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处理奶嘴奶瓶的“懒人”方法,看似“精明”,可能害惨了娃

作者 |探长(共1637字,阅读约4分钟)

滚水冲一下奶瓶叫消毒?家长别在“毁”娃了,正确方法是啥?

宝妈们,你是如何给奶瓶消毒的呢?

这种处理奶嘴奶瓶的“懒人”方法,看似“精明”,可能害惨了娃

是用开水烫一下?还是自来水冲一冲?亦或者是在锅里煮煮?用专用的奶瓶消毒器?

我的表妹对于这个问题,曾很明确地表示,她总是用开水烫一烫,省事儿。而且她不想花那么多钱买一个专门的消毒器,觉得这个东西用不了多久就得搁置了,用她的话说就是:

“我这懒人用懒招,虽然懒,但可是精明地过日子呢。”

这种处理奶嘴奶瓶的“懒人”方法,看似“精明”,可能害惨了娃

不过,前短时间和她聊天,她说最近宝宝总是闹肚子,便便有些稀,带他去检查,医生说是细菌性腹泻,但是没给他吃什么坏的东西啊。

我当时就随口提了一句,你看看奶瓶里面清洗干净了没有,奶瓶得定期消毒,可别不当一回事儿啊。

过了几天,我表妹专门打来电话说:“上次你提醒我奶瓶,我拆开一看,硅胶圈里面好多黑点,哎呀太脏了,我以前一直觉得烫烫就行,没想到,还是得消毒。现在宝宝终于好了,以后可长记性了,养孩子真是不容易啊。”

这种处理奶嘴奶瓶的“懒人”方法,看似“精明”,可能害惨了娃

由于每个家长的育儿理念都不同,对于养娃的方式也不一样,所以,关于消毒,宝妈们也是各执己见:

“现在的孩子就是养得太金贵了,什么都消毒,太无菌了反而容易生病。”

“我买了专业的奶瓶消毒器,我觉得孩子小,抵抗力低,还是要谨慎一点的。”

“我工作忙而且也懒,都没时间给奶瓶消毒,每次都是用开水烫一下,现在孩子3岁多了,照样健康活泼。”

大家之所以比较关注奶瓶的清洗问题,主要还是担心如果奶瓶清洗不彻底,影响宝宝的健康。


这种处理奶嘴奶瓶的“懒人”方法,看似“精明”,可能害惨了娃

那么,奶瓶需不需要消毒?怎么消毒?

首先,奶瓶为什么需要消毒呢?

由于宝宝喝完奶之后,奶瓶内部以及缝隙处会残留一些奶和唾液,如果不及时清洗和消毒,那么缝隙中残留的液体,很容易滋生细菌,特别是夏天,天气炎热,滋生细菌的时间将会更短。

“有研究表明,在理想的病菌生长发育的标准下,大部分病菌,在20分钟的时间里,就可以分裂一次(变为2个),如果以20分钟为单位计算,那么40分钟后将分裂成4个,2个小时分裂成64个,6个小时将分裂成262144个……”

而一旦宝宝经常用清理不当的奶瓶喝奶,细菌进入宝宝的口中,很容易让宝宝出现腹泻、长口疮以及感染等情况。


这种处理奶嘴奶瓶的“懒人”方法,看似“精明”,可能害惨了娃

所以,宝宝用的奶瓶是需要定期消毒的。

那么,开水烫可以达到消毒的效果吗?

根据消毒的原理来看,消毒要具备时长和温度两个条件。

如果用煮沸法,那么保持在100度,持续10分钟才能达到基本的消毒效果。

而开水烫,家长往往就是冲一下或者烫几分钟完事儿,时间不够,而且温度达不到,所以,看起来是省钱了消毒了,其实只是一个心理作用罢了。


这种处理奶嘴奶瓶的“懒人”方法,看似“精明”,可能害惨了娃

而如何给宝宝的奶瓶清洗彻底呢?

第一步,拆开每个零部件

奶嘴和瓶身以及每个零部件需要拆开逐个清洗,否则奶嘴的缝隙处和衔接处很容易滋生细菌。

第二步,用流动的水冲洗

在水龙头下,用流动的水冲洗每个零部件的位置,可以用海绵擦或者小刷子辅助清理缝隙。


这种处理奶嘴奶瓶的“懒人”方法,看似“精明”,可能害惨了娃

第三步,消毒

在锅内倒入适量的水,水开后,将奶瓶的各个零部件放入锅中,继续煮10分钟即可。也可以用专业的奶瓶消毒器,用高温蒸汽的方式,达到消毒的效果。

此时需要注意,奶瓶的塑料和硅胶部分的材质是否能够耐高温,一定要提前看一下奶瓶各个零部件所能承受的温度,防止在蒸煮的过程中发生变形。


这种处理奶嘴奶瓶的“懒人”方法,看似“精明”,可能害惨了娃

最后,晾干

有的家长在消完毒之后,就直接把奶瓶组装好放起来了,但此时瓶子的内部还有水,也是容易滋生细菌的。

所以,在消完毒,待温度降低之后,需要将各个部件拿到通风处晾干,晾干后再组装好放置在干燥的地方,下次直接冲奶即可。

奶瓶的彻底消毒一周保持1到2次即可,而日常的清洗可以跳过第3步,只需要清洗干净就可以了。

这种处理奶嘴奶瓶的“懒人”方法,看似“精明”,可能害惨了娃

辣妈语录:

可能有的宝妈没有给奶瓶消毒,他的孩子也没有什么健康问题,但有的宝宝就会出现不舒服。这并不是宝宝娇贵脆弱,而是发育以及个人体质的不同。

每个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不一样,成长环境也不同,所以,宝妈在照顾自己宝宝的时候,还是要以科学的方式来对待。小心谨慎一点,让宝宝结实的发育,拥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也更有利于以后的成长。

家长们,你有定期给孩子奶瓶消毒的习惯吗?

(图片源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奶瓶   奶嘴   懒人   缝隙   细菌   精明   零部件   温度   家长   宝宝   孩子   时间   方法   消毒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