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金牌,要他何用?

如果你看见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金牌榜,你一定很惊讶,美国在金牌榜上竟然排在第三名。而排在第二名的竟然是民主德国(东德)。但如果你知道后面的故事你就并不会觉得奇怪了。

这样的金牌,要他何用?

东德女子田径运动员

在东西德合并之后,一些因为服用兴奋剂而引发后遗症的运动员们开始抗议,这才解开了东德地区长期以来有组织研发以及使用兴奋剂的秘密。在这之后德国警方曾逮捕了东德运动医学中心的潘索尔德以及柏林迪纳摩俱乐部的队医。最终他们因涉嫌唆使未成年人服用兴奋剂而被判刑。

这样的金牌,要他何用?

获得冠军的东德运动员

兴奋剂的应用使得东德体育在世界赛场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然而除少数获得金牌的选手以外,大多数未获得世界冠军的运动员们却深受其害。

兴奋剂与补品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补品可以增强人的免疫力,有益于身体健康。而兴奋剂的本质是在提前透支人类的身体,对身体有着严重的危害。这对女性运动员来说尤为明显,大部分的女性运动员服用的兴奋剂都会刺激雄性激素的分泌,长期服用兴奋剂的女运动员会逐渐丧失女性生理特征,甚至于长出男人才有的喉结。而对于男性来说,最频发的就是脱发、前列腺增生等问题。部分严重的后遗症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引发心力衰竭。

反兴奋剂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反对科学技术介入体育,而是为了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服用兴奋剂不仅是一种违背奥林匹克精神的行为,也是一种违背人性道德的行为。金牌并不能代表一切,就像东德并没有因为奥运会的金牌而避免最终并入西德一样。

1986年中国游泳队聘请了一位来自东德的教练,这个名叫克劳斯的老头并没有带来什么先进的训练课程,但却带来了声名狼藉的兴奋剂。从此中国的竞技体育开始于兴奋剂联系到了一起。

1994年广岛亚运会中国游泳队集体服用兴奋剂被曝光,这是新中国自建国以来最大的体育丑闻。而且造成了极坏的国际影响。


这样的金牌,要他何用?

中国游泳队五朵金花

游泳队的丑闻并没有让其他项目的负责人醒悟,这导致在田径赛场兴奋剂也开始泛滥。当年名噪一时的马家军,在若干年后也被证实了存在严重的集体服用兴奋剂事件。包括1996年奥运金牌得主王军霞在内的多位知名运动员均承认被逼迫服用兴奋剂。

2000年悉尼奥运会,国家体育总局考虑到即将申办北京奥运会,终于痛下决心拿下马家军这个害群之马。然而兴奋剂给我国众多田径运动员所造成的伤害却永远也无法治愈。那些获得奥运会和世锦赛冠军的自然荣耀一生,但更多的退役后重病缠身,有些沦为搓澡工、摆地摊。今天又有谁来为他们的惨状埋单呢?

这样的金牌,要他何用?

正在剪胡须的前女子世界举重冠军邹春兰

2000年以后中国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事件基本上都是个别运动员与教练的个人行为。但他们的鲁莽行径却也让祖国为之蒙羞。2008年北京奥运会曾被称为奥运会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可2016年国际奥委会在复查尿检样本时,三名中国女子举重队的尿检呈阳性。她们三人被剥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金牌。这份耻辱会永远被铭记在奥运历史上。

这样的金牌,要他何用?

北京奥运会第一枚金牌获得者陈燮霞,金牌已被剥夺

2020年孙杨兴奋剂检测事件让国人对兴奋剂话题再次关注起来。国人也很快地分裂成了挺孙派和反孙派。挺孙派总是在拿欧美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案例来为孙杨辩解,可你知道兴奋剂给中国的运动员们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吗?你知道这些被伤害的人都是你的同胞吗?相对于金牌,你同胞的身体健康就那么不值得一提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东德   金牌   尿检   兴奋剂   田径   中国   运动员   北京奥运会   奥运会   游泳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