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文|浮渔说娱

编辑|浮渔说娱

如果有人向你借3万块钱,承诺以后挣钱了还3亿,会不会觉得这是个骗子。

但在2001年的时候,走投无论的李永新,便曾对母亲鲁忠芳说过这一番话。

而母亲也相信了,借给了李永新3万元。

20年过去后,李永新不但还了母亲钱,甚至还了整整1109亿,是当初承诺金额的370倍

难道鲁忠芳当初借钱的时候,就已经预见到20年后的情况了吗?

李永新到底做了什么,才从当年3万元都拿不出来的穷小子,到如今身价1400亿的吉林首富呢?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1、

1976年,李永新出生在吉林这片黑土地之上。

按照道理来说,背靠这片肥沃的土地,一般家庭都不会过得太差,更何况李永新的父母还都是在职员工,光是凭借工资养活一大家子也不成问题了。

但谁让李永新有个“爱折腾”的父亲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全国范围内曾掀起一股“下海潮”,许多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才,纷纷辞去工作下海经商。

李永新的父亲也有些心动,便砸锅卖铁借来10000元,准备做些小买卖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要知道在当时,一个普通职工平均每月的工资也就100出头,10000元差不多需要攒十年的时间,相当于现在的30万了

李永新的父亲是如果借到这笔钱的暂且不论,不过一旦背上这个债务,那么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要么“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要么只能灰溜溜回来背负半辈子债务。

很可惜,李永新的父亲搏输了,背上巨额债务之后,不得不选择外出打工还债。

而李永新一家的日子,也瞬间变得一贫如洗,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好在东北人比较豪爽、朴实,许多街坊看到李永新一家实在困难,也会主动过来接济一二

就这样,李永新才得以顺利地读完中学。

或许是因为家庭的变故,让李永新早早就变得懂事。

也或许是因为看得太多,渐渐明白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真谛。

总是,李永新在校期间的成绩一直很优异,在1995这一年的高考,以远超一本线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这本来是大喜事,但是放在李永新一家人身上,就有些犯难了。

主要是家里实在没有钱了。

其实际上1994、1995这两年,物价上升得飞快,光是一斤猪肉就得2块多,一个人正常的开销,每月都得七八十了

当然,此时的工资水平也是有上涨的,全国的人均工资水平大概在四五百的样子。

看上去很多,但家庭消耗可不仅仅只要吃饱就行。

就拿电器来说,此时一台冰箱就要七八百,一台空调需要两三千。

这还不包括此时房地产行业环境发生变化,人们有了买房的压力。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细算下来,就算李永新家里过得再节俭,也是拿不出太多的钱供李永新上学了。

对此李永新倒是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拿起母亲支持的100元,就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

到达北京之后,李永新放下行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工作,利用课余的时间打零工。

而且李永新还专门找那种管饭,尽可能减少开支。

如果实在是没办法了,李永新就会在食堂打一份馒头,就着食堂免费的汤吃下去。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导师知道了李永新的情况,便从学校为他申请了勤工俭学的名额。

虽然都是打零工,但是给学校工作,至少不会耽误到学习。

等李永新成功评选到奖学金之后,李永新终于不用再为钱财而感到困扰,可以一门心思求学

可以说,李永新的求学之路,离不开导师与学校的帮助。

这或许也是李永新毕业之后,一而再再而三地为北大捐款的重要原因。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2、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1999年。

完成学业的李永新面临两个选择:读研、就业

导师提议李永新继续读研深造。

按照导师的说法,李永新天生就是做学问的好苗子,如果能够沉下心来,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但是李永新,却有着自己的顾虑。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此时的研究生名额还比较少,考取的难度也要远远大于之后。

而且难考就算了,最难的还是毕业。

每年都有很多的学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延长毕业。

如果只是这样也还好说,万一辛辛苦苦好几年,最后毕业不了,这就让李永新有些难以接受了。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而且或许是因为小时候过得太苦的原因,此时的李永新迫切地希望挣大钱。

并不想再继续深造下去了。

况且凭借着“北大”这块金字招牌,很容易就能够找到不错的工作

光是李永新知道的,就有不少同学一毕业,就已经拿到了月薪6000元的工作邀请。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一边是多花费几年的时间求学,而且最终的前途还不敢保障。

而另一边是真金白银的工作,甚至已经有了不少了表率。

这一切,都让李永新的内心有些动摇。

最终,他还是选择步入社会求职,将考研的机会让给舍友

本以为自己就会这样安安稳稳地生活下去,然而一个意外的邀请,却改变了李永新的一生。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毕业分别之际,同学间的毕业酒是少不了的。

男生聚在一起,总喜欢吹吹牛,畅谈国内外环境。

而1999年,恰好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情就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结束,国内各行业都开始恢复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这场危机其实是从1997年开始的,当时只在泰国、韩国、新加坡等地发酵。

到了1998年,才影响到国内的许多外贸公司。

当时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广东、深圳、香港等地,许多工厂、公司都因为货物堆积而倒闭

到了1999年的时候,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就开始消除,很多新公司在大部分人反应过来之前,就开始抢占市场。

可以说,如果这个时候选择创业的话,那么所耗费的成本、所需要承担的风险都是最小的。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第二件事情,就是国内教育行业发生新的变化,大学招生人数扩招37.7万人,总录取人数首次突破160万人,而录取率更是史无前例的达到了55.5%!

