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如何科学饮水


日常生活如何科学饮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水份占体重65%,所以会喝水很重要,体内水的主要来源包括饮水、食物中的水。一般情况下,我国居民通过饮水获得的量约占总水量的50%,通过食物获得水分占总水量的40%。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总水适宜摄入量为3000ml,每天水的适宜摄入量为1700m,从食物中获得水为1300ml;女性每天总水适宜摄人量为2700ml,每天水的适宜摄入量为1500ml,从食物中获得水为1200ml。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水的适宜摄入量不同。孕妇因孕期羊水以及胎儿,水分需要量增多。孕妇每天总水适宜摄入人量为3000ml,乳母每天总水适宜摄人量为3800ml。不同环境下,如高温、高湿,寒冷、高海拔等特殊环境,机体对于水分的需求也会发生改变,需要及时补充水分甚至电解质。

喝水应主动、少量多次。感觉口渴已经是身体明显缺水的信号,应主动饮水,不要等到口渴了再喝水。喝水可以在一天的任意时间。每次1杯,每杯约200m。建议成年人饮用白水或茶水,儿童不喝含糖饮料。

每天如何喝水?

一般建议早、晚各饮1杯水其他时间里每1 2小时喝一杯水,睡前喝一杯水,有利于预防夜间血液黏稠度增加,睡眠时由于呼吸作用、隐性出汗和尿液分泌等,不知不觉会去失水分。起床后虽无口渴感,但体内仍会因缺水而血液黏稠,喝水可降低血液浓度,增加循环恤容量,建议早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温开水。进餐前不要大量饮水,否则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饮水的温度不宜过高。机体口腔和食管表面粘膜的温度一般为36.5-37.2 ,建议饮水的适宜温度在10 40 。水温超过65 ,会使机体口腔和消化道造成慢性损伤,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风险。

在进行身体活动时,要注意身体活动前、中和后水分的摄人,可分别喝水100-200mL,以保持良好的水合状态。当身体活动强度较大、时间较长时,需要根据机体排汗量等补充水分,并酌情补充电解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饮水   天水   黏稠   口渴   机体   水分   适宜   食物   身体   建议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