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外衣不一般 冷暖控温护飞天

神舟十四号成功发射,举国振奋。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起,我国航天员要实现常态化长周期在轨驻留。作为神舟系列飞船抓总研制单位,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科研人员为了保证任务进行与航天员安全,开展了大量技术攻关,突破了长周期大温差下的舱体温度控制等难关。

与以往不同,在空间站建造阶段,神舟飞船径向对接的模式与空间站组合体飞行姿态的任务特点,会使飞船被其他舱体持续遮挡,造成飞船长时间处于太阳无法照射下的极低温度环境下,最低温度甚至低于零下100摄氏度。而当空间站处于某些构型时,飞船的局部区域又会持续受到太阳辐照,最高温度超过100摄氏度。外部极端的高低温环境,对于航天员的健康和飞船设备的正常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

新型外衣不一般 冷暖控温护飞天

针对这一控温难题,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工程师们利用宇宙空间以热辐射为主要热量传导方式的特点,突破了飞船外避热控涂层光热性能选择性设计与调控、热控材料空间稳定性设计与大型复杂结构界面结合控制等关键技术,为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神舟飞船家族们设计并研制了一款神奇的控温外衣——低吸收-低发射型热控涂层。

新型外衣不一般 冷暖控温护飞天

低吸收,顾名思义就是涂层材料自身具有较低的太阳光吸收特性,可有效减弱太阳辐照导致的温度升高。低发射,则是指涂层具有较低的红外发射率,可有效阻隔飞船内部向外部深冷环境的辐射漏热,避免舱内温度的不断降低。同时,工程师们根据飞船结构、功率及空间热环境特性,对吸收及发射性能进行特定的设计,形成的控温外衣可保障神舟飞船在长期的极端高低温外部环境下,依然能够让舱内处于适宜的温度范围。

在神舟十三号执行任务的6个月的时间里,五院科研团队不断进行在轨温度监测,获取了飞船飞行期间的整个舱内外温度数据。在超过200摄氏度的大温差与长期低温以及强辐射的空间环境中,飞船的舱内环境温度能够始终控制在18至26摄氏度,为航天员营造了舒适的温度环境,新型控温外衣也经受住了长达半年的在轨考验。

大家还记得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返回舱稳稳落地时身披“金甲”的样子吗?那正是神舟飞船新型热控涂层返回地球时,与大气层高速摩擦后氧化烧蚀后的样子。虽然涂层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已不再完整,但是在它的护佑下,神舟十三号乘组开创了中国航天员在轨最长时间的纪录。

“十三十四接续行,一生一世护飞天”。现在,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再次身着神舟飞船新型热控涂层外衣开启空间站任务新征程,继续呵护航天员温暖,守护航天员安全。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 通讯员:平托、付杨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外衣   花城   神舟   飞天   航天员   空间站   摄氏度   涂层   飞船   冷暖   温度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