大学扩招这件事情,其实早在1989年标准化考试在全国推行的时候开始,便已经有了这个趋势,只不过因为没有持久有效的标准。

这也就到了高考之后的22年里,高考录取率普遍在40%以下徘徊。

唯一一次突破,还是在1996年达到了40.2%,这还是因为这一年的报考人数比较少,只有241万人都原因

等之后的1997年、1998年参加高考人数恢复之后,录取率一下子就被拉回到40%以下。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但是1999年的这次扩招不同。

这次的扩招,意味着国内对于高等教育人才的重视,也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之后20年里的高考录取走向。

别的不说,这一年一次性扩招37.7万人,录取率直接从1998年的33.7%,提升到了55.5%,直接上升了21.8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与前一年相比,1999年每十个考生中,就额外多录取两个考生。

这已经是一个质的飞跃。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而且最重要是,自从1999年的考招之后,各大学的考生人数就一直没有降下来过,反而还越招越多。

最典型的明证就是从此之后的大学录取率,就再也没有跌下过50%,甚至一度达到了90%以上

高考招生人数的变多,代表了大学生市场将会越来越广阔。

李永新敏锐地捕捉到这个讯息,邀请同学一起成立了“新兴伟业”,主打高考教育相关服务。

也就是负责承包一个考生从参加高考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后的就业的全部服务事项。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李永新有信心,只要考生将一切都交给“新兴伟业”负责,那么在学校只要安心学习就好。

至于其他的像填报志愿该怎么选,各个高校的优劣势,各个专业的就业前景,以及毕业之后各个公司选择问题,都可以帮忙策划。

看上去似乎是很完美,同学们当即心动起来,纷纷要求加入。

而也正是这份看似“完美”的企划书,让“新兴伟业”成立之初,就很轻松地拿到了价值30万的投资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这在当时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甚至还因为这件事情,让李永新等人声名远扬,创业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

“出道即巅峰”,李永新算是做到了

只可惜,这份“辉煌”并没有能够持续很久。

很快,李永新就栽倒在了这份“完美”之下。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3、

李永新所做出的这份“完美”企划书,一切都是建立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的。

但没有人会一帆风顺,创业更是在无数失误的过程中摸索。

没过多久,教育环境再次发生变化,导致李永新的计划推行不下去。

然而不等他重新开始计划,团队中一起创业的几名重要骨干,便在高位重薪的诱惑下,被其他公司高管给挖走。

这一切都让李永新备受大家。

而压垮李永新的最后一根稻草,好事投资商的突然撤资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投资商之所以愿意支持李永新,就是听信李永新当初的承诺。

如今眼看着承诺是肯定无法实现了,投资商也不愿意再继续砸钱。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李永新从风光跌落到谷底,不得不搬到一间仅有6平方米的小出租屋里办公。

所谓“不再沉沦中灭亡,就在沉沦中崛起”,面对危机李永新并没有自哀自怨,反而积极寻找破局的机会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很快一个机会就摆在了李永新的面前。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自从毕业之后,李永新一直没有忘记导师当年的恩情,时常会提一些水果去看望导师。

而导师或许也是真心将李永新当做了自己的弟子,时常会给李永新提一些建议,甚至帮助李永新介绍生源

可以说,李永新的创业之路在经过这么坎坷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坚持到现在,其中离不开导师的支持与帮助。

这一天,李永新回到学校找导师,刚进办公室就看到一些学弟学妹,在咨询导师关于考公的问题。

李永新也不好意思打扰,只是安安静静在一旁听着。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可越听,李永新越是察觉到一股不对劲。

如果按照学弟学妹的说法,现在许多大学生毕业之后首要选择就是考公,这显然与李永新当年毕业的情况不一样。

在李永新毕业之前,国内先是在1984年掀起一股“下海潮”,其中许多高校学子放弃“铁饭碗”下海经商

其中李永新父亲之所以选择经商,也是和这股风潮有关系。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而到了1992年之后,有各地又在鼓励高学历知识分子经商,以专业打破技术壁垒,以实业为各地创造财富

