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中国第一位程序员,他的一生让人唏嘘不已

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离不开信息化系统的辅助。而程序员顺便成章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行业,这个队伍里面,出现过马化腾、求伯君、雷军这样的行业精英,也出现过一批批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成功实现了财富自由的程序员们。


但是,如果提出中国第一位程序员的话,那么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了。他就是生于1916年的董铁宝。


鲜为人知的中国第一位程序员,他的一生让人唏嘘不已


董铁宝,1916年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1939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45年,在抗战胜利之后,途经印度赴美国留学。1946年1月开始,在普渡大学土木系攻读研究生,并担任助教。1947年至1950年,在伊利诺伊大学力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之后留在美国,先后担任助理教授和副教授。


1956年,已经在美国当了四年副教授的他,毅然放弃了美国的优越生活,携妻子植物生物学家梅镇安和他们的孩子,绕道欧洲,历时三个月,回到了百废待兴的祖国。并在北京大学担任了教授。


因为在美国期间他曾使用过Illiac-I计算机解算了大量题目,并参与了电子计算机的设计、程序编制和应用的工作。因此,除了他专业的工程力学之外,他还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计算数学教研室工作,他的工作从计算力学、计算数学一直延伸到程序编制、计算机设计原理等。


1958年,北京大学开始制造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他在其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批看到计算机科学发展前景的有识之士。这一年,他也获得了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颁发的莫伊塞夫奖。


1965年,他积极提倡并参与到讯息处理转换专业(即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筹备工作中来。


可惜天妒英才,1968年,他被指控为特务,关押在北京大学,不准与家人见面。同年10月18日,一生与学术研究打交道的董铁宝,在不断地被迫证明自己清白的审讯中,选择了通过上吊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于是中国第一位程序员,就此陨落。年仅52岁。如果天假以年,他必然能够为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做出更重要的贡献。


而她的妻子梅镇安,则为了他们的三个孩子,一直坚持到1978年对自己的审查结束。从而能够继续在北大执教。直到1988年退休。退休后她选择到美国颐养天年。直到2014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享年96岁。比她英年早逝的丈夫,多看了半个世纪的沧桑巨变。

鲜为人知的中国第一位程序员,他的一生让人唏嘘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伊利诺伊   镇安   普渡   中国   程序员   北京大学   美国   鲜为人知   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科学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