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也没想到,库克会带着富士康重返大陆,卷土重来?

苹果一度和富士康在中国国内共同打造加工厂,而后富士康老总郭台铭突然之间撤离中国,想用更低的成本在印度开厂。但他的印度厂如梦般巡回了一圈,便因现实被迫重返大陆,让人出乎意料。

  1. 最初的选择

制造需要劳动力,中国最不缺乏的就是劳动力,当初之所以苹果会选择来到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是难逃其咎的一环。尽管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但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运作空间,对于苹果和富士康来说,是很好的选择。同时,中国政府还在大力鼓励发展经济,鼓励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这不仅为苹果提供了机会,也代表着中国市场有着强大的潜力,并且在未来,这种潜力还会不断发展。

苹果和富士康在中国的运行和发展,也为我国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很多人们用这份工作创造了自身的财富。同时,更多的外资企业见到中国市场的潜力,也纷纷加入,制造了双赢的局面。随着外资企业的涌入,我国的就业岗位也随之大量提高,经济也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上升。这也就导致中国的劳动力越来越贵。

  1. 寻找更低成本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当低成本的制造业开始无法负担高额的劳动力成本,苹果和富士康开始在重新寻找新的更加低廉的劳动力市场。此时,一个国家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人口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劳动成本低,这个国家正是印度。并且,相较于中国,印度人民的生活水平更低,显然,印度的劳动力价格比中国低得多。

印度的劳动水平,人口数量,满足了苹果的现状需求,他们急需这个新的低廉劳动力为他们创造财富。于是,苹果和富士康打定主意,开始离开中国内陆,将厂全部搬到印度去,重新构建自己的产业体系,库克有着十足的信心,可以在印度再次再创财富和辉煌。

  1. 意料之外的现实困境

然而,让库克无法预料的是,现实直接给他开了个玩笑。在印度建厂带来的收益和处境并不乐观,特别是在疫情大爆发之后,为了维持局面,印度工人们不得不停止工作,工厂固然是无法运作下去了。

而印度作为人口大国,对于疫情的防控却不能做到使人们继续进行工作,哪怕尽力运行了一段时间,最后也是不得不停止。随着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印度的生产线仍然无法恢复,甚至有倒退的迹象。此时,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的中国,以惊人的速度恢复着经济,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恢复生产力的国家。中国市场的生机在慢慢缓和,这一点也是苹果和富士康意想不到的。

  1. 重新回来,新的困境

在这样的情况下,苹果和富士康只好把部分的工厂重新搬回中国。但这又面临了另一个情况。当初在苹果公司不管不顾把工厂搬走之时,许多依靠他们工作的人们便失去了工作,因此这一举动使他们十分愤怒。

于是,面对重新搬回来的工厂,他们并不十分欢迎。尽管,库克提高了薪酬,并且允诺会给员工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但买账的人不多,和之前相比可谓大幅度下跌。这样导致的后果是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进行生产,以至于苹果焦虑于富士康无法生产iPhone,而富士康也要为此承担巨大的违约费。两者都陷入了新的困境。

五、总结

只能说这次如此进退两难的局面给苹果和富士康打了个措手不及,但事实上也并不是完全无法预料。这一切的发生也算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导致的应有的惩罚。

一个企业,在正常经营的环境中完全不顾原有员工的基础,直接抛弃并且突然性转运其他地域,是一种很不成熟的降低成本方式。没有给自己留后路,便直接改变路线,这必然会有一定的风险。

苹果和富士康对自己的策略过于自信导致了这一切。他们自信于自己的运营手段,并且急于运用低廉的成本,最终兜兜转转回到原来的位置,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兴许其中的损失已经大于预想的利益了。

经过此次的经历,相信库克和郭台铭也有所教训,在未来的道路上也希望他们会更加谨慎,不让类似的事件发生。所谓商事讲求共赢,稳定的外资企业才能为我国创造更高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库克   印度   卷土重来   中国市场   疫情   外资企业   劳动力   中国   成本   苹果   大陆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