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 Nelsen:投资大佬不靠技术也能在生物制药领域创业|前哨

你好,这里是科技前哨,继续跟你分享新兴科技企业有关的新鲜见闻。

很多时候创业投资都被看作有技术、行业内人士的专利,但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Robert Nelsen没有技术也能在行业里创业成功。

他2020年成立的初创公司Resilience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就讲起了加速药物研发的故事拿下8亿融资,是什么让众多投资人都如此相信他?是人傻钱多,还是有别的优势?科技前哨今天就和你一起看看这位投资人非常大胆的创业史。

1.出名投资人的“大胆”尝试

Resilience的创始人Robert Nelsen在医药界十分出名,是传奇医疗投资机构ARCH Venture Partners的联合创始人,参与过 150 多家公司的创建、融资和发展。

这些公司中39 家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其中包括Illumina、GRAIL、JUNO Therapeutics、Twist Bioscience、蓝鸟生物等多家垂直领域巨头。

在失败率很高的医疗领域这样的投资战绩可以说是战功赫赫,因此他也多年入选“福布斯全球最佳创投人榜”(The Forbes Midas List),Nelsen分享投资经验时说,投资就要敢于承担风险,相信你投资的企业和未来,锁定正确的人才共同奋斗,只有大胆、富有想象力的冒险者才能在失败中找到成功的机会。

这也是他下场成立Resilience的原因。2020年Nelsen对美国政府应对新冠疫情的无能反应而感到沮丧,再加上他所处的行业正是医疗行业的投资行业,投资资源、技术资源都有,所以他决定要做点什么,第一步就是创办一家公司生产新冠疫苗和核酸试剂。

他从 ARCH Venture Partners 和 8VC 在内的投资者中筹集到了 8 亿美元的融资,还汇集了医疗保健和生物科学领域的行家担任要职,比如公司首席执行官 Rahul Singhvi就来自科技前哨介绍过的医疗企业孵化机构Flagship;一位公司董事是前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局长;运营主管是罗氏基因泰克前执行副总裁。

Robert Nelsen:投资大佬不靠技术也能在生物制药领域创业 前哨

2.找到需求用时间差创业

在做疫苗的过程中Nelsen发现了医疗供应链中的关键漏洞:当今的制造业无法跟上科学创新、医学发现以及快速生产和大规模分销药物的需求。

面对新冠疫苗开发的全球竞争和解决医药产业链需求,Nelsen迅速调整方向,把公司发展战略调整到了打通科研端与制造端。

这样突然调转船头在互联网、消费行业必然没有出路,但医药行业有个问题,药物研发周期长,研发完成后落地制造的周期更长,投资人都很有耐心,并不会天天追着你成果如何,只要能在合理的时间段内构筑起产业优势,调整船头并不是什么问题。

为了持续经营下去,他先与美国著名的mRNA疫苗公司Moderna合作,帮助其在加拿大生产mRNA疫苗并在全球销售,获得一定资金后,他开始了自己的上下游布局。

第一步,他选择从研发侧入手,构建起研发的基础,他的方法很简单合作、收购科研界取得新进展的项目。

很多人以为研发都是烧钱大户,不应该是第一步要走的地方,其实他们搞错了药物产业的流程,药物从原型研发到临床实验再到制造生产。

投入最大的是临床阶段,原型研发慢,但常常花不了太多钱,手里有在研发的项目也能给投资人交代,不愁后续的融资和发展,实际看他的做法也是如此。

2021年10月,Resilience与哈佛大学达成合作,签署了5年研发协议,Resilience承诺提供3000万美元的资金来支持哈佛的生物制造研究,哈佛则为公司提供生物制剂制造技术的帮助。

2021年12月,Resilience收购了无细胞蛋白质合成技术公司 SwiftScale Biologics,无细胞蛋白质合成技术是科研界的新发现,它消除了在药物制造过程中使用活细胞的限制,从而缩短了生产时间,减少了批次间的差异性,提高了难以生产的蛋白质的可扩展性。

2022年6月,他又与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成立合资企业,加快开发和制造为癌症患者提供创新的细胞疗法。

研发端有了科研机构做支持,Nelsen迈出了第二步,向制造端发力,在研发还没有取得成果,临床还没有开始烧钱的时刻,药物生产这个才是他们能赚取现金流,持续活下去的关键。

2021年,Resilience收购了知名医药制造企业蓝鸟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制造工厂;2022年扩张了在阿拉楚阿、佛罗里达州、波士顿和多伦多的工厂产品线;目前正在马萨诸塞州建造一个新的、支持疫苗和基因治疗的工厂,预计2023年完成。

3.永远在关注需求的路上

一系列布局推进中,Nelsen也没有放弃对需求的关注,科技前哨的小伙伴发现,他最近又关注到了医药行业对其他新技术迟缓的问题。

他在一次采访时已经提到,“我们希望投资机器学习领域,因为我们相信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大数据将会彻底变革生物医药产业。”

可惜科研领域都用上了AlphaFold研究蛋白质时,医药行业却没有广泛运用这类工具,不过这又给了他新的机会。

Robert Nelsen:投资大佬不靠技术也能在生物制药领域创业 前哨

4.有投入也有回报

当然,这个故事听起来非常像空手套白狼的例子,但根本上是一个人资源运营能力和个人信用的背书。

从2020年Resilience成立开始,Nelsen获得的投资都是大手笔,2020年新冠疫情形势严峻,主打疫苗产品让它获得了8亿美元的投资,2021年Resilience加速扩张工厂和技术,又获得了6亿美元的投资,上个月的D轮融资,Resilience再次获得了6.25亿美元的投资。

如果只是一直烧钱,后续不会有投资人一直追加如此多的投资,这当中有一部分肯定是看在Nelsen的面子上给的赞助,但持续给了这么多,很大原因还是对Resilience这两年不断布局的肯定。

两年一路狂奔,Resilience已经确定了研发方向并且拿下了几笔大订单,也形成了生物制品、细胞疗法、基因治疗、核酸和疫苗方面的生产制造基础,甚至与美国国防部签订了制造单克隆抗体的合同;与武田的血浆衍生疗法业务部建立了多产品开发和制造合作;与开发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治疗方法的基因治疗公司 Opus Genetics 签署战略制造服务协议。

Robert Nelsen:投资大佬不靠技术也能在生物制药领域创业 前哨

虽然Resilience希望自己成为加速研发到生产的制药企业,它一路上无论是研发的布局,生产端的发力都更像是从勇士成为恶龙的过程。

毕竟要实现端到端的无障碍生产靠的不止是资源运营,还要有新的技术才行,但Nelsen的创业之旅还是能给我们不少启发,靠信用填平资金缺口,产业规律留下时间窗口,也是种方法。

抓住你所在的行业特点,有时候创业的方法有很多,只是通往创业成功的路永远不简单。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希望你能有所收获,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这会对我们非常有帮助,更多精彩内容下周再见~

科技前哨,每天都为你点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前哨   蓝鸟   大佬   基因治疗   生物制药   技术   投资人   疫苗   融资   药物   领域   行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