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释放善意,提出改善中澳关系4点要求,澳大利亚“不识抬举”

特朗普当政时期,澳大利亚追随美国出台很多反华政策。为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中国对澳大利亚发起经济反制,双方展开激烈博弈。随着中美关系陷入低谷,中澳关系也遭到重创,澳大利亚对华出口也大幅下降。为挽回局势,澳国内大资本集团勾结欧美国家炒作铁矿石价格,试图以高价向中国出口铁矿石来弥补其他领域的出口损失。可中国一面利用多元化进口渠道稀释澳方在铁矿石供应方面的优势,另一面在国内限制相关产能,提升冶炼效率和质量,降低对大宗原材料的需求。最终,澳大利亚对铁矿石的炒作只能不了了之。作为一个以初中级产品出口为主的出口导向型国家,澳大利亚国内市场狭小,非常依赖国际市场。可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后疫情时代来临,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中国成为少数具有活力的经济体,澳大利亚对华出口停滞给其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中方释放善意,提出改善中澳关系4点要求,澳大利亚“不识抬举”

中澳关系陷入当前困境的根本原因是澳大利亚政府追随美国反华,如果澳方想改善两国关系,那首先应当反思自身的反华政策。可几年来,澳大利亚高层不仅不反思自身的问题,反而屡屡放出无知的言论,称“变化的是中国而不是澳大利亚”,所以必须中国放弃对澳的经济反制措施澳方才会考虑改善对华关系。很显然,澳大利亚是抱着鸦片战争时期的列强态度来看待对华关系。但中国已经不是那个积贫积弱的国度,自然不会接受如此傲慢的态度。长期僵持的两国关系令澳大利亚社会付出巨大代价,可中国并未如预想中屈服,反倒是此前态度咄咄逼人的美国频频放出对华缓和信号。

不久前,中美围绕双方经济争端再次开启会谈,气氛比舍曼访华时有很大改善。无奈之下,澳大利亚也开始谋求改变对华关系,借助20国集团外长会议举行中澳外长会晤。对于澳方的努力,中方也予以回应,提出改善两国关系的四点要求。而此时,澳高层依旧不愿放弃高傲的态度,称不会响应中国的要求。

据澳媒报道,中澳两国外长日前举行会谈,为缓和两国关系奠定基础。在会晤结束后,中国外长王毅给予高度评价,称该会议是两国稳定关系的第一步。而外界也认为,这是中澳关系“解冻”的重要契机。随后,王毅外长提出改善中澳关系的四点要求。第一,坚持把中国视为伙伴而不是对手。第二,坚持两国之间的相处方式,即求同存异。第三,坚持不针对任何第三方或被任何第三方控制。第四,坚持建立积极务实的社会基础和公众支持。王毅外长呼吁,希望澳方抓住当前契机,付诸实际行动,重塑对华正确认知,为改善中澳关系减少负资产,积累正能量。

中方释放善意,提出改善中澳关系4点要求,澳大利亚“不识抬举”

无论从哪个层面看,王毅外长的要求都合情合理。毕竟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基础是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对待,中国绝不可能与一个敌视中国的澳大利亚建立良好关系。可澳大利亚高层似乎并不愿放弃高傲的态度,反而以非常直接的方式宣称不会响应中国的要求。澳总理阿尔巴尼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澳方不会响应要求,只会响应自己国家的利益。当被媒体问及根据中国新华社报道,两国外长一致同意消除两国关系障碍和他的“不会响应”的言论有矛盾时,他避实就虚的表示,不会听中国媒体说什么,只会听澳外长黄英贤说什么。

可随后,阿尔巴尼斯立刻承认该会晤具有建设性,令两国关系修复向前迈进一大步。但他再次强调,尽管澳联邦政府已经更迭,但并没有改变对中国的看法。虽然澳愿意和所有国家建立良好关系,但也会在必要时捍卫自身利益,所以澳只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和中国合作。

与澳总理的言论相似,澳防长马勒斯在上任后首次访美时宣称,澳大利亚对使用武力和胁迫来推进领土主张的行为表示担忧,就像在南中国海发生的那样。而且他还表示,印太地区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战略区域,暗示中国早些时候与所罗门群岛签署的一项安全协议已经侵入到澳大利亚势力范围。为此,他呼吁美国和英国与澳大利亚密切合作,增强澳军事力量,以保证澳能将潜在的对手部队和基础设施遏制在远离澳大利亚的区域。

中方释放善意,提出改善中澳关系4点要求,澳大利亚“不识抬举”

尽管澳大利亚高层前后矛盾的言论和做法引起很多解读,但根本原因还是澳大利亚未能正确认识自己在国际社会扮演的角色。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澳之间的关系僵局是澳大利亚对自身的一个“误会”。

一方面,澳大利亚认为中国已经“侵入”澳大利亚的“势力范围”。从三十年战争开始,全球多数重要大国都形成浓厚的“势力范围”意识,围绕势力范围的争夺和维持也就自然成为很多重大国际事件甚至战争的主要内容。冷战结束后,欧美国家依旧将势力范围看得很重,并将势力范围的稳定作为战后国际体系稳定的基础。多年来,澳大利亚一直自诩发达国家,认为自身应当与美英德等强国并列,而作为强国就应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冷战结束初期,澳认为亚太地区已经出现“权力真空”。所以其一度大力插手亚洲事务,妄图成为“亚洲警察”。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澳大利亚的国力完全撑不起自己的野心。

经过几年的尝试,澳不仅没能成为亚洲的主宰,反而消耗掉大量宝贵资源。随着中国的崛起,澳大利亚在亚洲的存在感更是无限接近于零。对此,澳方始终不肯承认自己的孱弱,反而指责中国是在“扩张”。尤其当中国开始与南太平洋岛国发展关系时,澳大利亚更是感到被触及“逆鳞”,因为澳方长期将该地区视作自己的“后院”。特别是中国与南太平洋岛国的合作都是高度透明,及时公开各种信息,这在澳大利亚高层看来无异于一种侮辱和挑衅。

中方释放善意,提出改善中澳关系4点要求,澳大利亚“不识抬举”

如新一轮太平洋岛国论坛即将开始,澳大利亚太平洋部长康罗伊专门表示,应利用太平洋岛屿论坛的区域架构来支持我们的安全需求,而不是与外部合作伙伴接触,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就很能表现澳对中国加强与南太岛国合作的焦虑,以及对自身无能的愤怒。所以面对中方合情合理的要求,澳方直接选择无视。

另一方面,澳大利亚一直以殖民者心态来对待中国。虽然全球殖民体系已经崩溃多年,但澳大利亚始终有着奇异的殖民者心态,认为自己是旧时代的列强,大部分亚太国家都是殖民地,这也是其试图成为“亚洲警察”的重要主观动力。可当中澳关系恶化后,中国不仅没有顺从澳大利亚,反而针锋相对采取反制措施,这极大打击澳的民族自信。也正因此,澳社会的很多民调都显示,许多民众都对中国持负面看法。更让澳无法忍受的是,双方关系僵持的几年时间,中国没有展示出焦急,这等同于对澳的无视。然而,澳既无法真的断绝与中国关系也无力将中国赶出所谓的势力范围,那就只能通过公开的狠话来展现自身的强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澳大利亚   关系   不识抬举   反制   太平洋   岛国   外长   亚洲   美国   中方   中国   善意   势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