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亿进军光伏,猪企们搞起了新能源


撰文 凯旋

编辑 华锋



站到风口之上,猪都能飞起来。

这句话用到正邦科技身上,简直就是量身定制。

6月17日,上市猪企正邦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签署《“碳中和”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合作协议书》,以400亿元投资总额进军光伏产业。协议规定,双方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建设生态光伏、风电、分布式及集中式综合智慧能源约1000万千瓦。

消息发出后,正邦科技在6月20日开盘一字涨停。

但这份协议却引来了证监会的问询函,要求详细说明与国家电投开展本次合作的背景、目的与具体合作方式,与公司现阶段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规划是否匹配。

不仅是正邦,目前已经有多家上市养猪企业在光伏上有类似的动作。光伏是我国的新能源优势产业,养殖、畜牧等看起来与新能源毫不相干的行业,此时纷纷跨界进军,这到底是噱头还是真的看好?


猪企大举进军光伏

根据正邦与国家电投这份协议,国家电投为正邦科技提供清洁能源电力,采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正邦科技优先筛选生态能源用地、养殖场等屋顶资源,与国家电投签署屋顶租赁协议。双方将推进实施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推动农光互补、建筑光伏一体化等模式。项目以合资公司、租赁经营等形式推进。

实际上,养猪与光伏这一组合在业内并非新鲜事。

400亿进军光伏,猪企们搞起了新能源

2021年底,华统股份宣布公司与国家电投浙江新能源公司签订《碳中和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框架协议》,国电投浙江新能源在华统股份所属的养殖场区等及配套建筑新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根据华统股份用能需求,配套建设风能、潮汐能、光充储一体化系统、换电站、微风发电、供冷热系统及综合智慧控制系统等综合供能单元,为其提供清洁能源电力,采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

同时,双方还将共同打造智慧能源“碳中和”示范项目,共同开发整县(市、区)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工作,推进实施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

华统股份位于义乌市义亭镇姑塘工业小区,是由浙江义乌华统肉制品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对外销售的产品主要包括饲料、生鲜猪肉、生鲜禽肉、金华火腿、酱卤制品等。

今年4月,农牧上市公司天邦股份宣布与国家能源集团江苏电力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光伏、生物质发电等多个维度开展合作。

5月30日,又一家上市公司牧原股份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中披露,公司在猪舍和屠宰厂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优化能源使用结构,提升绿色发展水平。目前,内乡牧原肉食光伏项目已投入运行。

据了解,牧原的分布式光纤合作企业为阳光新能源。采用BIPV+水泥屋顶光伏+钢结构光伏车棚多种设计模式,不仅覆盖牧原办公楼、停车场、厂区走廊,还全面覆盖生猪猪舍、屠宰车间、分隔冷冻车间的屋顶,实现为小猪配齐光伏。该项目年提供清洁电力约230万度,帮助牧原通过绿色能源开展猪肉全生命周期碳减排管理。



为何是光伏?

传统养殖业与新能源在技术上是风牛马不相及,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联结。但在光伏领域,却由于优势不同而出现了奇妙的结合点。

上市猪企基本上都拥有大面积的养殖场,大部分都要支付租金,与其闲置,不如用来建设分布式光伏,从而也可以减轻公司运营成本。

比如正邦科技,该公司在浙江省内有19个养殖基地,在全国拥有24个屠宰加工厂,屋面可用面积约50万平米,经初步测算可开发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电约100MWp。大量在手的土地资源似乎是促成与浙江国电合作的关键。

400亿进军光伏,猪企们搞起了新能源

另外,猪企还有一部分生物质,比如动物粪便,也可以用来进行生物质发电,这些都有利于形成种养循环,减轻猪企自身的压力,转变能源使用方式。

同时,政策因素也推动了猪企与光伏的结合。

2021年6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到,试点方案应按照“宜建尽建”原则,在党政机关、公共建筑、工商业、农村居民屋顶总面积可安装光伏发电比例分别不低于50%、40%、30%、20%。

随着“整县推进”深入进行,分布式光伏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在整县推进模式下,由大型电力企业对户用光伏项目进行投资,投资主体基本上以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网、中国华能等央企为主导;同时,该模式对所有户用屋顶资源也将进行充分的技术评估,在设计上根据不同屋顶的特点可以进行分类后集中处理,简化了设计施工的难度。

猪企纷纷上马光伏,看似是进军新能源,实则是利用政策优势,进行资源置换。当然,这也是一件“双赢”的事情,以往的分布式光伏同样需要租赁屋顶,猪企与光伏的结合,不仅能节省土地资源,还能促进企业使用绿色能源,践行国家“双碳”战略,两全其美。

因此,说猪企“进军”光伏可能有点不太贴切,毕竟隔行如隔山。确切地说,应该是猪企利用自身优势,为新能源企业提供光伏发电载体,既迎合国家“双碳”战略,又为自己获得了免费的绿色电力,降低成本。




进军新能源不宜盲目

猪企搭上新能源的风口,是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顺应双碳发展趋势之举。那么,正邦科技为什么400亿进军新能源的操作,却引来了深交所的关注函呢?

因为,就在两周之前,正邦科技还因为资金紧张,公司旗下的商票发生了逾期。

6月8日,正邦科技发布《关于部分商业承兑汇票逾期未兑付的公告》指出,受猪周期影响,正邦科技及子公司江西正邦养殖有限公司等近期因流动资金紧张出现部分商票逾期未兑付的情形,截至公告披露日,逾期未兑付余额合计5.42亿元。

拿不出5亿还钱,却要投资400亿搞光伏?难怪引来了深交所的质询。

早在今年的年初财报季,正邦科技就因为业绩巨亏引发市场热议。根据财报数据,2021年全年,正邦科技实现营收477亿,较2020年小幅下滑3.04%;净利润亏损188亿,同比大幅下滑428%。而数据显示,自2004年到2020年,正邦科技的利润总和也不过只有99.7亿。

而且,在过去几年的疯狂扩产中,正邦科技动用大量杠杆工具,负债率高企。截至2021年末,公司持有货币资金余额51.33亿元,同比减少60.65%,其中受限资金32.98亿元,而同期有息负债余额232.48亿元,一年内将到期的债务金额合计188亿元。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已高达92.60%。

高杠杆、高利息下,正邦科技的现金流“捉襟见肘”。在此情况下,放出400亿进军新能源的消息,虽然在二级市场拉来了一个涨停,但股价刺激如昙花一现,不可持久,对于公司的市值并不能起到促进作用。在6月20日短暂的涨停之后,正邦科技股价出现了持续下跌。

在进一步梳理正邦科技与浙江电投的合作协议中,我们也发现,正邦科技扮演的角色并非如宣称的那样是直接投资者,而是以“协调支持”等字眼描述,具体如何实施,资金如何落实到位就更不得而知。

对于猪企来说,拥抱新能源是大势所趋,但如果主业都没有做好,盲目上马新能源,以概念和噱头赚得一时风光,到头来还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新能源   分布式   浙江   屋顶   能源   协议   股份   国家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