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5000亿,为何高速公路还是亏损?赚的钱都去哪了?

2020年底,我国得到国家批准的高速收费站已经达到了6000多个,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了16.1万公里。即使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中国高速公路全年的收入也达到了4868亿,收入可以说是十分巨大了。不过,事实上高速公路并没有“赚钱”,反而亏损了不少,目前的亏损金额已经到到了7万亿元。那么,日进斗金的高速公路收入那么高,为啥还会亏损呢?

年收入5000亿,为何高速公路还是亏损?赚的钱都去哪了?

从沈大高速开始,三十多年来我国高速里程已是世界第一

历史上,美国、德国、法国等欧美发达国家是最先建设高速公路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就已经将高速公路应用在了二战上,德军凭借高速公路的快捷交通,仅一天就赶到前线,比法军预期的早了2天,并成功绕过“马奇诺防线”,法军顷刻间瓦解。二战之后,美国等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也大力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

年收入5000亿,为何高速公路还是亏损?赚的钱都去哪了?

20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运输效率和汽车数量增多带来的问题,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考虑建设“全封闭”的高速公路网。而这时的我国刚开始改革开放,路面上汽车数量都不多,大家仍习惯于“有路大家跑车、有水大家行船”的传统观念。

有道是“要想富,先修路”,为了满足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有关领导和专家力排众议,准备开始经济发达、高度城镇化的地区率先修建高速公路。于是,在辽宁省修建的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被提上了日程。

年收入5000亿,为何高速公路还是亏损?赚的钱都去哪了?

正在修建中的沈阳——大连高速公路

1984年6月27日,中国内地第一条开工兴建的高速公路,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正式动工修建。为了解决汽车行驶速度过快带来的防滑问题,沈大高速整个路面采用了德国的SMA防滑技术,甚至可以和北京首都机场路面相媲美。为了防止高速行驶的汽车“弹跳”的问题,沈大高速最外侧的大型车道还特意增加了10厘米。

完成种种技术考验后,1990年8月20日,沈大高速顺利通车。通车当天,新华社发表消息,沈大高速的建设成功表明中国有能力建设一流的高速公路。中国的公路建设已跨入高速公路时代。沈大高速也被誉为“神州第一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为我国高速公路改扩建积累了宝贵经验。

年收入5000亿,为何高速公路还是亏损?赚的钱都去哪了?

沈大高速的开通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拉开了序幕。在此之后,京哈高速、沈海高速、京新高速等千公里长距离高速公路陆续通车运营,一些跨海大桥、穿山隧道的修建也将我国的高速公路从东部推向西部。在修建高速公路方面,我们表现出了“基建大国”的魅力。2001年,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二,已达1.9万千米。2013年6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新办新闻发布厅公布《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启动“71118”工程,即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南北纵线、18条东西横线。截至2018年12月28日,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4万千米,位居全球第一。

年收入5000亿,为何高速公路还是亏损?赚的钱都去哪了?

不仅如此,现在中国已经掌握了修建高速公路的核心技术,中国的工程团队也开始走出中国,为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建设高速公路。举几个例子,乌干达的首条高速公路坎帕拉-恩德培机场高速就是中国修建的,还有肯尼亚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内罗毕高速公路也是中国主导修建的,刚果金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刚果金1号也是中国修建的。中国造桥修路的技术也得到了非洲人民的认可,很多非洲媒体直言,欧洲对于非洲只有殖民统治和资源掠夺,只有中国是在真心帮助非洲。

我国高速为何会出现亏损呢?

你可能会问了,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的如此发达,为何还会亏损呢?其实建设高速公路并不便宜,成本很大。我国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三大的大国,地势地貌也比较复杂,平原、山地、高原、沙漠各种地貌我国都能找到。对于平原地区来说,一公里高速公路的造价约合6000万到8000万左右,这就已经是一笔巨款了。要是遇到地势复杂的山地、高原,造价就不止这些了,像我国的西南地区,云贵两省十万大山,建设高速就需要挖掘大量隧道,架设更多桥梁,高速公路的造价和维护费用也就比平原地区高很多。

年收入5000亿,为何高速公路还是亏损?赚的钱都去哪了?

