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何几乎无人敢吃?

若是想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位于西藏的羊卓雍措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何几乎无人敢吃?

美丽的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藏语当中意为“碧玉湖”,碧蓝的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清澈见底,高原的凉风袭来,即使在夏日中也能感受到凉爽。

一般而言,有湖就有鱼,羊卓雍措也不例外,其中的鱼类蕴藏量达8亿公斤重,但是却几乎无人敢吃,有的当地人甚至一生都不会食用里边的鱼类

为什么拥有如此丰富的鱼群资源,当地人甚至都不去捕捞湖中的鱼类呢?令人匪夷所思的背后,其实原因很简单。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何几乎无人敢吃?

数量庞大的鱼群

习俗观念

从习俗观念来看,羊卓雍措被当地的人们视为圣湖,据传说这片湖能够帮助人们寻找到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

另外有传闻说,这片湖水是天上仙女的化身,又是女神的住所,拥有众多的神力。

人们将湖水视为神圣的象征,每年都会通过特定的礼仪来祭拜这片湖区,以祈求生活的安宁祥和。

具有如此神圣的民间传说,当地的人们自然对这片湖水敬畏有加,不会轻易做出打扰湖水平静的行为,其中就包括捕捞鱼群资源。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何几乎无人敢吃?

清澈的湖水

从宗教信仰来看,当地人们信奉佛教,而佛教又讲究以慈悲为怀的理念。

信徒们不仅不杀生,而且还有救世间生灵水火之中的信念,为自己积攒无量功德,所以捕杀鱼群这件事情与他们想去甚远。

那么当地的人们就不吃肉食了吗?肯定不是的。

当地的人们虽然信仰佛教,但有时候还是要忠于自己的欲望,只是他们更多的是食用牛羊等体型较大的动物。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何几乎无人敢吃?

牛羊才是他们的选择

这是由于食用小型动物需要付出几十甚至几百条生命,才能抵上一头大型动物。

相比较之下,他们更愿意选择杀一条生命来满足自己,而不是几十上百。

还有一条重要的习俗观念影响着当地人,那就是水葬

水葬是一种相当古老的埋葬仪式,在人死后,将死者的遗体投掷在水中。

水代表了人类的无限遐想,它是生命之源,是幸福美好的象征,水葬的方式也是寄托了当地人希望死者死后能够去往极乐世界的美好祝福。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何几乎无人敢吃?

水葬台

当地人将自己亲人的遗体放置在羊卓雍措湖畔当中,所以并不会捕捞鱼群。

一方面是不想打扰他们死后的安宁之地,另一方面,在这样的环境生长而成的鱼类,有时候会啃食人类的尸体,他们对于这样的鱼类也实在是下不去口。

如今虽然水葬的仪式有所改善,可是先辈们的思想观念却流传了下来。

世世代代都会记住,在这湖畔当中留有自己亲人的尸骨,他们自然而然就不会轻易打扰湖泊的安宁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何几乎无人敢吃?

湖水中的鱼

地理水质

习俗观念毕竟虚无缥缈,它对当地人来说也许是一种束缚,但是从客观条件来看,并不能称为捕捞鱼群的客观条件。

所以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点就在于,羊卓雍措里的鱼类并不适合用于食用

羊卓雍措地处高原地区,水温较低

在较低的水温环境下鱼类的生长周期会被加长,生长周期长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高原地区的羊卓雍措湖水当中缺乏海藻等可供鱼类食用的微生物。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何几乎无人敢吃?

低温不适合鱼群生长

鱼群本身数量庞大,原本就缺乏食物,还有如此庞大的鱼群,所以湖畔当中的鱼类就会摄入湖水中的矿物质。

而恰巧湖水矿物质含量比较丰富,鱼群吸收量十分充足。

长此以往,鱼本身的肉质就会受到影响,味道口感都不太好

当人类食用矿物质含量过于丰富的肉质之后,身体的健康也会受到影响,长期食用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何几乎无人敢吃?

羊卓雍措水质PH值很高

另外,若是不知道还好,要是一个普通人得知自己食用的鱼类生活在有尸骨的水域当中,心里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难过那道坎。

就和当初传言“小龙虾生活在臭水沟中”,导致小龙虾滞销是一个道理。

而且,羊卓雍措里的鱼群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如此丰富。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何几乎无人敢吃?

鱼群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上世纪70年代,我国正处于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国内各行业迅速发展,自然资源缺乏,羊卓雍措被当做是重要的渔业资源进行大量的捕捞工作

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湖内的鱼群数量骤减,过度捕捞对羊卓雍措的鱼群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此后在国家的政策下,当地开展了鱼类资源保护计划,在湖内投放鱼苗一千万条以上,其中大部分为土著鱼苗,种类繁多。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何几乎无人敢吃?

投放鱼苗

之后当地又设立了禁渔期,来保护鱼苗的稳定生长。

通过外界的保护,如今湖内的鱼群已经达到了数量惊人的8亿条之多,而且仍然有在增长的趋势,由于没有天敌的存在,鱼群生活的很舒适。

但是庞大的数量给湖水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生活习性

除开客观条件,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性也是一个很大的方面。

地处高原地区的当地人主要以游牧为生,他们在家饲养的家畜多为牛羊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何几乎无人敢吃?

庞大的羊群

在辽阔的高原大地上,奔放的汉子们驱赶牛羊,成就了他们粗犷的性格特征。

比起纤细的鱼肉,他们更喜欢大快朵颐地吃着羊肉牛肉,美美的喝上一口烈酒,享受豪爽的人生。

而且在藏族的很多地区,甚至有禁忌鱼肉的习惯。

按照当地的说法,鱼类是龙神的宠物,吃鱼肉就是对龙神的不敬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何几乎无人敢吃?

龙神的画像

不过,当地人选择吃牛羊而不是鱼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辽阔的地理环境当中,居民每日外出劳作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体力,而牛羊肉是最容易也是最方便补充能量的肉类。

首先他们本身就是在圈养牛羊,要想吃一顿肉选择身边的动物是最方便的。

其次就是民族流传下来的习俗

他们从小就是吃牛羊肉长大,这是一代又一代所传承下来的有关吃的文化传统,如今他们也不会摒弃这种习惯,选择一种他们不习惯的肉类。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何几乎无人敢吃?

舌尖上的牛羊肉

这就是地域的差异所造成的生活习性的不同,地处于高原地区的居民更多地选择以牛羊肉作为自己生活的主食,而不是去湖内捕捞鱼群。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以偏概全,说当地的居民从不在羊卓雍措捕捞鱼类。

实际上,在一些食物缺乏的季节,他们本身所储存的牛羊肉日渐亏空,而湖内的鱼肉成为了他们最好的选择。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何几乎无人敢吃?

鱼肉只是不作为主食

而此时,他们会认为这是上天所给予的馈赠,怀抱着一种敬畏之心,进行打捞,来满足对食物的需求。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习俗也在逐渐被淡化,如今的藏族人饮食结构逐渐优化,他们更多的是想尝试一些新颖的食物品种。

这也是如今网络时代下,地域关系逐渐模糊的一个趋势

南方的朋友更愿意去尝试一些北方的饮食,北方的朋友也更多地去体会南方的饮食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为何几乎无人敢吃?

美食不分地域

各地都有各地的饮食习惯,即便是在地域模糊化的今天,我们仍旧要尊重他人的饮食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佛教   鱼苗   鱼群   牛羊肉   西藏   鱼肉   鱼类   当地人   湖水   习俗   高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