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行业的困局待解,不仅仅是成本与良率难题


OLED被认为会是比LCD更好的原因,就是因为OLED是自发光特性,可以实现更高的亮度对比度,让HDR动态范围更佳,尽可能重现我们所看到的自然界景色。


尽管三星显示通过发光材料和驱动IC的优化,把AMOLED的显示性能提高到了超越现在HDR的水平,但说实话,围绕OLED行业的困局仍然待解。


甚至韩国本土供应链也不认为三星显示能维持在AMOLED上的行业盈利领先地位,因为现有的AMOLED技术正在快速成熟并且平庸化,当大多数现在应用的量产工艺参数通过AI优化后固化在设备上时,现在的AMOLED和电视OLED行业,也将成为全球过剩资本角力下产能迅速扩张,然后被过剩资本透支未来利润后剩下的亏本制造业。


因为人眼对色彩、对亮度范围最为敏感,所以显示行业的突破都是朝着更宽的色域与更高的亮度对比度方向发展。


OLED被认为会是比LCD更好的原因,就是因为OLED是自发光特性,可以实现更高的亮度对比度,让HDR动态范围更佳,尽可能重现我们所看到的自然界景色。



然而除了亮度外,影响显示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色彩。由于LCD和OLED都是以RGB三基色混色技术为基础的伪彩色技术,区别只限于是主动发光、还是被动发光而已。因此为了弥补伪彩色技术带来的色彩自然度不足难度,只能以更多的像素加更高的灰级度,来提升显示效果。


OLED多年来由于光路设计原因,长时间保留了椭圆补偿偏光片来减轻外界光线对OLED发光颜色的干扰,所以不但发光效率并不高外,实际上其对比度和灰级度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在小尺寸领域有些许优势。


随着芯片的算力越来越强,更多的色彩与对比度灰级也得到了支持,从而让显示技术的瓶颈重新回到了显示领域的基础技术突破上,也就是能突破8K高清到人眼最基本视觉感知的16K原彩显示,对比度能达到景深可判断视觉感知距离差等的基本显示材料与算法驱动技术上。


目前LCD的最大短板在于对比度、灰级度无法突破,但在色彩上要实现8K已经没有难度,实现16K显示,也只是算力成本上的差距,并且在大型GPU技术支持下,算力成本问题只要终端能解决影像系统支持16K的内容制作、传输、播放,也可以短时间解决。


而OLED现在也在从光路设计和驱动算法上克服外界环境光的干扰,最大限度的提升对比度范围和灰级度,能实现8K高清显示和超HDR景深效果的AMOLED显示屏,其画质还原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部分伪3D裸眼立体显示的观感,在临场感的视觉体验上,有了一定的突破。


但由于目前的AMOLED驱动方式还有一定的限制,因此AMOLED在像素分辨率上提升缓慢,基本上同等工艺条件下,LCD可达到8K,但AMOLED只能达到4K左右,如果要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在材料成本和工艺成本上的竞争力将急剧下降。


之前说过,显示技术的基础,很多都被上游材料厂商和下游的终端厂商所把控,所以OLED这一看似可以得到满分的显示技术,迟迟无法给出让用户满意的显示效果,很多时候,用户基本上无感于显示器是用LCD显示屏或OLED显示屏。


这里面当然有整个影像系统行业还有很多环节,如从内容采集、制作、传输到内容显示等,都要一整套的色彩语言体系需要规范,色彩技术需要同步突破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行业里再也没有一个机制来统一发展平板显示技术有关。



甚至基于这种低劣的RGB伪彩色技术,上游材料企业和下游终端企业已经认为没有继续开发新技术的价值,只是作为了成本极低的产品,在普及数字内容附带的产业红利时,有着快速复制的优势。


而目前平板显示这种技术与其它显示技术不同的是,它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在于可以简单实现以图文信息为主的展示,因此在宏观工业文明为主人们自然生活中,可以作为表面装饰载体而存在,就像传统的大幅广告彩绘传播载体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一部分。


因而在高清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等宽动态范围领域,继续提升LCD和OLED技术,从色彩与景深再现上,尽量让伪彩、伪3D贴近自然界原彩效果,仍然还有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三星   成本   景深   行业   困局   对比度   亮度   难题   色彩   原因   材料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