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的焦虑,从“高不成,低不就”开始

不知道是这个世界进化太快,还是“浪淘沙”的海浪来得太猛。

很多人在“躺平”和“内卷”的夹缝中艰难求生,但是,人算不如天算。

一场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首先,就是——失业。

在这个失业的群体中,有兢兢业业的几十年的中年人,也有刚进入公司的毕业生。

无论哪个年龄段,只要肯拉下脸」,也能找到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

这时候,本科生就尴尬了。

去超市当收银员、去饭店洗碗吧,总觉得对不起十几年的寒窗苦读。

不去吧,眼看着钱包越来越扁,房贷、车贷期限将至。

于是,整晚整晚失眠,刷新简历。

然后,看着那些「很遗憾不能与您共事……」陷入无限循环的焦虑中。

不由得想起了最近在社交平台上火起来的一个“金句”——

“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或许就能接受自己的平庸。”

“如果我没上大学,我可能会进厂拧螺丝拿着一个月五千块的工资,不会对着满屏的销售岗位流眼泪。”

“如果我没上大学,就能心安理得地做服务员包吃包住了,现在却高不成低不就。”

是啊,如果我们没有上过大学,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些焦虑?

以前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玩笑话:一个广告牌砸到10个人,其中有9个都是本科生。

这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现在本科生的泛滥。

物以稀为贵。大概在2008年以前,就连专科生都是香饽饽,毕业包分配,工作随便挑。

但是,随着扩招的开始,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

但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并在不断增多。

每一年几百万的毕业生,对职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很多小公司更愿意雇用一个年轻、听话、工资少的人。

所以,老员工的地位可想而知。

话又说回来了,是本科生不够努力吗?

还是说,真的是「拉不下脸面」去做其他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本科生   焦虑   高不成   高不成低不就   物以稀为贵   可能会   饽饽   毕业生   工资   工作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