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光吗

当你听到一个三岁的小朋友说:“你相信光么?”也许你的第一反应和我一样大概是想笑吧,因为你会觉得小朋友其实连那句话的意思都不知道吧?可反过来想,其实是我们太在意那句话本身的意思了吧。

好像已经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潜意识地去理解一句话的意思。是从上学时候的有了阅读理解开始,是从父母生气时候说话的表情开始,还是进入社会后,为了让身边的人“喜欢自己”而努力深入解读别人说的每一句话,深怕自己说错或者做错什么开始的。

这让想到了最近在追的韩剧《我的解放日志》,最初选择看它的原因是评分很高,应该会蛮好看的,看了几集,发现和我们的生活好像。其中一个印象挺深的片段是:具先生有点不理解的和美贞说“你和你爸一模一样,明明该收的钱,我不懂为什么你们却一副理亏的样子。”而美贞却回答说:“要跟有一定交情的人撕破脸,有些人是做不到的。比起拿不到钱,跟人撕破脸让自己陷入难堪的境地,那种感觉更难受。”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有多少人会像具先生一样和“老赖”据理力争,又何曾在更多的时候会选择和美贞一样,内心深处无语无比,其实想去据理力争来着,自己明明也拮据的很,却又担心万一真的撕破了脸,不仅连朋友也没得做,自己估计会变得更难堪,想想要不还是算了吧。

比起“我自己”,好像“别人”更重要。

和同事聚餐出去吃饭,你明明不喜欢吃辣,可当她问:“你应该可以吃辣吧?”你却硬撑着说“可以。”;去亲戚家做客,七大姑八大姨的问题向来都带着冷嘲热讽,但你依旧微笑着努力回答那些让你难堪的问题,同时还要顾及自己说的话不会让对方误会什么;就连谈恋爱为了迎合都会选择特意打扮成对方喜欢的样子。

这样的“你”真的会很累吧。

书上说之所以我们太在意别人的话的意思,是因为对事物太敏感,所以我们需要有钝感力。而所谓“钝感力”就是敏感的反义词,迟钝、不在意、后知后觉。

当我们有了钝感力,我们就不怕和“老赖”撕破脸了,因为他的话说的再重,我们根本就不在意;当我们有了钝感力,我们不会觉得别人的冷嘲热讽是在说我们,只当她们说的是“和我无关”的故事;当我们有了钝感力,“我”的感觉可能更重要,其他的都不重要。

希望有一天,我们真的有“钝感力”。就从听到一个小朋友说“你相信光吗?”开始,你的第一反应还是笑,只不过你想到是“奥特曼”真的是小孩眼里的“yyds”啊……

你相信光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都会   据理力争   冷嘲热讽   和美   难堪   小朋友   敏感   样子   努力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