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闷头造车,打了哪些“捞钱巨头”的脸?

华为问界M7成功造车,让网友不禁感叹:余承东吹的牛皮都实现了,现在就看销量到底能不能实现了?

华为闷头造车,打了哪些“捞钱巨头”的脸?

余承东曾经在问界M5上市时立下豪言壮语,一年销量达到30万,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在中国非常火爆的特斯拉,去年销量不过32万,余承东凭什么认为,问界系列能够突破特斯拉?

除了问界M5在87天的时间里销量破万,给M7的上市打了一个强心剂之外,问界M7实力也确实很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华为闷头造车,打了哪些“捞钱巨头”的脸?

增程式混动解决续航焦虑

新能源汽车最大的一个痛点就是开车怕没电,充电太慢,就像手机一样有续航焦虑。

华为闷头造车,打了哪些“捞钱巨头”的脸?

与普通的混动汽车不同,增程式混动除了能够完美解决续航焦虑,还能以极低的油耗完成驾驶,减少对汽车电瓶的损耗。

问界M7搭载了1.5T4缸发动机作为增程器,外加双电机,百秒加速时间只需4秒,城市通行只需用电形式,涉及到长途才会拥有,到时只需加满油就可出发。

华为闷头造车,打了哪些“捞钱巨头”的脸?

不会在还没有出发时就担心没电的问题。

华为鸿蒙系统独家加持

独家是什么概念?就是我有你没有。

华为闷头造车,打了哪些“捞钱巨头”的脸?

如今站在数字化浪潮下,连汽车都讲究智能,现在汽车行业的“核心三大件”都已经非常成熟了,只要有优秀的加工企业、先进的技术加持、严格的质量筛选,汽车质量就不用担心。

余承东曾经说过,现在的汽车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工业时代,最难的不是三大件,而是如何将它变成一款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

华为闷头造车,打了哪些“捞钱巨头”的脸?

华为在这方面有着先进的优势,毕竟华为鸿蒙智能座舱积累了30年的技术结晶,为汽车市场的30多种环境提供了智能化技术方面,其用于汽车领域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都有了深度的合作。

凡是习惯用华为系统手机的用户,使用这款汽车的系统相当的轻车熟路,汽车就像成了一个大玩具。

华为闷头造车,打了哪些“捞钱巨头”的脸?

百万“BOSS级”豪车体验

这其实是一个梗,余承东在问界M7的发布会上自信的表示,这款车的舒适性绝对超过埃尔法、克萨斯等一种品牌,打造超越百万豪车的舒适体验。

余承东之所以敢这么说,还是因为产品给他的底气。

华为闷头造车,打了哪些“捞钱巨头”的脸?

先是问界M7的尺寸和布局,采用了2+2+2的6座布局,尺寸为5020 1945 1775,轴距达到了2280mm,无论是第2排还是第3排,空间都非常充裕。

只有够大,才能做得舒服。

同时只有材料用得够好,才能称得上是百万座椅。

其中6座布局采用全车独立6座椅设计,第1排和第2排拥有扶手设计, M7还将实现第2排全电动调节,不同座椅的加热、通风、按摩功能。

华为闷头造车,打了哪些“捞钱巨头”的脸?

而且这些座椅皮革全部采用高级真皮材料,用手触摸就能够感到皮革的细腻和质感。

华为闷头造车,打了哪些“捞钱巨头”的脸?

不得不说,华为车子没造之前太低调了,其实早在2004年所以就申请了第1个汽车专利,2020年华为更是把原价几十万的激光雷达打到了1000元左右,让十几万的家用车一样用得起激光雷达,但是被问造不造车,他依旧说不造车。

华为闷头造车,打了哪些“捞钱巨头”的脸?

于是网友和科技巨头都说他起步晚了,赶不上新能源浪潮了。

但是华为还在不断申请汽车方面的各项专利,其操作之谜,让人不得不猜想,华为在下一局大棋。

果然,说自己不造车的华为,在2022年一口气推出问界M5和问界M7,让新能源汽车领域再次掀起浪潮,让特斯拉多了一个竞争对手,国产汽车品牌再次崛起。

华为闷头造车,打了哪些“捞钱巨头”的脸?

即使华为造了跨界系列,但华为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造车,而是要做中国的博士:全球第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华为之所以这么布局,是因为之前手机行业在美国那吃了亏,知道相比较生产汽车,研发更重要,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任何一个行业都会受到别人“卡脖子”。

华为闷头造车,打了哪些“捞钱巨头”的脸?

而问界M5、M7的成功,刚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2022年3月油价一路飙升,新能源汽车。成为各个国家主要的议题,国产汽车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不断崛起。

相比在其他巨头热衷于快速研发新能源汽车,想要在风口上赚足这一波红利,比如苹果8年造车失败,拜腾三年烧了84亿,赛宁造车5年花了100亿,只卖出31辆车,从浩浩荡荡的造车,到稀稀拉拉的结局,似乎是在宣告世人新能源汽车并没有那么简单。#问界M7到底动了谁的蛋糕#

华为闷头造车,打了哪些“捞钱巨头”的脸?

而华为不急不忙,先是在市场上沉淀下来,潜心研究技术,最后厚积薄发,终于一鸣惊人!

作为中国最具民族意识的企业,华为明白造车不是造手机,不是谁有钱就能成为风口上的那头猪,想要造车成功最重要的两点:

第一点有消费者买账:一款产品不被消费者买账,即使再好也是一个失败的产品。

华为闷头造车,打了哪些“捞钱巨头”的脸?

只有用户认可它的价格、外观、性能、质量,并且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口袋里的钱套给你,才是一款好的产品。

菜市场买白菜都要挑一挑,更何况是几十万的车子呢?

第二点更为重要,要集百家之长:华为智能系统牛,我就用自己的,造车工厂不成熟,就依托专业的生产机构,

华为闷头造车,打了哪些“捞钱巨头”的脸?

华为最牛的不是它的造车生产车间,而是它的智能系统,所以问界M7就用华为独家的鸿蒙系统,但是造车不成熟,就依托专业的生产机构。

一流的方案和二流的执行力,不一定能做出最好的产品,但即使是一个二流的方案,也拥有一流的执行力,所造出来的产品一定比前者更好。

华为闷头造车,打了哪些“捞钱巨头”的脸?

华为之所以有这么先进的理念,是因为他明白任何行业都不应该一家独大,想要一个人把所有环节的钱都挣了,这不现实,因为你不可能做到每个环节的佼佼者,与其这样不如集众人之长,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舍近求远,看似是在技术研发,其实是在做资源浪费。

而且只有这样路,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华为闷头造车,打了哪些“捞钱巨头”的脸?

从华为的造车之路,就能看出这家企业能做大做强,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不造车是对的,因为相比较造车,还要比这个更重要的事,那就是做技术研发!

拥有核心技术,企业才最具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华为   特斯拉   鸿蒙   销量   新能源   座椅   巨头   布局   汽车   系统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