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Y打败五菱神车登顶,特斯拉卖爆!比亚迪笑了:全球新能源车销冠是我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林前

7月8日,乘联会发布6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数据。

数据显示,6月份,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94.3万辆,同比增长22.6%,环比增长43.5%,6月零售环比增速处于近6年同期历史最高值。1-6月累计零售926.1万辆,同比下降7.2%,同比减少71.5万辆,其中,3-5月同比减少103.1万辆。

新能源汽车市场依旧火爆。数据显示,6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为27.4%,环比提升0.8个百分点,较2021年6月15.3%的渗透率提升10.8个百分点。其中,比亚迪、特斯拉中国分列6月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前二,分别卖出133762辆和78906辆车。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不仅体现在渗透率,还有爆款车型对销量榜单的屠榜。时代财经从特斯拉方面获悉,Model Y今年6月交付52557辆,位居国内单一车型销量第一,在此之前该车型已经超越神车H6位居SUV细分市场第一。懂车帝数据显示,5月份,五菱宏光MINIEV、比亚迪宋PLUS DM-i也完成对朗逸、速腾、卡罗拉、凯美瑞、哈弗H6等经典燃油车型的超越。

Model Y打败五菱神车登顶,特斯拉卖爆!比亚迪笑了:全球新能源车销冠是我

来源 | 上汽通用五菱官网

比亚迪上半年销量力压特斯拉

乘联会数据显示,从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看,一汽-大众、比亚迪、上汽大众霸占榜单前三,销量分别为21万辆、13.3万辆、11.5万辆,特斯拉则以7.8万辆的成绩跻身榜单前十。增速方面,特斯拉、比亚迪、一汽-大众位居前三,同比增速分别为177%、171.6%、51%。长安汽车、吉利汽车、一汽丰田、广汽丰田等主流车企同比增速也均在11%以上。

不同于“南北大众”依赖燃油车打天下的局面,比亚迪与特斯拉冲进榜单前十,主要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爆发。数据显示,6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为27.4%,环比提升0.8个百分点,较2021年6月15.3%的渗透率提升10.8个百分点。今年前5个月,我国新能源车份额占全球市场59%。

Model Y打败五菱神车登顶,特斯拉卖爆!比亚迪笑了:全球新能源车销冠是我

来源 | 比亚迪官网

与此同时,比亚迪时隔三年再次夺得全球新能源车销冠名头。根据比亚迪公告,其上半年累计销量64.63万辆。根据特斯拉公布的交付数据,其上半年共交付新车56.4万辆,同比增长46%,与比亚迪相比,其少卖了约8.2万辆车。有业内人士表示,特斯拉主要是受供应链影响,此前累计停产约22天,且长时间未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并非订单量不足所致。

对于特斯拉与比亚迪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平安证券研究所汽车团队分析报告称,供应链和产能将成为今年新能源车销冠花落谁家的关键。平安证券指出,特斯拉2022年没有新车上市,销量增长动能主要依靠增加产能,除上海超级工厂外,其柏林和得州两座超级工厂受供应链影响尚未达到产能预期,全年150万辆的销量目标是不小的挑战;比亚迪目前共有8家工厂(含在建),除产能外,车型的丰富也将为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增长提供较强动力,如果供应链稳定,比亚迪全年或将冲刺200万辆目标。

Model Y打败五菱神车登顶,特斯拉卖爆!比亚迪笑了:全球新能源车销冠是我

来源 | 特斯拉官博

据时代财经此前了解,特斯拉将在7月份对上海超级工厂进行产线改造计划,试图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交付能力。改造完成后,上海超级工厂预计每天可生产约1200台Model 3、2000多辆Model Y。这也意味着,扩产完成后,特斯拉上海工厂年产能将提升至110万辆。

政策利好纯电车市场

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插混、增程式等非纯电技术路线的汽车在其中所占销量份额不低。据悉,比亚迪在上半年取得64.63万辆的成绩,纯电与插混的比例约为51%:49%。而位居造车新势力头部阵营的理想汽车所售车辆均为增程式车,东风岚图、哪吒汽车、自游家、长安深蓝等也在布局这一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行业中对于纯电、混动的看法存在一定分歧,这种分歧近期也引发了一场隔空骂战。近日,华为终端BG CEO、智能汽车BU CEO余承东称,增程车不够先进是胡扯。而长城汽车魏牌CEO李瑞峰则表示,“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词”。

“总体来看,增程式混动技术效率确实不如纯电汽车,应大力发展纯电汽车。”7月7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另有业内人士表示,长期来看,增程式虽属于过渡技术,但市场当前对增程式、插混车型仍有较大需求,技术先进不一定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7月7日,工信部发布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对2024年 2025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作出明确要求,同时新增积分交易市场调节机制,建立积分池制度。

根据梳理,相较于2021年 2023年的双积分政策,征求意见稿的变化主要在两点,第一,相同续航里程下的标准积分降约40%,积分上限同步下调,其中插混车型单车标准积分最高1分,较2021年 2023年版的1.6分下降37.5%;第二,明确了2024年 2025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28%和38%,较2021年 2023年的14%、16%、18%有较为陡峭的提升。

平安证券指出,征求意见稿意在促使企业加大电动车的生产比例,更快完成电动化转型。若后续正式稿维持相应政策不变,则低油耗车型的积分计算视同燃油车,可能对普混车型的生产积极性带来一定负面打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特斯拉   新能源   大众   销量   程式   车型   积分   工厂   数据   全球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