西部地区的高速公路

举个例子,重庆奉节到巫山再到湖北的奉建高速重庆段,地处山区桥隧占比超过了88%,仅是48公里的路段,投资就高达140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就有2.98亿。这么多的投资地方政府肯定拿不出来,都需要国家来投资和银行贷款。等到高速公路建成以后,再将高速收费站收上来的费用还给银行,还得留下日后养护道路的费用。

还有,根据2020年的收费公报中显示,我国对高速公路的总投资高达10.81万亿,其中有7.07万亿都属于“债务性”资金,这些钱都是还当初建设高速公路,在银行的贷款。此外,为了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高速公路还要进行频繁的养护维修工作,高速公路亏损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也是我国高速收费站一直设立的原因。那么,现在很多国家实行了免费上高速公路的政策,我们未来走高速公路是不是也能免费呢?

高速会一直收费下去吗?

其实,无论是我国也好,还是发达国家也好,高速公路都是收费的,外国高速免费是“形式上的免费”,因为高速公路的成本和维修养护资金在那呢。比如美国看似高速公路免费,实际上“羊毛出在羊身上”,美国高速公路表面是免费的,但民众加油却是要收税的,每加一加仑(3.79升)的汽油,美国政府就会收取0.14美元的燃油税。积少成多,这就是一笔巨款。

年收入5000亿,为何高速公路还是亏损?赚的钱都去哪了?

全国高速ETC联网

很多人并不知道,我国高速公路也不是一直收费的。2004年11月1日,我们实施了《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条例规定,我国高速公路最高收费年限不能超过30年,收费期一满就必须要停止收费。比如1989年修建的广佛高速,实行了到期免费政策,2022年3月3日就开始免费通行了。还有威海到烟台的荣乌高速,也开始实行了免费通行的政策。另外,我国的所有高速还有节假日免费通行政策,每当端午节、国庆节、春节时,老百姓都可以免费上高速。

年收入5000亿,为何高速公路还是亏损?赚的钱都去哪了?

5G高速已在中国落成

值得高兴的是,现在随着城镇化的提升,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数量也在不断提升,我国的很多高速公路都开始扭亏为盈,比如京津高速和宁沪高速等公路都是能够实现盈利的,宁沪高速甚至可以一年盈利40亿元人民币,可见,我国的高速事业还是乐观的。

高速、高铁都是我国的民生建设

和高速公路“赔钱经营”情况相类似的还有我们的高铁。2020年8月,国铁集团发布数据,上半年,实现收入4039亿元,同比下降1242亿元,净利润亏损955亿元,相当于每天亏损超5亿元。我国18个铁路局有12个都在亏损,这其中很多都亏在了高铁上,目前,全国高铁仅有京津、京沪等几条高铁是盈利的,其余的所有高铁都在亏损。一些人直呼,高铁太亏钱了,票务收入都不够还利息的。

年收入5000亿,为何高速公路还是亏损?赚的钱都去哪了?

和谐号动车

然而,高铁是国家的经济命脉,能够促进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繁荣,有研究表明,高铁每投资1亿,就能拉动周边GDP增加1.8亿,并且,这些GDP的拉动效应会一直持续。此外,高铁也在带动机械、冶金、建筑、精密仪器等各个行业发展,高铁的建设和运营能提供无数的工作岗位。2017年,中国高铁新建2000公里,为565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高铁也是一项惠民工程,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出行需求。

年收入5000亿,为何高速公路还是亏损?赚的钱都去哪了?

更为重要的是,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高铁技术是一流的,我国不仅在国内修高铁,我们的高铁也走向了世界,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一张光彩的名片,向世界输出着“中国制造”。2016年,中国高铁相关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101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亚洲、非洲还是美洲、欧洲,都有着中国高铁市场。这背后为中国带来的潜在收入,都是上万亿级别的。

中国的高速、高铁都是一样,表面上看是亏损很大,但它们承担着时代的重任,为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不能只看到一时的盈亏而忽略到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长远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刚果   高速公路   非洲   德国   美国   年收入   造价   中国   收入   我国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