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两年不买房,后年更买不起?4大迹象出现,楼市撕开降价口子


有一种观点:2022年楼市触底,是最佳买房时机。

其一、6月份比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上升65.8%、68.1%,可谓是量价齐升。

其二、各种楼市政策齐出台,加速楼市去化,6月份全国超72个省份出台楼市相关政策105次,主要为宽松和中性政策,围绕降低购房门槛和压力展开。

其三、经济往前走的趋势未变化,全球通胀大环境下,国内通胀依旧不可避免,6月CPI同比上涨2.5%,环比上涨0.4%。

其四、2022年楼市住房库存是2015年以来最高点,即供应大于需求的最高点,为促进资金回笼,房企开启降价自救模式。

今明两年不买房,后年更买不起?4大迹象出现,楼市撕开降价口子

综合以上四点可以看出,今年或许真是楼市触底的一年,5、6月份是一次分水岭,然而7月份“烂尾楼停贷”问题出现后,7月、8月或许会因此受到影响,尤其是期房,意味着7月、8月也或许也处于触底时期。一旦库存消化加快,楼市供需理想状态下就能恢复平衡,据克而瑞研究数据表明,截止到2022年5月,百城住宅商品房去化周期降至23.3个月,也就是今年和明年就可以将库存去化,去库存期间代表着楼市触底,那么后年库存去化周期结束之后,房价或许形成反弹,然而,后年是否真更买不起呢?随着楼市4大迹象出现,楼市撕开降价口子。

今明两年不买房,后年更买不起?4大迹象出现,楼市撕开降价口子


第一、部分城市住房库存过大,“以价换量”成自救主流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6月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约5.4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3%,其中住宅商品房待售面积增长13.5%,伴随着库存压力继续增大,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降至95.4,是近一年以来最低值。根据同策研究院统计一线、二线、三四线商品房去化周期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深圳、上海去化周期在13.26个月以内,广州和北京去化周期分别为12.44个月和20.07个月,二线城市中沈阳、青岛、成都、重庆四个城市库存面积均超过2000万平方米,其中沈阳去化周期达到93.29个月,大部分三四线城市在政策放宽的背景下,去库存周期明显下降但库存压力仍旧较大。

在库存量高企的环境下,“以价换量”成为楼市自救主流,比如石家庄,2020年广义库存面积就超过1亿平方米,而到2022年5月份,广义库存面积仍超过1亿平方米,相当于2年时间库存几乎没有变化,今年2月份时,石家庄新房成交均价曾一度达到15866元/平方米,5月份就下滑至12540元/平方米,1-6月份成交套数和成交面积逐步上涨,以价换量尤为明显。

今明两年不买房,后年更买不起?4大迹象出现,楼市撕开降价口子

第二、部分城市房价过高,炒起来的房价难以长期维持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数据显示,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分别只有21个和12个,同比下降的分别有48个和57个,比如武汉,作为新一线城市之一,房价均价达到15800元/平方米,6月份价格却同比下降2.9%,又比如郑州,房价均价达到13000元/平方米,6月份价格却同比下降3.4%,相当于相隔一年时间,买100平方米的房子,缩水近4.4万元。有的朋友会认为一线城市房价更高,为何一线城市房价却没有下降?关于这个问题在第4个迹象中体现出来,只是主动和被动的区别。

房价涨得过快,与房地产金融属性直接相关,过去政策宽松,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有能力者都在变着方式投资房产,通过高杠杆买房期待房价上涨,随着国家开始对楼市金融端开始收紧,重心从高增长变为平稳发展,让不少投资者、炒房客纷纷“逃离”楼市,房子回归居住属性之后,泡沫也浮现出来。

今明两年不买房,后年更买不起?4大迹象出现,楼市撕开降价口子

第三、单单依靠政策放宽去库存,难以实现快速去库存目标

据不完全统计,6月份全国至少有72个省份出台楼市调控次数105次,其中定义为宽松政策的就有92次,涵盖公积金、限售、限售、降首付比例、减免税费、增设购房补贴等措施,部分城市还推出“房票安置”政策重启棚改拆迁计划,得到的结果却是全国库存面积仍同比上涨7.3%,或许对调控促进楼市回暖的预期过于美好,又或者“有钱人”不再买账,总而言之,政策的调控并没有实现快速去库存目标,与2008年和2015年大环境有所不同,在于调控政策放松的同时,还伴随着4万亿救市以及为期5年的货币化棚改计划。

对于去库存,显然依靠政策放宽还远远不够,正如影响楼市的三要素:金融、土地、人口,政策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楼市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只要金融政策不再次对楼市敞开大门,就意味着楼市或将回归常态化,即不温不火,涨跌并存,就看城市的经济是否够硬,虹吸能力是否更强。

今明两年不买房,后年更买不起?4大迹象出现,楼市撕开降价口子

第四、土地收入预期主动下调,给房价下跌提供了正当理由

作为楼市十分魔幻的城市,深圳,其光明区金地明峰府楼盘在7月份开盘当天成交价比三年前价格还低,距离周边一公里的楼盘华润公园九里,2019年时备案价在4.83万元/平方米,单价成交区间在4.4万元/平方米-5.2万元/平方米,然而金地明峰府地块在土地出让时就规定,毛坯房出售价格不得高于4.22万元/平方米,装修后出售价格不得高于4.52万元/平方米,与此同时,西安最新发布的曲江大明宫板块商服用地出让起拍价也出现下调,由2021年6月2.23亿元的起拍价主动下调至2.14亿元,溢价率从45%下调至15%。

土地成本决定房价高度,本次土地收入预期主动下调,给房价下跌提供了正当理由,一直以来土地出让金都是房子的主要成本,土地在经过流拍之后,最终还是选择降低土地出让金预期,胳膊扭不过大腿,说明市场调控还是具有很强的主导性。

今明两年不买房,后年更买不起?4大迹象出现,楼市撕开降价口子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楼市4大迹象出现,终究还是撕开了降价口子,无论是主动降价还是市场库存太大,房价增值、保值这张遮羞布面纱还是被摘了下来,主动摘下面纱并不丢人,被别摘下才令人脸红,回顾这几年国家提出“房住不炒”的基调开始,房企实行“三道红线”管制,银行实行“两道红线”约束,从金融方面对楼市进行软着陆,效果也清晰可见,炒房者离场,囤房的A股上市公司也纷纷退出房地产投资,让房地产投资主动减少,虽然楼市发展速度下降、房企违约债务率提高、炒房者财富缩水,但是得以让房子真正回归居住属性,能做到主动通过金融降低楼市预期,对国家而言已经很不错了。

最后,关于今明两年不买房,后年更买不起,笔者想说的是,对于购房者而言,什么时候买房都不算晚,今明两年的鼓励买房政策比较多,后年的鼓励买房政策依旧不会少,只需要牢记中央政治会议对房地产的三个要点: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支持各地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需和改善住房需求,说明房子的金融性不会随意增加了,更多的体现房子居住性,这一点从保障安居工程、住房租赁进一步推进也有所体现,理性看待楼市,毕竟房子只是家庭的避风港,并非金钱的蓄水池,买房还得量家庭之力而行之。

更多房产、商业知识欢迎关注本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后年   楼市   口子   迹象   周期   库存   房价   主动   面积   房子   政策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