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花一分钱,18天时间吞下千亿巨头,看看人家的商业思维

只用了18天时间,一个成立不到两年、几乎空壳的公司,吞掉一家百年历史、每年超过百亿净利润,市场价值超过两千亿的老牌企业。而且是用对方的资产做抵押,找银行借钱吞掉了对方。

世界上会有这样的生意吗?

不花一分钱,18天时间吞下千亿巨头,看看人家的商业思维

有的,这是李泽楷2000年干的。是李泽楷在长江集团工作时,觉得父亲李嘉诚给自己开的工资太低了,于是两年之后,他跟父亲借了4.5亿美元出去创业,赚了50亿人民币,他用这笔钱创办了盈科集团。

1999年,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李泽楷找来父亲十分欣赏的经理人袁天凡担任副主席。袁天凡是什么人呢?他曾经放过这样的狠话,若不是李嘉诚,我不会给任何人打工。

那李泽楷有多厉害呢?他只靠着数码港的PPT就成功说服香港政府获得大量土地。于是他们两人一拍即合,联手迅速行动。

不花一分钱,18天时间吞下千亿巨头,看看人家的商业思维

1999年5月,数码港顺利借壳上市,借助互联网的浪潮,盈动数码市值从百亿飞跃至两千亿港元,直逼长江实业一举成为香港市值前十的公司,李泽楷也因此成了亚洲互联网神话的缔造者和新世纪的财富英雄。

而且他的神话还在持续放大,市场看多互联网、看空传统产业的情绪越来越浓烈,盈动数码的市值也不断的飙升。然而,置身神华中央的李泽楷和袁天凡看着公司股价猛涨,内心确实越来越不安。他们都非常清楚,要将盈动数码的蓝图变成现实,不但需要漫长的时间,而且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一旦互联网的狂热不在,他们的实际价值绝对支撑不起几千亿的市值。更重要的是,他们都从内心认定,已经极不理性的互联网狂热很快就会潮水退去。

2000年初,英国大东电报局决定把香港电讯出售给新加坡电信,这则消息在当年的香港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意味着香港最大的电话系统将落入其竞争对手新加坡手中,该事件影响极广,已不仅仅是一般的商业并购。当时香港电讯具有非常可观的发展前景,其总资产高达3000多亿,如果能拿下香港电讯。李泽楷每年都能得到超过百亿的利润,因此他势在必得。

由于香港电讯的高收益性,除了李泽楷以外,还有很多富商都想拿下这家公司。为了打败这些竞争对手,李泽楷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至少也要支付上百亿美元。李泽楷担心被他人抢先一步,马上开始着手筹备资金。

移动公司当时虽然是职高,但是却没有一分钱的收入,说白了就是一个空壳的公司。没有资产的盈动数码拿不出钱,那如何让银行借钱就成了最大的难题。

不花一分钱,18天时间吞下千亿巨头,看看人家的商业思维

两人用尽办法,最终看到了一丝希望。

他们从法令中发现,只要盈动拿下大东电报局手中股份,他们还能进一步收购整个香港电讯。

他们找到了打开银行借款之门的钥匙,用香港电讯做抵押去收购其余股份。简而言之,不要看盈动数码,要看香港电讯,以后还钱的是香港电讯。这个逻辑成功说服了银行。

李泽楷和汇丰银行签订协议,15天内香港的30家银行会通过李泽楷1800亿的贷款申请,并下发这笔钱,李泽楷也不用任何抵押。但是,如果未能收购香港电讯,李泽楷就要承担50亿的手续费。

其实,李泽楷的这个做法十分危险,他不仅要在五年内还完1800亿,还要支付每年70亿的利息。

好在虎父无犬子,李泽楷这次真的赌赢了。在他成功收购香港电讯后,他的公司市值飞涨,股票也不断上升,给他带来了巨额利润。

一个几近空壳的公司,只用了18天就鲸吞了一家年净利润超百亿的百年实业公司。凭借着互联网的狂热,李泽楷缔造了奇迹。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互联网泡沫破碎,电讯盈科市值从5600亿跌至310,香港电讯也仅剩20多亿的利润。只有负债一天天越滚越大。

为了还钱,李泽楷将能卖的资产全卖了,其中就有腾讯20%的股票。但对于彼时的李泽楷而言,还债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因此,李泽楷同世界首富擦肩而过。

关注我们,每天给你分享有关赚钱的那些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新加坡   长江   空壳   香港   天时   市值   狂热   巨头   思维   利润   银行   商业   数码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