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服用的保健品,少则两三种,多则七八种!“个性营养定制”兴起,医生却说“要慎重”

过去,养生保健是中老年人的标签,他们护肾保肝调脾胃。不过近年来养生的风越刮越早,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也加入了养生大军,他们护肤、养指甲、保头发。各式各样的保健品琳琅满目,还有新兴的“个性营养定制”在网络火热。

每天服用的保健品,少则两三种,多则七八种!“个性营养定制”兴起,医生却说“要慎重”

图源网络

多种营养品一起补,一个月要花上好几百元

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养生保健品一直层出不穷,近两年,更是有一些厂商推出了保健品个性化定制服务,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尝鲜”。网络上,不少网友也分享了自己“私人订制”保健品的经历,记者注意到被推荐的营养方案中需要每天服用的保健品少则两三种,多则七八种。

每天服用的保健品,少则两三种,多则七八种!“个性营养定制”兴起,医生却说“要慎重”

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记者体验了一下。进入相关品牌的微信小程序后,首先需要填写“个人营养问卷”。该问卷囊括基本信息、营养目标、生活习惯、身体状况四个方面的问答。其中问题包括“对营养补充的经验和态度”“营养目标”等等,在记者选择想要改善皮肤、头发、胃肠道几方面后,问题又细化为“是否有硬防晒措施”“排便频率”“平均每天食用几份蔬菜”等等。在问卷最后的“身体状况”部分,还会被问到家族病史、服药史等情况。

每天服用的保健品,少则两三种,多则七八种!“个性营养定制”兴起,医生却说“要慎重”

记者体验后收到的营养方案

这份耗时3-5分钟的问卷最后,记者的健康测评综合得分为66分。量身定制的营养方案中,则推荐了包含月见草、葡萄籽提取物、茶氨酸这三种营养补剂的基础方案,价格在239元/月。也可以选择加上膳食纤维、维生素E的“更多营养”方案,价格为487元/月。据了解,购买后收到的实物会按照每天服用的分量包装,包装上还可以定制自己的名字。

个性定制营养品方案,大家究竟看重什么

在分享平台上,网友们对个性化定制维生素褒贬不一。“包装满满的仪式感、适合懒人、方便携带”,有部网友认为私人定制营养方案相较于瓶瓶罐罐的营养补剂优势明显,并且量身定做,能够有针对性地为身体补充所需元素。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人表示出了担忧,认为这种问卷形式的私人订制是“伪定制”,用户的主观想法和外在行为表现未必能准确反映身体的健康状态,长期服用的副作用也不得而知,“还是体检、咨询医生更靠谱”。

每天服用的保健品,少则两三种,多则七八种!“个性营养定制”兴起,医生却说“要慎重”

网友晒出自己被推荐的营养方案

“个人觉得还是要慎重,如果需要补充的话还是建议听取医生的建议。”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营养膳食中心主管营养医师戴春看来,如此选择营养品的方式需要对于产品是否合格、产品的营养标签或者说含量是否与人体的推荐摄入量一致、以及配方中是否添加其他物质等多方面持审慎态度,“比如配方里面会不会添加改善睡眠、改善血糖这种药用成分。”而比起吃好几种营养品,戴春提醒,显然均衡饮食、丰富膳食种类要重要得多。

再“有营养”的东西,补起来也要有个度

膳食营养素究竟重不重要,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有营养”的东西补起来也有一定的标准,切忌过量。此前,就有媒体报道过“男子每天吃8颗维生素吃出肝衰竭”等新闻引发关注。

每天服用的保健品,少则两三种,多则七八种!“个性营养定制”兴起,医生却说“要慎重”

图源 视觉中国

记者查找资料后发现,在由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中就对不少大家耳熟能详的营养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B1、B2、B6、维生素C等膳食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RN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制定了详细的标准。根据年龄范围的不同,推荐摄入量RN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也不一样。

以大部分人都很熟悉的维生素C为例,这种人体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又称抗坏血酸,是人体免疫细胞—白细胞的重要成分,也是人体三大抗氧化剂之一。但这可不代表吃的越多越好,根据要求,对于18岁以上人群来说,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量为100mg/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mg/d。相关专家指出,由于维C偏酸性,长期大量服用反而会伤身体,使尿液呈酸性,在体内容易形成尿路草酸钙结石和肾结石。同时,大剂量维生素C还导致血栓形成,使患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患者更易发生脑梗塞。

而除了维C、B族维生素一类的水溶性维生素,还有维生素A、D、E、K一类的脂溶性维生素。相较于较能通过肾脏代谢的水溶性维生素,这类维生素更容易在神经里积累,因而会在体内储存较长时间,有的甚至能存半年以上。“脂溶性维生素积累过量,就有可能出现中毒的情况”,戴春向记者说道。

选择营养素补充剂,专家推荐“药字号”

婴幼儿、孕妇等特殊人群确实对于营养素的摄入都有相当大的需求,比如婴幼儿需要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矿物质、钙,而孕妇也比较容易缺乏钙、铁、锌。如果加上日常生活中有些挑食,就很容易不能够得到足量的摄入。此时,确实需要一些额外的营养素补充。而面对市面上林林总总的维生素,究竟该如何选择呢?

每天服用的保健品,少则两三种,多则七八种!“个性营养定制”兴起,医生却说“要慎重”

图源 视觉中国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维生素也分为药字号和食字号。”戴春表示,一般性药字号的维生素进入人体后都是其化学结构或者化学物质去发生作用,通常“药字号”的生产企业标准也会更高一些,对于纯度以及杂质的要求会更高,“所以说我们建议如果需要补充的话,可以去买一些性价比比较高的‘药字号’,相比于食字号的保健食品,性价比高很多。但无论是选择何种,都建议谨遵医嘱服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吕彦霖

实习生 曹敏

校对 王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保健品   营养   营养品   营养素   膳食   问卷   慎重   维生素   字号   医生   记者   方案   个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