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任务“流产”,但欧洲机械臂成功装在俄舱段上,有何神用途?

自今年2月以来,俄罗斯与美国的外交关系进入了历史“冰点”, 400公里高度上的国际空间站也受到了牵连,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和美国宇航局之间摩擦不断,并多次互相指责对方。

尽管美国宇航局(NASA)高管一再强调:美俄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合作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但这话说出来多少还是有些心虚的。

火星任务“流产”,但欧洲机械臂成功装在俄舱段上,有何神用途?

有不少人认为,俄罗斯舱段可能会拒绝安装欧洲机械臂,毕竟近日欧洲航天局正式宣布了一条坏消息:停止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在“ExoMars”火星任务上的合作。

这真的很可惜,即将要发射的火星任务就此“流产”,如此大的一个地外行星探索项目,说停就这么停了,不免让人心里有些失落。

“ExoMars”火星任务早在20多年前就被提出来了,由欧洲和俄罗斯共同执行,总投资超过10亿欧元,计划建造一个火星观察平台和一辆火星车,欧洲主要负责建造观测平台,俄罗斯主要负责建造火星车。

火星任务“流产”,但欧洲机械臂成功装在俄舱段上,有何神用途?


“ExoMars”火星任务在经历多次延期发射后,最后定于2022年9月发射,即今年火星冲日前的三个月,因此,全球人都在期盼着“ExoMars”火星任务这一次能够发射。

有消息披露:火星观察平台和火星车已经准备好了,大家伙就等着发射了,但欧洲航天局却在这个时候宣布停止合作,这如同“晴空劈雷”一般,把我们的期待一下子劈成粉碎。

火星任务“流产”,但欧洲机械臂成功装在俄舱段上,有何神用途?


相信在这件事情上,俄罗斯航天局是有想法的,不是说航天合作无国界吗,怎么说停就停了呢?上10亿欧元就这么打水漂了,你不心痛我还心痛呢。

火星任务“流产”,但欧洲机械臂成功装在俄舱段上,有何神用途?


如今,欧洲机械臂要安装在俄罗斯科学号(Nauka)舱段上,俄罗斯会不会拒绝安装呢?毕竟欧洲航天局毁约在先。

事实上欧洲机械臂已经成功装在俄舱段上,今年7月,一名俄罗斯宇航员和一名欧洲宇航员互相协助,完成了欧洲机械臂的安装,这充分体现了俄罗斯的契约精神,反倒是欧洲航天局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火星任务“流产”,但欧洲机械臂成功装在俄舱段上,有何神用途?

北京时间7月21日23时左右,欧洲航天局意大利宇航员Samantha Cristoforetti和俄罗斯宇航员Oleg Artemyev穿着俄罗斯宇航服一起进入太空,使用了近7个小时才完成了欧洲机械臂的安装。

这是国际空间站建造20多年来,欧洲宇航员与俄罗斯宇航员的第二次合作,一起执行太空行走任务,首次合作是在1999年4月。

火星任务“流产”,但欧洲机械臂成功装在俄舱段上,有何神用途?


这是安装欧洲机械臂以来的第三次太空行走,足见安装欧洲机械臂的工作量非常巨大,欧洲机械臂本身就是一个庞然大物,长度超过11米,有效载荷达8吨,精度不超过5毫米。

可能有人对欧洲机械臂感到好奇,国际空间站都快要退役了,这个时候安装,到底有何神用途?

火星任务“流产”,但欧洲机械臂成功装在俄舱段上,有何神用途?


它就像人类手臂一样,肘部、肩膀甚至是手腕,可通过编程的方式进行控制,安装好后,能在俄罗斯部分舱段上行走,其用途不亚于中国空间站上的机械臂,中国空间站机械臂的用途那可是大了去了。

火星任务“流产”,但欧洲机械臂成功装在俄舱段上,有何神用途?

可以在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上自由爬行,就像虫子一样,来到需要地方,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进行大小机械臂组合,将长度增加到15米以上。

火星任务“流产”,但欧洲机械臂成功装在俄舱段上,有何神用途?

中国航天员的4次出舱活动都使用了大机械臂,大机械臂可以将一名航天员快速送到任意位置,如果操控技术高超,机械臂就可以替代航天员来执行出舱活动。

机械臂还可以用来捕获航天器,协助航天器完成转位对接任务,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入轨之后,就需要机械臂来完成转位对接任务,从前向端口位置转移到其它端口位置。

火星任务“流产”,但欧洲机械臂成功装在俄舱段上,有何神用途?

那么,俄罗斯科学号(Nauka)舱段上的欧洲机械臂也是一样的,协助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移入和移出大型物体,包括航天器在内,检查空间站外部情况,甚至代替人类出舱活动。

不得不说,欧洲机械臂就是一个多功能的“智能手臂”,它的用途非常巨大,至于为什么现在才安装,那是因为俄罗斯科学号舱段在2021年7月发射升空,没办法,只有现在安装了。

火星任务“流产”,但欧洲机械臂成功装在俄舱段上,有何神用途?

此次太空行走的次要任务是部署十颗纳米卫星,它们的重量都只有十几公斤,将会运行在近地轨道,旨在收集无线电数据,并保持与地面通讯。

这些纳米卫星的部署任务很简单,宇航员拿着它们就像扔石头一样地向四面八方扔出去,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击中国际空间站就可以了。

火星任务“流产”,但欧洲机械臂成功装在俄舱段上,有何神用途?

俄罗斯科学号(Nauka)舱段于2021年7月21日发射升空,是国际空间站最后到来的一个舱段,给空间站送来了大量的实验仪器。

俄罗斯科学号(Nauka)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时还出现了“小插曲”,科学号推进系统失控,推进器不受控制地喷发,结果把国际空间站给顶翻了。

火星任务“流产”,但欧洲机械臂成功装在俄舱段上,有何神用途?


不过,俄莫斯科指挥中心紧急启动了星辰号和进步号舱段的两个反推推进器,二对一的太空对抗赛开始了,这才让国际空间站恢复了正确状态。有趣有料的科学内容请关注唯一的微信公众号:有趣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火星   欧洲   航天器   航天局   机械   宇航员   俄罗斯   空间站   用途   科学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