外界质疑,小康股份就是家“代工厂”。

“赛力斯不算完全代工,他们也有参与研发,赛力斯的整车参与度还是挺高,主要在底盘调教和增程器这一块。”一位华为方面人士告诉财熵。“另外,AITO这个品牌属于赛力斯,销售收入也归赛力斯。”

从合作方式看,华为虽然深度参与问界,但主要还是供应商角色。

问界M5于2021年12月发布,2022年3月初开始交付,第一个月交付3045辆,此后交付量逐月上升,6月已突破7000辆,3-6月交付量累计超过1.8万辆,这也是小康股份近期股价比较“火”的重要原因。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问界M5的月销售已超赛力斯总销售的90%。

财熵从赛力斯方面了解到,目前赛力斯智选SF5交货周期要长于问界M5。而在问界M5发布后,赛力斯智选SF5一度停产。华为方面人士告诉财熵,这是为了把产能优先调配给问界。

看样子,赛力斯智选SF5已被边缘化,AITO已成功上位。

虽然问界M5销量节节攀升,但财熵发现,小康可能更多是在“赚吆喝”。

赛力斯方面人士告诉财熵,目前华为参与问界的收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软硬件供应;二是借助华为的渠道销售,获得佣金分成。

“问界是华为主导销售的,(基本上)也只有这个渠道。赛力斯自有的销售直营很少。”上述华为方面人士告诉财熵。

销售网点作为利益分成重要的组成部分,厂商的销售返利基本上会分到华为的门店。更何况,华为在软硬件方面已经先“收割”了一波。换言之,虽然华为在AITO扮演的是供应商角色,但它或许是主要的获益者。

从华为不断为问界站台、不遗余力地营销,以及AITO推出问界M5半年之后就火速推出问界M7等一系列动作来看,其受益程度似乎已不言而喻。

从某种程度上说,小康股份有点像为华为“打工”了,所以外界才会质疑其是“代工厂”。更何况,很多买赛力斯、问界的车主,是冲着华为去的。


势单力薄,合作是必然

虽然小康股份傍上了华为这个巨头,却也不能一劳永逸。

除了小康股份之外,华为与广汽(601238.SH)、极狐等车企也有合作。当然,从合作的深度来看,华为与小康的合作明显要更深。目前赛力斯的主力车型问界,其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系统都是用华为的,赛力斯方面人士告诉财熵,华为也参与了一些增程器方面的研发,尽管不多。

这意味着,赛里斯在智能汽车三大件——三电系统、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方面,超过两大件都是华为的。若以上汽(600104.SH)的“灵魂论”来衡量,小康“出卖”的,并不止是灵魂。何况华为也参与了问界的外观设计。

可以发现,华为基本掌控了赛力斯的“命脉”。值得一提的是,华为不造车的“三年之约”已过半,到期之时,不知小康股份“慌不慌”。

众所周知,造车是件非常烧钱的事。虽然研发环节能直接采用华为的技术,但制造环节完全由小康股份负责。财熵发现,家底比较薄弱的小康股份,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无疑是鼓足了勇气。

2021年年报显示,小康股份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9.87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5.63亿元;利润方面,不仅新能源车板块大亏14亿元,连传统燃油车也亏了3.5亿元。

也就是说,小康股份无法像其他传统车企那样,通过燃油车反哺新能源车。而公司目前账上还能躺着60亿左右现金储备,主要是靠2021年通过定向增发融资了近26亿元。

7月15日,小康股份又完成了一笔定向增发,融资71亿元。这是A股市场迄今为止发行规模最大的智能电动汽车融资项目,这笔钱对于小康股份可谓是雪中送炭。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至今,小康股份已经完成了三笔定向增发,合计募集资金135亿元。

近两年小康股份在资本市场上看似风生水起,实则负重前行。2022Q1显示,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0.26%,显著高于上汽、广汽等车企。

资料来源:各公司财报

虽然小康股份完成了71亿元的融资,但它并不能松口气。

一方面,尽管目前问界的销量势头不错,但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正处于白热化阶段,小康和华为都不能松懈。

另一方面,造车新势力中的蔚来(09866.HK)、小鹏(09868.HK),毛利率均超过10%,但仍处于巨亏状态。而被华为拿去了智能系统费用及绝大多数渠道分成的赛力斯,其盈利能力必然会弱于蔚来、小鹏,赛力斯要实现真正盈利,或许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关注度比较高的新能源车企中,小康股份是一个“另类”的存在,它既没有吉利(00175.HK)、比亚迪的雄厚身家去做车型研发和推广,也不像造车新势力“蔚小理”那样善于做定位和搞营销。或因如此,在新能源车的发展大势之下,它与华为联姻也是必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小康   华为   股份   东风   销量   新能源   车型   智能   汽车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