这就早就了以陈东升、冯仑、俞敏洪等人为首的“92派”。

这股风潮,直接影响到了李永新,甚至他之所以选择从事教育行业,也是因为有俞敏洪这位行业“先驱”做典范。

但李永新看学弟学妹的这个语气,似乎现在又回到了“铁饭碗”更加吃香的趋势。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李永新心中直痒痒,但有不好意思导师打断谈话,一直等到学弟学妹离开之后,才问出自己的疑惑。

导师想了想,认真的回答道:“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和你们一样有冲劲,倾向于更加稳定的考公之路,才是现在大多数毕业生的常态。”

说着,导师似乎想到了什么,转念对李永新建议道:“现在考公的学生这么多,但是又没有相关的知识,如果你能够办一个考公被培训班的话,应该会很受欢迎才对。”

一语惊醒梦中人,李永新瞬间捕捉到这个行业的前景。

李永新本身就是相关专业出身,对于这个行业再清楚不过了。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此时考公的人数还没有那么多,录取率大概在10:1左右

而参加考公的学生,其实大多数根本没有进行过相关的系统学习,能不能考上基本都是碰运气。

可以说,现在是考公难度最低的时候,只要拥有一定的相关知识,那么考上基本也都是板上钉钉。

而李永新恰恰有信心,只要经过自己的培训,那么百分之八十的考生都能够考上理想的岗位。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行动总好于空想,想明白其中关窍的李永新,立刻开始新一轮“招兵买马”,凭借开始细致规划起考公培训的内容与流程。

终于在2001年的时候,李永新成立了自己的第一个考公培训班。

但现在又有一个问题摆在面前,那就是没钱了。

或许是因为先前的经历,到之现在大部分的投资商,都不愿意将钱投给李永新。

万般无奈之下,李永新只能连夜回去找母亲鲁忠芳。

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妈,借我30000元!”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如果是其他人跑到自己面前,开口就是要三万,估计鲁忠芳早就拿着扫帚赶出去了。

但是面对自己的儿子李永新,鲁忠芳却一句话也没说。

她默默起身回屋,再出来的时候,手里竟已经多出一张存折,上面正是她这些年攒下的三万块钱。

鲁忠芳将存折交给李永新,只嘱咐了一句“在外照顾好自己”,除此之外便再不做询问

她对李永新的这种信任,在这个世界上,恐怕也只有父母才能够做得到。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而李永新,也没有辜负母亲的这一份信任。

在拿到钱之后,李永新并没有胡作非为,第一时间将钱全部投入到培训事业之中。

带了2003年,“中公教育”正式成立,李永新便将母亲的这三万块钱,全部折算成了公司的股份,占据了41.36%的股权。

鲁忠芳成为“中公教育”名副其实的第一大股东

而作为创始人的李永新,所占的股份也仅仅才18.35%而已。

恐怕此时的鲁忠芳做梦也想不到,这41.36%的股份到底值多少钱。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自从“中公教育”成立以后,李永新就非常注重课程的质量,年年更新教学的内容,以提高“中公教育”在市面上的竞争力。

除此之外,李永新还非常重视分校的质量,维护“中公教育”的名声

为此李永新对于直营与代理的要求也不一样。

直营自然不必多说,一切都在李永新管辖范围内,属于分公司性质,能够最大程度保证质量。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而代理模式天高皇帝远,就比较麻烦一些。

对此李永新采取的方式由“中公教育”来把控师资与教材,最大程度保障教育的水平与质量。

而代理商负责的,也仅仅是场地、生源这种,与教育水平没有直接关系的内容。

通过正两种模式并存,稳步发展的方式,“中公教育”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就将业务扩张到全国30多座城市

2011年,李永新携“中公教育”上市,一夜之间身价暴涨9亿,鲁忠芳、李永新一举跻身世界百亿富豪之列。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到如今“中公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从当初的一间小培训班,已经发展到如今坐拥1859家分校。

手底下各类的专业教师,也高达18000名,光是一年的营收就能够达到112亿。

凭此,“中公教育”的市值也是一路飙升到2687亿。

如果鲁忠芳所持股份按照现在来折算的话,大概相当于1109亿左右

可以说,李永新是真正做到了“一饭千金”。

吉林首富李永新:23岁白手创业,如今坐拥1859所分校,一年营收122亿

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永远都是最无私。

就像当初李永新一张口,母亲鲁忠芳二话不说就拿出自己积攒的三万元,甚至都不过问这些钱到底用在了什么地方。

即便之后这笔钱已经相当于1109亿了,鲁忠芳依旧没有要过问的意思,全权就给李永新来掌管

其实,父母与子女之间哪有那么多算计。

无非就是“有钱一起花、没钱一起扛”,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这就已经够了。

原创不易,抄袭、洗稿必将深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48小时与我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伟业   培训班   录取率   吉林   分校   首富   导师   考生   当初   父亲   母亲   国内   公司   李永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