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剪第一股”张小泉翻车 老字号们该如何“突围”?

近日,一名消费者反映,用张小泉菜刀拍蒜,刀居然断成了两截。对此,张小泉电商自营店售后客服回复称“我们的刀不能拍蒜”。该消费者将自己的经历发上网后引发网友热议。7月18日,张小泉总经理夏乾良在视频采访中的一番言论,将这家还未从“拍蒜断刀”风波中完全脱身的老字号再度推上风口浪尖。

“刀剪第一股”张小泉翻车 老字号们该如何“突围”?

400年老字号为何轻易翻车?

据企知道查询显示,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小泉”)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生活五金用品企业,张小泉品牌始创于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

“刀剪第一股”张小泉翻车 老字号们该如何“突围”?

2021年9月6日,张小泉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被市场称为“刀剪第一股”。上市首日,张小泉的股价涨幅超过400%,最高报价38.16元/股。但上市即巅峰,此后公司股价便一路走低,最新报价已不足18元/股,累计跌幅超过40%。

归根结底,是因为在业绩上,张小泉并未让老字号焕发新的活力。

纵观张小泉2017年至2021年间的营收数据情况,其经营数据增幅平稳,但利润变化忽高忽低,并且最近三年的净利增幅逐年萎缩。2017年至2021年,张小泉的净利润分别为0.44亿元、0.72亿元、0.77亿元、0.79亿元。可以看出,在2021年,张小泉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其财报数据显示,张小泉营业收入增长32.81%,净利润却仅增1.96%。

到了2022年一季度,张小泉归母净利润更是近乎腰斩,当期实现营业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28.09%;实现归母净利润1245.75万元,同比下滑45.96%。

同时,张小泉在研发上的投入并不高。2021年,其研发投入约为0.23亿元,较上年增加不到300万元,但同期的销售费用高达1.17亿元。事实上,近三年来,张小泉的研发投入比例几乎没什么增长,依次是0.17亿元、0.2亿元、0.23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分别为3.01%、3.51%、3.47%。从张小泉这样重营销轻研发的做法中不难看出,老字号以高质量赢得口碑根本之道,似乎并未在这里体现。

除此之外,据企知道查询显示,张小泉共计申请183个专利技术中,只有区区两个是发明专利,其余大部分都属于外观专利。很明显张小泉更在乎产品的颜值,在技术突破上显得不够用心。

“刀剪第一股”张小泉翻车 老字号们该如何“突围”?

中华老字号如何突围?

“中华老字号”是张小泉公司的起点,也是公司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国内如张小泉一般的中华老字号公司数量并不少,但成功商业化并在市场上占据强势地位的却是凤毛麟角,多数都随着网红经济的兴起“沉寂”在了历史尘埃中。即使如狗不理、稻香村、全聚德等打响了名号的品牌,近几年的竞争力也越发不如新兴品牌。

对于老字号企业而言,要想突出重围,实现扩大再生产,除了保留传统的关键核心技术并对生产条件进行提升改造以外,企业还要持续投入完善相关的软硬件配套设施,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今年,为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释放老字号消费潜力,商务部等8部门发布《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从加大老字号保护力度、健全老字号传承体系、激发老字号创新活力、培育老字号发展动能4个方面提出了13项意见。与此同时,全国多地都对老字号品牌展开了扶持,支持品牌换新升级,融入新时代。不过,地方品牌想要做到全国知名,还是需要跳出故步自封的陈旧观念,加大研发力度,聚焦品牌升级,保持与时代的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老字号   全聚德   崇祯   翻车   中华   净利润   增幅   股价   品牌   数据   公司   张小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