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之鉴在前,又有中企不听劝想进“水果链”?

“本文原创,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苹果公司在我国经过十多年深耕,已经发展出相当强大的供应链体系。我国有近百家企业都是苹果公司的供应链,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电子厂富士康了。富士康每日都高达十万员工都在为苹果部件组装而忙碌着。

前车之鉴在前,又有中企不听劝想进“水果链”?

在很多人看来,进入苹果供应链就意味着高收益,未来的营收可以高枕无忧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从苹果公司每年发布的供应链名单中就能看得出来,供应链名单的更换还是很频繁的。

从苹果公司最近一次公布的供应链名单中可以看到,我国就有34家企业被从其供应链中移出。这些被排除的企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前车之鉴在前,又有中企不听劝想进“水果链”?

进入苹果供应链并不是一件好事,欧菲光便是前车之鉴。

欧菲光被移出苹果供应链的事情想必很多人都有所了解。自从老美将欧菲光列入“实体名单”之后,苹果公司便不得不与欧菲光停止了合作。

在退出苹果供应链之后,欧菲光可谓损失惨重。因为在进入苹果供应链之后,苹果公司会要求企业为其单独开一条生产链,专门用于组装苹果设备,不得生产其他产品,连该工厂自己的产品也不行,限制是很大的。

前车之鉴在前,又有中企不听劝想进“水果链”?

欧菲光便是这样,此外,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欧菲光还斥巨资从海外订购了一批特殊的设备,这些设备并不适用于其他生产线,也是因此,在退出苹果供应链后,整条供应链陷入瘫痪,欧菲光不得不将这批设备以极低的价格出售。

而在这之后,欧菲光利润损失了90%,市值与巅峰时期相比蒸发了超过500亿,。

但所幸的是,欧菲光实力雄厚,已经成功转移业务重心,将目光放在智能汽车业务和ARVR等领域上,作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前景还是很可观的。

前车之鉴在前,又有中企不听劝想进“水果链”?

如欧菲光这样实力强大的企业都尚且如此,要是换了其他中小企业,恐怕情况就不会这么好了,甚至可能面临破产。例如曾为苹果提供屏幕的JDI也已经杳无音讯。

除了欧菲光之外,GTAT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为了拿到苹果公司的订单,GTAT答应苹果将在蓝宝石玻璃研发上投入巨资,并独家提供。结果到了最后苹果跑单了,GTAT的市值直接蒸发了92%宣告破产。

前车之鉴在前,又有中企不听劝想进“水果链”?

人民日报就曾呼吁,要减轻“苹果依赖症”了。但现在又有企业在争取进入“水果链”。

欧菲光的前车之鉴尚历历在目,现在又有中企想着进入苹果供应链了。

据悉,京东方正在推进ltpo OLED屏幕的开发,以满足苹果公司的需求,争取进入苹果供应链。除此之外,维信诺和华星光电也在积极向苹果发送样品。

三星和LGD一直是苹果公司主要的显示器供应商,三星占据了约67%的份额,LGD占了约28%,能留给我国企业的份额也不过5%。

前车之鉴在前,又有中企不听劝想进“水果链”?

而且,事实上,进去苹果供应链能获得的收益并不如外界猜想的那么多。

全球第二大笔记本电脑制造商仁宝(Compal Electronics)此前就是苹果公司的主要供应商。但在近日仁宝因为无法再忍受极低的利润率宣布退出苹果供应链。据悉,仁宝的毛利率仅有3%—4%,目前仁宝已经解散了对苹果的服务团队。

进入苹果供应链并非好事

我们可以看到,苹果公司正在利用各企业之间的竞争相互限制,降低成本,甚至会直接跑单。

高收益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诚然,有的企业在进入苹果供应链后获得了成功,毕竟,苹果作为科技巨头企业,能进去它的供应链也就意味着自身的实力得到了认可,未来在与其他企业合作时也更有底气。

前车之鉴在前,又有中企不听劝想进“水果链”?

但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和理性,不是说不能进入苹果供应链,毕竟贸易是全球化的,能从中获利我们何乐而不为。但是企业也要有其他的业务来保证营收,不能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最关键的是,企业应该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当自身实力足够强大的时候,多的是人上门来寻求合作。就像华为,即使经历了重重限制,但还是获得了很多国际上的商务订单。

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华为”。对此大家有何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一起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三星   前车之鉴   苹果公司   华为   收益   水果   强大   苹果   名单   设备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